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3句麦克阿瑟将军


麦克阿瑟将军

1、(书籍信息)定价:8元,出版社:华夏出版社,ISBN:9787508082769

2、1953年7月27日,朝鲜、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3、解雇事件也直接导致了杜鲁门政治生命的提前结束。1952年,杜鲁门放弃了下届总统候选人d内提名。杜鲁门这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整法。

4、菲律宾战役是麦克阿瑟一生当中的转折点,他在这里丢掉了自己的荣誉,他也在这里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荣誉。珍珠港事件发生以后麦克阿瑟临危受命成为了西太平洋最高指挥长官,但是由于自己对于敌人战略目的的错误判断导致联军受到了军事打击,美国军队退守菲律宾日军部队紧追不舍在日军强烈炮火攻击之下,不得不退出菲律宾回到了美国本土。麦克阿瑟是以失败者的身份回到了美国,当时因为麦克阿瑟的失败,美国士气低落,麦克阿瑟也被称为美军历史上最失败的将军之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人生的希望。

5、1950年9月15日,美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后向三八线进攻。1950年10月1日,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于10月19日占领平壤,并向中朝边界推进。当天,毛泽东向各大战区领导发电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支援。

6、对面就是麦克阿瑟购物中心,星期天不开门也是有点郁闷(麦克阿瑟将军)。

7、后因与杜鲁门总统在侵朝战争问题上意见分歧,于1951年被解职,后来他任过兰德公司的董事长,1964年病逝。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侵朝军总司令,负责援救朝鲜李承晚政权事宜。南朝鲜的美韩残军希望迅速得到麦克阿瑟的增援,麦克阿瑟则考虑得更远,他计划率领军队在汉城附近的港口城市仁川登陆,以拦腰切断北朝鲜军队的供给线,给北朝鲜军队以致命打击。美军中陆军和海军的作战军官及参谋人员都反对这一计划,当地的驻军司令也表示反对。但是麦克阿瑟凭借其超常思维拒绝了将领们的反对意见,并且将进攻日选择在英法七年战争时期魁北克战役191周年纪念日,即1950年9月13日这一天。他声称,当年英军将领沃尔夫认为,既然陆、海将军们都认定他的计划不可行,那么蒙卡姆(法军将领)也一定认为他不会那么干。

8、1903年从西点军校毕业后,麦克阿瑟先到菲律宾服役1年。回国后,被指派为日俄战争的军事观察员,1906年成为美国陆军工兵学校学员,兼任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1908年,调任工兵营连长,因训练有方而晋升为营部副官,稍后成为骑兵学校教官。1911年晋升为上尉,次年调入陆军参谋部任职。1915年晋升为少校。1916年,调任陆军部长贝克的副官。

9、麦克阿瑟将军(GeneralDouglasMacArthur,1880-1964)生于美国堪萨司州的一个陆军军营中,他的父亲因参加南北战争曾获国会勋章,是菲律宾群岛首任军事总督。1903年麦克阿瑟以第一名姿态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他的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年来最好的。麦克阿瑟将军曾出任美国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迫使日本全面投降,并在盟军控制的日本,担任军事总督。

10、  麦克阿瑟将军计划让日本代表团接受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做法的更新版本:这位五星上将打算展示一下那些将日本城市化为灰烬的武器,以此取代古罗马军队的长矛。在麦克阿瑟在投降书上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计划人员打算让这一切正好发生在上午9点08分),他希望“密苏里”号战列舰的上空飞过遮天蔽日的美军机群。

11、美国历史上,没有哪两位领导人比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更加互相嫌恶了。(麦克阿瑟将军)。

12、然而,他最被世人所知的辉煌业绩是在那史无前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占领日本期间创造的。1941年7月,他被重召现役,统领远东美军。在那一年12月日本人制造的大灾难中,他的空军被摧毁殆尽,他的陆军退守巴丹半岛,他本人则像一头被拔掉了牙齿的狮子徘徊在只有1700英亩的科雷希多小岛上,成为茫茫太平洋上唯一还在与猎人周旋的困兽。1942年3月,他留下“我还要回来”的诺言离开他的部队,乘坐鱼雷快艇冲破日军封锁前往澳大利亚,随即被任命为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那以后,他念念不忘重返巴丹,这简直成了他的座右铭和行动指南。他争取太平洋战场的所有指挥权,为的是重返巴丹;他在巴布亚血战布纳,为的是重返巴丹;在洛斯内格罗斯险下赌注,为的是重返巴丹;他在新几内亚施"蛙跳",为的是重返巴丹;他在珍珠港向罗斯福力主进军菲律宾,为的是重返巴丹!所有妨碍他重返巴丹的人,他都与之为敌并怀恨在心。怀着他的信念,凭着他的智慧,带着他的勇气,为着他的荣誉,他成功地指挥他的部队实施了56次两栖登陆。当1944年10月进击莱特时,他急切地涉水上岸,并激动地大声宣告:“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最具戏剧性的情景是他于1945年3月2日率领他的“巴丹帮”,乘坐鱼雷快艇沿着当年离开时的路线回到科雷希多岛。所不同的是,当时是在阴森的夜晚逃离,如今则是在明媚的白昼凯旋。

13、美国国会特别授予麦克阿瑟的金质勋章,“澳大利亚保卫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 鲜的捍卫者”,艾森豪威尔的总统图书馆太偏,还没来得及去看,不知道会不会有类似的东西

14、  对麦克阿瑟将军手下的参谋人员和水兵们来说,1945年9月2日在排水量5万吨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不啻是一场后勤噩梦:他们仔细地擦洗了这艘军舰,哪怕戴着白手套摸上去也一尘不染;原先那些在战斗中表现顽强的领导者们此刻纷纷化身为恼怒的校长,为成千上万计划参加受降仪式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和水兵们的仪容仪表、所处位置和行为举止而头疼不已。这次受降仪式涉及数以百计的文件、要人和代表,更不用说对四艘美军驱逐舰的精确协调了——这四艘驱逐舰被作为“水上出租车”使用,以便将贵宾人物运送到“密苏里”号上。最重要的是,美军战斗部队还必须满足225名新闻记者和75名摄影师的需求。

15、彭德怀作为我共和国最出色的将军之在朝鲜打的麦克阿瑟将军最后被美国总统停职反省。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命令中,盟军进攻朝鲜半岛不得越过三八线,结果倒好麦克阿瑟将军直接打到了朝鲜和中国边界,之后被杜鲁门收回军权。

16、然而10月19日,中国秘密入朝作战让美国人彻底傻眼。11月24日,“联合国军”发动的“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被志愿军歼灭6万余人,变成总退却,大溃败。失败是麦克阿瑟不能承受的。他只想赢这场战争,而杜鲁门思考的是美国的全球利益。

17、我们也打阵地战,但是决不同于苏联的那种刻板的阵地战,我们的战地站准确的说那叫阻击战。

18、此时的麦克阿瑟为了能成功找回场子, 就联合当地的游击队,并收集他们送来的情报摸清楚了日军的防御部署,当即决定在日军防御最为薄弱的莱特岛展开进攻。1944年10月20日,美军第七舰队用炮火轰平了莱特岛登陆的滩涂阵地,并成功实施了登陆,这两年的忍辱负重让麦克阿瑟心里可不好受,此时重回当年丢失的阵地,他不改往日喜爱炫耀的性格,刻意还换了一身新军装走下战船蹚着混浊海水,向岸边大摇大摆走去,并向众人说道:“我麦克阿瑟又回来了!”

19、  打着“责任、荣誉、国家”的名义,麦克阿瑟将军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开展了这场受降仪式。对盟军的高级将领来说,这一神圣的仪式是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的高潮部分,这一天注定要出现在每本历史书中,而且持续时间将长达好几个世纪。相反,“密苏里”号上那些已经厌倦了战争的水兵们则把这次活动看作是拘泥刻板的陆军和海军将军们上演的一场不必要的自我盛宴。

20、不过麦克阿瑟获得勋章跟普通美国大兵获得勋章长得不太一样,都是紫心勋章、银星勋章、铜星勋章,他的勋章上比别人都多点东西,希望有懂的朋友能给介绍一下

21、登录后的他没有停下脚步,立即与小威廉·哈尔西配合展开莱特湾海战,歼灭了日本联合舰队并夺取了制空、海权。还指挥盟军部队向北边的马尼拉展开总攻,1945年1月10日盟军就在马尼拉北边的仁牙因湾登陆成功,同月29日在南面的巴丹登陆,将岛上的日军行成南北夹击之势,最后在3月成功收复马尼拉。此时的麦克阿瑟也完成了他在记者发布会上的豪言壮志,菲律宾反击一役让日军死伤高达40余万人。

22、两者矛盾的焦点其实很简单,以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政府和主要盟国首脑一致认为,朝鲜战争是西方世界的主要敌人苏联玩弄的军事把戏,其目的是转移北约的军事注意力,而欧洲才应该是西方的战略重心,因此应该把朝鲜战争当作一场局部战争,结束的越早越好;而麦克阿瑟从一开始就准备扩大战争,期望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大规模战争,这与美国主流战略是格格不入的。

23、第二天,1950年11月25日,沃克的第八集团军遭到中国军队的攻击,联合国部队很快溃退了。麦克阿瑟向参谋长J.劳顿·柯林斯将军提供了连续九条撤离线。12月23日,沃克的吉普车与卡车相撞身亡,由马修·李奇微中将接替,李奇微指出,麦克阿瑟的“威望在仁川之后获得了非凡的光彩,但现在已经严重受损。在11月进攻的意外结果中,他的信誉受到损害……”

24、卓越的才华是这些行动成功的保障,但不可否认,从这些看似莽撞不合规矩的行动中,麦克阿瑟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这些虚荣心蠢蠢欲动地等待下一次更大的行动。

25、当然,麦克阿瑟人生最高光时刻也是主持二战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他首先代表盟军签下受降文件,美国人是有这种把签名笔送人的习惯的,后来林登约翰逊签民权法案用了一堆笔《没错,他才是纸牌屋里总统的原型...》,现在老唐也经常把签字笔送人,你看麦克阿瑟送的五支笔也是很讲究

26、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殖民地就这么在自己手上丢失,心里很是不爽,自己虽然撤退到澳洲,但是在记者会上表示自己会找回自己的场子,重新回到菲律宾,就此以后就开始筹集美澳联盟军队,并开始了训练为自己接下来展开的反攻做准备。此时占领了菲律宾的日军一度打到了南太平洋的新几内亚,直接威胁到了澳大利亚驻军。

27、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郊外30公里一个的军人家庭。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美国西点军校。在校期间既刻苦攻读,又注重体育锻炼。4年之后以43分的成绩毕业,创下西点军校的毕业分数记录,他的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年来最好的,至今无人打破。

28、麦克阿瑟同时违反了总统签发的“任何人未经容许不得公开发表有关外交政策的声明”之训令,这几乎就是杜鲁门专门为他而签署的文件。他的行为不仅是对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和决策者的公然违抗,同时也是对宪法赋予总统权威的挑战和蔑视;更严重的错误在于,麦克阿瑟是在向文官治国的政体进行挑战,以军事将领的身份干涉美国的外交政策,而忘记了应该由文官政府领导军队。杜鲁门气得把办公桌拍的乱响,他终于忍无可忍了。(准备参战的蒋介石)

29、《纽约时报》的头版刊登了日本外相重光葵的照片,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的注视下,他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30、在中国军队发动攻击的数周内,麦克阿瑟被迫从朝鲜撤退。首尔1951年1月被中朝联军收复,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都被迫考虑完全放弃朝鲜的前景。欧洲国家不认同麦克阿瑟的世界观,不相信他的判断,担心麦克阿瑟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在美国公众中的影响力重新把美国政策的重点放在亚洲。他们担心这可能导致与中国的一场重大战争,战争可能涉及核武器。自1950年2月以来,苏联和中国签署了一个防御联盟,承诺一方受到攻击,另一方将给予援助,美国对中国发动攻击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当时是很真实的。1950年12月,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特利在访问美国时,表达英国和欧洲其他政府的担忧,“麦克阿瑟将军正在操纵这一切。”

31、麦克阿瑟将军还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驻扎菲律宾期间,写下了这段题为「塑造我儿子」的祷告词。这段感人肺腑的祷告词,是在他逝世后由他的家人公布于世,并因此闻名世界。

32、麦克阿瑟39岁就当上了西点军校的校长,责任·荣誉·国家这样的口号特别的激情满满,你看英国的口号keepcalmand carryon就还挺佛系的,美国人别看印象中给我们特别自由的感觉,但是家国荣誉教育随时可见,从职业体育比赛的开始到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西点军校的文章我以前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