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8句励志词语大全


励志词语大全

1、历世磨钝:激励世人,使鲁钝的人奋发有为。同“历世摩钝”。  

2、七嘴八舌、百依百顺、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千军万马、千山万水、千丝万缕、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励志词语大全)。

3、听命由天:听:任凭;由:顺随。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4、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5、(励志成语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练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6、勤能补拙: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缺陷。  

7、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8、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

9、厉志贞亮:厉志:激励心志。志行坚贞,品德高尚。  

10、毅力 (yìlì)坚强持久的意志:学习没有毅力是不行的。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当它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它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毅力是一个人敢不敢自信、会不会专注、是不是果断、能不能自制和可不可忍受挫折的结晶。

11、死中求生: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12、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折节读书

13、鼓足干劲,力争上游:鼓:鼓动,振作;上游:比喻前列或高位。把劲头鼓足,努力争取进入先进行列。

14、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励精图治,把国家建设好。

1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 备

16、祖逖是晋朝有名的大将军,他青少年时代刻苦学习、坚持习武、忠心报国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17、祖逖有个好朋友叫刘琨,他和祖逖一样,都希望早日平定战乱,让国家强大起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两个人每次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都会不知不觉谈到很晚,就在一张床上休息。第二天早上,他们又会一起练剑习武,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好准备。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鸡叫声,便爬起来对刘琨说:“公鸡在叫我们起床,现在就去练剑怎么样?”刘琨欣然同意了。从此以后,祖逖和刘琨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冬,从来没有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后来都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

18、破釜沉舟( pò fǔ chén zhōu )

19、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20、另一个故事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苏秦身上。苏秦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日夜苦读不辍。为了让自己不会睡过去,他就在自己很困的时候用一把锥子,刺一下自己的大腿,用疼痛的感觉瞬间刺激自己的神经,使自己打起精神来继续全神贯注地读书。有时太困了,他就一次一次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那鲜血竟然从大腿一直流到了脚上。后来,他周游列国,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悬梁刺股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学子们都相信只要刻苦努力,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所收获。不过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劳逸结合的。后来,“悬梁刺股”这个成语就被用来比喻废寝忘食勤奋地刻苦学习。

21、(励志成语解释):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从事某个活动。

22、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23、有志竟成:只要有好的志向,努力去做,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24、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25、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26、后用“愚公移山”这个成语借指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畏艰难险阻。

27、有一天,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长自己的才干。”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我年轻时就读过许多书,掌权以来又读了许多历史书和兵书,得到的帮助真是太大了。你很聪明,更应该读些书。”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用处。”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刻,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儿书。”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坚持不懈。这样他的见解也越来越精辟,有时连那些学识渊博的人也自叹不如。

28、一唱一和、一呼百应、一干二净、一举两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暴十寒、一日千里、一五一十

29、业精于勤: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30、(出处)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1、越王勾践回国后拒绝一切享乐,他和妻子每天吃粗糙的食物,穿和老百姓一样的粗布衣服,睡在很不舒服的硬床上。他决心和越国人民一起奋发图强,增强越国的国力,争取早日打败吴国,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还在床前吊一颗苦胆,每天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

3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3、  如果地球爆炸了,你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阎王,不是上帝。

34、(典故):《孔丛子·儒服》篇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第五代孙孔穿,字子高,出游赵国(今河北省南部一带)。在赵国,他和赵胜(即平原君)门下的宾客邹文、季节两人交了朋友。后来孔穿要回鲁国了、邹、季两人上路相送,一直送了三天,陪着走了不少路,总是恋恋不舍。临别的时候,邹文、季节竟难过得流下眼泪,而孔穿只躬身向他俩轻轻一揖,就转身而去。与孔穿同行的人不理解他为什么如此不近人情。孔穿说:起初我以为他们都是大丈夫,想不到这两个人却如此婆婆妈妈,“人生则有四方之志”,怎么能儿女情长、长期聚在一起呢?

35、(3)注音:ㄓㄨㄤˋㄓㄧˋㄌㄧㄥˊㄧㄨㄣˊ

36、我祝愿新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37、(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38、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年轻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39、项羽用这个办法告诉他所带领的楚军,他们这次迎战敌军是没有任何退路的,奋力进攻尚能求得一线生机,后退就只会落得死无葬身之地。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士气高昂,以一当每个士兵都奋力冲向敌阵,呐喊声惊天动地。经过和敌人长时间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被俘,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无还手之力。仅仅过了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40、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41、恒心 (héngxīn)长久不变的意志:学习要有恒心。持之以恒的毅力;坚持达到目的或执行某项计划的决心。

42、 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秉烛达旦笃学好古、牛角挂书,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好学不倦、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博览群书豁然开朗学而不厌博学强记不耻下问孜孜不倦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迎刃而解手不释卷书声琅琅程门立雪穿壁引光春诵夏弦读书破万卷读书三到读书三余耳闻则诵古为今用囫囵吞枣开卷有益名落孙山取长补短取精用弘然荻读书融会贯通入主出奴三余读书生吞活剥书声琅琅熟能生巧似懂非懂万世师表文行出处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勤能补拙,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笃信好学,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笃学好古,顿学累功,闭户读书,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废寝忘食顿学累功闭户读书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笃实好学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笃志好学、断织劝学高才大学、高才绝学、孤学坠绪、高斋学士、邯郸学步鸿儒硕学、宏儒硕学、好学不倦、记问之学、钜学鸿生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困而学之、口耳之学困而不学、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力学笃行敏而好学、末学肤受、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勤学好问、曲学诐行勤学苦练、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硕学通儒通才硕学、通儒硕学、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学步邯郸、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学而优则仕、学富才高、学非所用、学富五车学贯中西、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效颦学步学浅才疏、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学书学剑、学识渊博学无常师、学无止境、下学上达、新学小生、学以致用用非所学、一家之学、鹦鹉学舌、鹦鹉学语、以学愈愚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教学相长

43、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举起义旗,反抗秦二世暴政。

44、闻鸡起舞、励精图治、白手起家、卷土重来、晨钟暮鼓、

4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47、这个成语讲的是宋朝的杨时苦心求学的故事:杨时考中了进士,却不去做官,而是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进行学习。程颢死后,杨时又在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那时,他已经四十岁了。

48、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49、驽马十舍:用马拉车,一天为一驾,十驾指十天路程。谓驽马奋力拉车,亦可至远。比喻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奋勉从事,同样能达到目的。

50、良药苦口、悬梁刺股、问心无愧、人定胜天、百尺竿头、

51、力争上游、破釜沉舟、投笔从戎、前车之鉴、勤能补拙、

52、(出处) 《列子·汤问》记载:古代有一个北山愚公,年已九十。他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决心铲平大山。有个叫智叟的老头笑他愚蠢,他反驳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率领全家每天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上帝,命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

53、(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七:“你越是发愤图强,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你得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否则就一事无成。”

54、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冰清玉洁、滴水成冰、瑞雪纷飞

55、祖逖小时候不爱读书也懒得习武,整天只喜欢到处游玩。但是随着一年年长大,少年时代的祖逖看到国家衰落,连年战乱,老百姓无衣无食,生活困苦,内心受到巨大的触动。他非常想为国家和百姓做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于是祖逖开始发奋读书,每天从书中汲取丰富的知识。

56、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阴沉着脸,准备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鞠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便留下他住了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钱。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57、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58、展现给成千上万的人看面对的人越多,自然会越紧张所以,学习演讲,是要不断练习的!就好比学开车、学游泳一样通过训练才能得到改变获得一种终身不忘的技能

59、力争上游:上游:河的上流,比喻先进的地位。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60、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61、(励志成语解释):不断地镂刻下去。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62、听天由命:由:听从,随顺。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6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4、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年轻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最后终于有了文化。

65、(出处)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吏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66、(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67、很多年后,匡衡果然成了西汉的大学问家。匡衡尤其善于讲解《诗经》,当时的人们还为他编了一首歌谣:“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衡来。匡衡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据说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