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9句张飞穿针歇后语的由来
张飞穿针歇后语的由来
1、许攸:许攸弃袁投曹、许攸问军粮、献夜袭乌巢之计,献计决漳河水攻占冀州、居功被许褚杀
2、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5)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4、三国典故:刘备派军事诸葛亮出示东吴,商讨联兵抗曹大计、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得以观看建邺(今南京)山川形式,感叹道:钟山像龙一样盘卧在城的东边,石头城像虎一样蹲踞在西边,真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啊!
5、 听了阿姨的话,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红彤彤的朝天椒,尝到了重庆火锅辣辣的滋味。
6、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
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8、三国典故:曹植,曹操之子,南朝宋代的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对曹植还是十分钦佩的,评价他:“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一石等于十斗)。
9、张飞穿针,是因为张飞眼睛大都是睁眼睡觉。这三个歇后语不是出自哪个故事而是民间根据三人的绝技或者特征约定俗成。
10、三国典故:曹操带兵打仗,荒原百里,没有水源,将士们都干渴难忍,曹操想到了办法,对士兵说:“将士们,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就有吃不完的梅子”士兵们一听到梅子,口中都不由得流出了口水,于是,士兵们突然都有了力气,奋力前进。后来,他们终于到达了有水的地方,但是发现根本就没有梅子林。
11、三国典故: 曹丕登位后,命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来。曹植果真在七步之内做出诗。曹丕也受此诗所感,放了曹植。
12、典韦:典韦冒箭前行救曹操、战张绣典韦救曹操死
13、Hedidnotknowwhytheworldissoblack-and-whiteconfusionreversed,regardlessofbeauty.
14、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关羽、张飞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15、三国典故:严颜,担任巴郡太守。建安十九年,刘备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答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张飞敬佩严颜的勇气,遂释放严颜并以严颜为宾客
16、三国典故: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出兵攻打东吴,战事连连获胜,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17、(1)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8、孙权:(吴夫人生次子):碧眼儿孙权坐领江东:孙权引兵伐黄祖、孙权决计破曹操、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孙权追杀玄德与妹、生子当如孙仲谋、遗书退老瞒、孙权纵马跳过小师桥:张昭向孙权献计嫁祸曹操(东吴移祸之计)。孙权称臣归降再次嫁祸曹操:孙权降魏受九锡、孙权称帝
19、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0、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21、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
22、(6)李商隐的《东阿王》:“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23、姜维:姜伯约归降孔明、姜维献诈降书、姜维兵败牛头山 (一伐中原)、铁笼山:姜维背水破大敌、取长城伯约鏖兵、姜维斗阵破邓艾、姜维弃粮胜魏兵、诏班师后主信谗、托屯田姜维避祸、假投降巧计成虚话(钟会)
24、孙猴子上了花果山 -- 称王称霸;称心如意
2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26、孙猴子的歇后语: 孙猴子作官 -- 毛遂自荐
27、《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8、荀彧:操曰:“此吾之子房也!”、献二虎竞食之计、献驱虎吞狼之计、曹操空食盒逼死荀彧(曹操要封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