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9句曾国藩家风家规八个字
曾国藩家风家规八个字
1、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2、曾国藩还谈到“远巫”,在封建社会,远巫是必要的,在现代这个崇尚科学的社会,依然必要。网络上热极一时的“伪大师王林”事件的曝光,就很值得我们反思。在这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在商业界、知识界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均参与其中,不得不让人质疑现代科学信仰的缺失和脆弱。
3、他听了唐先生这一席话之后,在日记里写道:“昭然若发蒙也”。(曾国藩家风家规八个字)。
4、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5、在此四者对比之上,曾国藩申述道:“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
6、曾国藩的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的篆刻书法家,曾孙女曾昭燏是著名的文博专家,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除此之外,曾家子孙在书法上都颇有造诣,如曾国荃、曾纪泽、曾纪鸿等人更被后世以书法家视之。
7、人生,越往后越发现,能沉下心来笃定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最后都不会太差,而那些总喜欢倒腾来倒腾去的,很可能最后一事无成。
8、早起为什么重要?因为能不能做到和坚持早起,体现出一个人的心性和习惯——能否做到自我约束、是否具备恒心和毅力、是不是勤奋努力,而这些无论对于做人还是成事,都是最重要的根基。
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0、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11、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所以一直能获得长久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因为那可能是骗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别人都想去的地方不要前去,因为那里有可能有危险,《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12、他潜心治学砺志,使他饮誉士林;他投笔从戎,奏陈时弊,敢于直面现实,赢得“中兴名臣”的美誉;也正是由于他顺应世界,首倡洋务,而为中国揭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13、(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14、一位妈妈,一天骂了女儿两句,这个女儿离家出走了。路上饥寒交迫,遇到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给了她一碗粥喝,这个女子认为老太太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聊到自己离家出走的原因,对妈妈满腹怨言。老太太说:“你妈妈每天都给你做饭吃,你没感恩她。我今日就给你喝完粥,你就感激我?”这位女儿无地自容,马上回家了。
15、人最容易原谅的是自己,最不容易原谅的是别人。敢于直对自己的缺陷才是真勇气。
16、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7、但是曾国藩却不这样想,他一生没让曾纪泽去考科举。为什么呢?
18、裕: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局量太小,不足以任天下之大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宽广,气量宏大。一笑即可了之。
19、所以,像曾国藩这样不功利的家长,不仅在当时非常少见,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我们今天的家长,很多人都要求孩子非得成功。什么成功呢?挣大钱,当大官,这叫成功。
20、“居家以不晏起为本”,早起同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2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2、“严教”是曾国藩一直倡导的。他认为“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不可胜言矣。”
23、真正聪明的父母,教育孩子会把眼光放得长远,教给他独立的能力,锻炼他受挫折的能力,让他自己学会去处理事情、面对困难,逼迫他学会谋生的技能……
24、忠: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
25、按照《曾国藩家书》的记载:“吴彤云大病二十天,竟因不吃药而好了。”可见,即使是看似很严重的疾病,也能够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实现自愈。这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恐怕是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的。
26、曾国藩用一生告诉人们慎独对修身的重要性。慎独是修身的根本。
27、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承父业,曾担任晚清政府驻韩和驻德大使,后来他还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也是著名的翻译家。除了曾广铨,曾氏家族中还出现了曾约农、曾宪森等翻译家。
28、退: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29、曾氏家族的八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孝悌为家,维持中国传统家庭和谐、稳定、延续;勤俭治家,作为“齐家”的法宝;睦邻和家,促使睦邻关系和谐;为国持家,用治家之道来兴国,促使家国兴旺。上述八项做好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常设常行”,落实在行动上,家庭才能和睦幸福。然而要真正做到并培育为惯常的风气,难上难矣。所以家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更非只言片语得来。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30、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31、他在《曾国藩诫子书》上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32、及至贵为侯门,曾国藩的这种警策之心亦不稍怠,在给国潢弟信中曾说,“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吾则不忘蒋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
33、(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34、此外,现代人面对疾病的心态也应有所转变,很多人是一遇到疾病就着急、害怕,一方面是急切地想要治愈,另一方面是非常害怕恶化。其实,人的心态对于疾病的走向也很重要。所谓“病急乱投医”,说到底不是病急,而是心急。
35、对于早起,曾国藩也是非常重视的。在曾国藩看来,早起不仅有益身体健康,更是对人意志力的考验和磨练。
36、到曾国藩的晚年,为了勉励两个儿子及诸侄辈,在《诫子书》中写下了日课四条,作为遗嘱,那就是“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简单概括就是八个字:“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37、把钱财看淡一些,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忍让一点,忿恨自然就消失了。
38、(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