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1句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1、高晓松说,如果只能推荐一本书,他推荐《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2、令人遗憾的是,茨威格并没有深入到中国的历史当中去,他并没有勇敢地撩开东方文化神秘而独具魅力的面纱,如果他知道在这片广袤的东方大地上曾经诞生过怎样传奇的人或故事的话,那我相信这本《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篇幅肯定要再翻一番了,程婴为了尽人臣忠义含辛茹苦抚养赵氏孤儿,待其成年后慷慨自刎而死。屈原为了故国倾覆悲以慨歌,后坦然投江自尽。陈吉思汗东征西伐,铁蹄铮铮远至波兰。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开创了亚欧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如果茨威格知道了这些瑰丽多姿的东方传奇,那他那颗富有浪漫与热情的文学家的心,又该怎样醉心于此呢?
3、正是因为茨威格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残酷、痛苦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他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处于心灵不断挣扎的状态。茨威格研究人的灵魂,研究他们的内心世界,研究历史,以心理分析的方法,去探析历史时间中群众和历史人物的心理和外部活动。他感性地走进作品中人物的内心,又以理性的分析,重现人物与事件碰撞出的火花。我想我是被他洞察人心的能力所吸引,并且惊讶于他在洞察之后,能把混浊的矛盾的内心想法梳理出来,转化为文字,带着一颗善良的心,将它们排列在纸上。
4、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5、尽管斯科特的团队失败了,我仍然敬佩他们。斯科特的人格是高尚的,他正直。团结、坚持、勇敢。在谎言与事实面前,他选择了向别国国王证明他国胜利。这种决心不是常人所具备的,这种忍耐不是大众所具有的!
6、 我们可以发现,在茨威格的这部历史特写书中,并没有对那些利用战争手段建立政权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帝王将相们歌功颂德,他通过巴尔扎克的嘴表达了自己对于暴力的厌恶,他笔下的人物具有执着的精神,以良知对抗暴力,对于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西塞罗,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7、1815年,滑铁卢战役,法军元帅格鲁希错判形势,当迫切需要他违背命令、大胆前进时,格鲁希元帅拿不定主意,犹豫了一秒钟!
8、茨威格自杀之时,欧洲大陆仍弥漫在战火的销烟之中,那个让茨威格背井离乡,也让他的犹太民族濒临灭顶之灾的“战争恶魔”希特勒还叫嚣一时。毫无疑问,茨威格厌恶战争,憎恨战争,当然,他会以一种人文的关怀去认识和分析战争。这可能是茨威格关注滑铁卢,以及导致拿破仑最后大败的那个小人物格鲁希的原因吧。
9、冰雪覆盖的南极,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为了“争取国家的荣誉”,在南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又令人心酸的角逐。
10、也许,在茨威格的天性中,就有着冒险的精神,如巴尔博亚般,不拘小节,不顾一切的在伟大的事业名义下,去冒险。对于伟大的事业,像苏丹一样,充满矛盾又和谐的性质。(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11、每个人类群星闪耀时刻,对历史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仅仅是一瞬间的一个举动,就可能使历史格局改变。这看起来是难以置信的。请翻升《人类群星闪耀时》,在书中,会找到这个疑问的答案。
12、我们拥有幸福的生活,在当今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无数先人为我们创造的优越环境,我们学习课本里的知识,也许几分钟就可以理解的真理,殊不知科学家们发现他们要多久,就像达尔文研究进化论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伽里略因为其学说违背宗教信仰被判终身监禁,而布鲁诺更是因为发现了所谓的异端学说被活活烧死。
13、我们可以发现,在茨威格的这部历史特写书中,并没有对那些利用战争手段建立政权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帝王将相们歌功颂德,他通过巴尔扎克的嘴表达了自己对于暴力的厌恶,他笔下的人物具有执着的精神,以良知对抗暴力,对于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西塞罗,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14、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去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15、巴斯特·努涅斯·德·巴尔沃亚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勇敢者,却也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他藏在空箱子里上了前去南美洲的船——为了开拓和寻找哥伦布所说的黄金王国。他为了野心不但挤走了整支队伍的主人,还赶走了国王派来的总督。被他赶走的队伍主人回到了西班牙,向朝廷报告了他的恶劣行为。为了避免惩罚,努涅斯·德·巴尔特亚决定率先寻找黄金财富,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在艰苦的旅途之中,他成为了第一个看到太平洋文明的人,并知晓了在不远的“毕鲁”帝国拥有无限黄金。当他准备出发的时候,他的朋友为了抢夺功劳出卖了他,连和王国派来的新总督将他算上了断头台。
16、人生的自传与历史的传记,是自我思考的沃土,回首过去,才能真正发现自己。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4《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著作的。在黑暗的星空中,总有一个个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它们“决定一切,也将改变一切”。
17、封闭的列车:列宁坐上火车,斯大林迎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改变了俄国历史也改变了中国历史。
18、记传的不全是那些被神化般的人,还有一些近于小人物心态而又因为种种原因留下了一些辉煌或不平凡的人。比如巴尔沃亚对未来和财富有着近乎本能的渴求,这种毫不崇高的初衷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他有更大的发现、促使他不得不前进。
19、6月18日上午11时,决定历史进程的时刻到来。激烈的战斗使双方伤亡惨重,英军已无力支持,法军也疲惫不堪,双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军,这时谁的援军先到,谁就是历史性会战的胜利者。
20、长河,我们一直用以形容历史。这条长河在过去的漫长岁月,无数次改变其流向,这些改变往往在一瞬间被决定,从而改变接下来的人类历史,影响了成千上万人。无数闪耀人类文明天空的巨星,或瞬间的灵动,或微小的疏漏,被推上神坛或被命运抛弃,成就了独一无无法复制的历史,真正的历史。在历史的某个片段,可能某一天,或者某一天的某一个小时,某一分钟,这种生死攸关,但又更富戏剧的一瞬,被忽略的凯尔卡门,流星般闪耀的鲁热,滑铁卢战役的格里希,这样的一瞬,永恒篆刻,被历史记忆,瞬间即永恒。《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400字篇2已是深夜,罕见的有了几颗星辰,在深蓝的天空中若隐若现。我望着那一颗颗星辰,望着那夜空,突然想起一本我常看的书,便是《人类群星闪耀时》。
21、伟人之所以伟大,并不仅仅因为在他们短暂的一生中取得了如何轰轰烈烈的成就,更在于他们所具有的那种超凡的毅力与强大而崇高的精神力量。就好像巴尔沃亚,他不过是一个命运的赌徒,一个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而到伟大的事业中去寻求庇护的罪犯,但他拥有与历史来一场赌局的勇气,拥有穿越南美洲凶险热带雨林的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智慧,因此他才能傲然登上落基山脉,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人,而他,巴尔沃亚,也就从一个朝不保夕的逃犯成为了一名光耀史册的伟大开拓者。而亨德尔,哦,这位令贝多芬都情愿跪在墓前朝拜的“圣乐之祖”,你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一个在命运的坎坷面前一蹶不振的中风病人,当他半身不遂时,他仍不愿意就这样结束自己伟大而艰难的音乐生涯,他,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还要去创造他独一无二的天国之乐的传奇,因此他以超凡的勇气与意志,在德国一个温泉小镇静养了半年,也不屈地与命运斗争了半年,终于,他那高傲而气魄雄浑的灵魂打败了那曾经不可一世的颓废与疾病的魔鬼,重新控制了属于他自己的身体,他,伟大的亨德尔,就这样顽强地实现了自我光耀的复活。没错,伟人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一味地瞻仰赞叹的,而是让我们从他们那令人高山仰止的伟大灵魂中,学到那一切凌驾于世俗纷扰的不朽的精神力量。
22、这本书是茨威格的一本传记,林林总总记载了十二个改变人类历史的事件,包括“拜占庭的沦陷”、“滑铁卢的一分钟”,“南极探险的斗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也便是南极斗争了。
23、茨威格的这种历史叙述方法,与《万历十五年》有所相似,但是这种不拘一格的历史叙述方式,的确与众不同。而且历史叙述的切入点更是别具一格。虽然我们不太赞成他的历史观,但是他对历史的洞悉非常细腻,英雄或者天才对历史的推动也是作用巨大。他所观察考察的历史细腻的多,但是有时候微观之下,并非就是全部,并非就是真相。
24、最后,从我所知道的比较简单的茨威格的结局,也有一语成谶之感。在纳粹横行的二战期间。他如同西班牙的冒险者一样,来到了南美洲,然而却并没有像亨德尔一样,坚强的,顽强的和自己的命运抗争,选择自我了断的进入了上帝的怀抱。
25、奥茨,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他没有拖累大家,执着地向死神走去……天哪!有多少人能像他如此坚强啊!像他如此勇敢呢啊!这五个人果然是那30个人中最出类拔萃的5个人,这种人格无人能及。他们已经战胜了自己,突破了极限——脚趾被冻掉,光着脚板坚持行走。我不忍联想到那个画面,一根根脚趾活生生地被凛冽的寒风吹落。也许,那时他已失去了知觉,对于肉体上的疼痛,已经不及心灵所噪声的疼痛来得突然。那个在艰苦环境下,仍然背着“是外人眼里不起眼的十六公斤重的岩石继续行走的博士”……
26、这的确是极其关键的历史时刻。黄昏时分,终于从远处飞驰过来大队人马,双方都在祈祷上帝:来的是自己人!那支部队越来越近,双方终于都看得非常清楚,那高高飘扬的是普鲁士军旗!经过浴血奋战,没有援军的法国军队最终溃败。
27、读茨威格传记名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发现黄金国
28、这本书共收录了12个历史特写,在这些特写当中,我们会看到许多历史教科书上从未记载的人物,但更多的是它们鲜为人知的时刻。
29、读史使人明志,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坚韧不拔的意志,小错误疏忽的大后果。这本书,只能让我献膝盖了!《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800字4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更多的是迷茫和无力,因为我想到了小时候自己第一次意识到死亡这件事:
30、拿《滑铁卢的一分钟》来说,茨威格虽把拿破仑安置在历史关键时刻的配角位置上,但这就说明了他漠视那种极端权势可能导致出极端专制的后果吗?显然不是。想想茨威格面对的时代-希特勒不就是这么一个极权制造的人吗?他经历的创痛,受过的伤害,甚至他最后的自杀,不都是活生生的控诉吗?
31、这样的失败,何不等于成功?《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9寒风吹过,满地金黄的梧桐树叶,又是一年寒冬,临近岁尾。年初,获友人赠书,相约年底出书评,总觉时间尚早,转眼仅剩月余,又不想敷衍了事,遂决定重读,一周内出书评交差。
32、在茨威格去世之前,他完成了《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这是他一生的历史,也是他那一代人的历史;这是对昨日的世界,亦即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沉沦的资产阶级世界的回忆。茨威格一生写过、同情过许多人的不幸遭遇,他的不幸遭遇自然也得到一切反法西斯的人们的同情。
33、人类是智慧的,否则社会为何会发展成这样?人类也是愚蠢的,可以为了一个真理的发现,甚至人类文明的发展葬送一个人的一生。
34、当我读到“对这些债务缠身的人来说,死并不是最可怕的,他们真正害怕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和偿还高山似的重债。”时,我对他们的命运。
35、这样的失败,何不等于成功?《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400字篇3尽管现在的英雄史观遭人们的批判,被用来衬托客观唯物主义史观的正确性,但不得不承认,那些出类拔翠的英雄人物在时代变迁的风口浪尖,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而改变世界的场面还是让人心潮澎湃,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我感触最深的一本历史方面的书,尽管它里面包含了短短的十四篇历史特写,却让人深深体会到那些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无论是二世、亨德尔、列宁、菲尔德等人的成功,还是拿破仑、斯科特、威尔逊、苏特尔的失败,都是生动诙谐而引人深思。茨威格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了人类的历史究竟是在怎样关键的一瞬间阴差阳错、机缘巧合地被改写,让人有生不逢时之感。
36、正如茨威格所说,“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越历史本身。”创作源自于生活,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在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次。
37、1815年6月中旬,重掌大权的盖世雄才拿破仑与反法联军激战数天,取得一些胜利后却最终兵败滑铁卢,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以后,“滑铁卢”便成为遭遇重大失败的代名词。然而,拿破仑惨败滑铁卢却不乏偶然因素,胆小怕事、唯命是从的格鲁希元帅在一秒钟内作出的错误决定,终酿大祸。
38、亨德尔的复活: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亨德尔创作《弥赛亚》的经历。
39、余华说,仿佛遇到了“速效强心丸”,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阅读激动。
40、故事讲述了斯科特一行人前往南极,与阿蒙森等人抢夺第不幸落败。在归途中,五人互相打气,仍不幸身亡,但他们却为英国带去许多珍贵样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