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5句梁启超教育名言
梁启超教育名言
1、当女儿梁思庄刚到国外学习,一时无法适应,梁启超在信中写道:“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可见梁启超关注的是孩子的基础是否牢固,而所谓的成绩和分数,不过是表面的东西。
2、 (感言)每个家长都有很多自己悟到的人生经验传给孩子,梁启超在给女儿梁思顺的信中说,做官容易让自己的人格受损,容易让人养成懒惰和巧滑,不是能够安身立命的领域。梁启超应该很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官吧。
3、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4、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梁启超教育名言)。
5、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法)卢梭
6、 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启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国民d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
7、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乐观的。
8、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与今日的家长拉开不小差距。
9、“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
10、只要在我国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前苏联)列宁
11、创作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
12、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乐观的。
1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14、 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15、光绪年间,清代朝廷下诏兴学,令各州县“多设蒙学堂”,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制订了第一个蒙养院章程,首次将蒙养院正式列入学校系统。
16、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法)卢梭
17、《饮冰室合集》是梁启超的著作集,也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重要材料,分《文集》、《专集》两部分,该作品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
18、梁启超教育孩子,尽职尽责就是第一等人物,这个标准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干大事、创大业,但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即便做成大事,也会很快失败。
19、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20、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21、梁启超面对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情势,为唤醒民众,救国图强,写下气吞山河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蕴含诸多的先进思想,善于从教育运行规律着眼,进行教育立意的深化,尤其在当代对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22、——1928年5月24日,致梁思成、林徽因
23、感言: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24、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梁启超
25、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26、《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以后,一些省市随即开办了幼儿教育机构,比如武昌模范小学附设蒙养院、上海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湖北幼稚园、湖南蒙养院、江苏学务处各属的蒙养院、上海私立爱国女学设立的蒙养院等。
27、“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28、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9、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
30、“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31、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交替循环。
32、感言: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
33、 (感言)梁启超说有两种孩子气,一种是任性、耍小孩子脾气;另一种就是我们说的童心童趣。
34、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洛克
35、“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
36、“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37、梁启超认为,教给孩子树立通达、强健的人生观,比教育他们学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这种通达、强健的人生观能让孩子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38、"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39、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不难于想象,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为“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
40、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梁启超
41、“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4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3、蒙养院章程规定:各省、府、厅、州、县以及较大市镇,均应在育婴堂即孤儿院和敬节堂即寡妇堂内附设蒙养院,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专为保育教导3岁至7岁的儿童,每日不得超过4小时。
44、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