精选40句孟子关于孝顺的名言
孟子关于孝顺的名言
1、尊老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敬老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孟子关于孝顺的名言)。
2、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先秦)《论语》
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7、今译:孝子的孝行不绝,就会得到永远的赐福。
8、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10、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务必有明确的去处。”
11、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2、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英)罗素孝标语孝行光日月,忠作作春秋。
1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4、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5、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7、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8、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9、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0、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2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22、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4、20)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2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6、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27、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28、释义: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豺狼。
29、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0、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34、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3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6、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37、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8、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39、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