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80句曾国藩家训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训名言名句

1、1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2、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曾国藩家训名言名句)。

3、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4、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5、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

6、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7、  滑: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

8、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9、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10、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3、立志已定,便要付诸实践,这时就需要在“恒”字上下功夫。所以,一旦立定了志向,就必须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曾国藩家训名言名句)。

14、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15、曾国藩常常告诫子弟们不可立志不坚,不可立志不真,要真立志,立长志。奋力前行,坚持不懈,不过一两年的工夫,自然会有无形的长进。言语沉稳,举止端重,则品德性情自然就会有所长进。文章有峥嵘雄伟的气象,则学业有长进。

16、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7、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8、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曾国藩

19、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建议收藏起来的曾国藩家训经典优秀名言(篇二)勿过多怜悯。

20、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译:(人生的资本,不能靠别人送来,只能靠自己挣来。大丈夫成事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关键时刻要借样而上。)

21、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建议收藏起来的曾国藩家训经典优秀名言建议收藏起来的曾国藩家训经典优秀名言(篇一)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

22、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3、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曾国藩

24、考,并不是指的考试,而是考妣,也是尊敬祖先的意思。

25、这是曾国藩送别曾国荃时候的一句诗,是为的就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26、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27、  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28、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曾国藩

29、  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30、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

31、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32、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33、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床)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34、是一种理事处世态度,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种地一样,不能什么都没做呢,就想着收获多少,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收获”之前的“耕耘”工作,有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皇天从不负勤勉人。同时,“耕耘”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经验的积累,不管收获多少、有没有收获都不重要,“耕耘”过程也是一笔精神财富。这就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给我们的又一启示:丢掉功利之心,就会享受到人生追求的乐趣。

35、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36、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7、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38、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    ——曾国藩

3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40、1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41、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该时刻教育子女,以俭朴为得,不可铺张浪费;如在金钱上,合理消费,合理理财;在物资上,珍惜资源。

42、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古人因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43、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这正是曾国藩家训的智慧精华所在。让我们随着郦波老师的娓娓道来,去切身感受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曾国藩家训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

46、  悔: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47、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48、1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49、这是曾国藩送别曾国荃时候的一句诗,是为的就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50、在曾国藩家书里,他写给弟弟的信最多,可见他对兄弟之间关系的重视。

51、对这个恒字,曾国藩强调更多,他自己就是对此做得最彻底的;最精到的谈论。曾国藩正是凭借着这份忍力、耐性、韧劲、恒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了他让人只能仰望的人生巅峰。

52、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53、我们古代的先哲圣贤也告诫人们多读书,继而改变自身思想和气质。比如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54、  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55、10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56、人性是柄双刃剑,善恶兼之,非此也不足!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也正因为这样人性才是完整的。意思是,不要在不合适的机会的显露自己的锋芒。现在那么多贫穷的年轻人却都搞反了:他们自以为一无所有,整日埋怨阶层固化,然后做人卑尊屈膝,做事却左顾右盼、畏首畏尾,然而一旦哪天得势了,就目中无人、傲慢无礼,这样的人必定自取灭亡。

57、  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58、“蔬、鱼、猪”指的是平时的家庭生活,有蔬菜,有鱼,再养着猪,说明这个家庭生活富足,蒸蒸日上。

59、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60、傲:恃才傲物;惰:非懒,懒是不做,惰是总做无谓的事。

6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62、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63、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译:(凡事留一分余地,则可周旋回转,灵活自如;凡事不留余地,则容易失之于刚硬,一旦做错则无可补救。)

64、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

65、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曾国藩

66、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67、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前兆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问题到了严重程度之后,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    ——《崩溃之兆》

68、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出自明代的《增广贤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河狭水激,人急计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69、早起思路特别清晰,考虑工作事情,特别有效率;

70、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71、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72、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曾国藩

73、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曾国藩

74、白话文意思:知识分子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识见,第三要有恒心。

75、④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76、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77、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78、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79、要有敬畏之心;甚笃,人前人后,诚意对己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