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6句黑格尔著作


黑格尔著作

1、黑格尔的名著《小逻辑》是恩格斯推荐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文本之一。《小逻辑》是黑格尔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的一部哲学著作。它论述的是由感性的反映物质世界,发展为由知性反映有关人性在关系中的宏观现实世界,最后发展为由理性的、辩证的上升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有限与无限统一的全体的绝对理念。

2、青年马克思一向对法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赞赏有加。根据相关史料记载,马克思在写作完成《导言》后到巴黎定居,系统研究了法国革命史、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从法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及其理论中获得巨大鼓舞与启发。

3、对写作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后,大家开始对文本进行分段研读。

4、马克思的思想向来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这一特点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体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作为马克思完成“两个转变”的重要文献之以如何实现德国解放为核心论题,以德国与法国、英国等“现代各国”间的多重比较为主线,深刻论证了当时德国的政治现实与思想实际,首次提出"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统一""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等重要论断。深入理析《导言》的国际比较论述,品悟马克思开展国际比较的原则与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  他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认为: “ 绝对观念 ” 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 “ 绝对观念 ” 自我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 “ 绝对观念 ” 的最高表现,普鲁士王国是体现 “ 绝对观念 ” 的最好国家制度。所以黑格尔的哲学是为普鲁士专制制度辩护的,但是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提出了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6、《美学讲演录》由德国黑格尔著。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美学》一书中,这是他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美学》被称为黑格尔美学体系大全,它集西方美学理论之大成,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向其发展的顶峰。

7、黑格尔除了短暂担任过报社的编辑外,基本都是在从事教学工作。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贵族家庭教师的工作,同时也融入社会生活,参加舞会、听歌剧。这期间和荷尔德林走得很近,因此在思想上也吸收了早期浪漫主义的许多内容。后来他还担任过中学校长,期间完成了他的唯心辩证法巨著《逻辑学》。

8、《逻辑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 G.W.F.黑格尔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存在一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绝对理念”,他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理念发展过程的描述。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理念本身发展的科学。

9、黑格尔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蒂宾根大学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象征着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重新研究黑格尔是新时期理解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

11、黑格尔这段话蕴含着两个基本层面的理解:第美的本质是真,真是美的前提。只有真实地表达了事物本质的作品才是美的。美和真应该是统一的。这段很枯燥,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看徐悲鸿的马——它具有马的完整的解剖结构,同时通过筋肉、动作姿态展现出马具有极强的奔跑能力。而如果我们绘制一头驴子,就不能通过属于马的那些本质特征来表现,否则一定是令人发笑的。

12、黑格尔的《美学》,是第一本系统性地论述美和艺术的经典著作。在国内由朱光潜先生翻译,可以说是美学必读书目了。《美学》实际上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授课的讲义,在他死后由他的学生根据笔记编辑成书和出版。在他所有的作品中,《美学讲演录》是最流行的,因为无论是主题还是表述,都比其他著作友好得多。黑格尔由衷地热爱音乐、诗歌和绘画,他的体系也有一个形成过程。

13、  黑格尔( 1770-1831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1770年8月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

14、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15、《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之是黑格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哲学巨著,被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语),亦是当代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黑格尔著作。

16、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著的一部形式逻辑教科书,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初。第1部分介绍传统的演绎逻辑,第 2部分是对传统逻辑的批评。第 3部分摘要介绍A.N.怀特海和B.A.W.罗素的《数学原理》第1卷中的逻辑系统,并附加了许多解释,第4部分的标题为“关于逻辑系统之种种”,讨论了逻辑系统的性质。

17、4⃣️“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美学》中最核心的观点。

18、因为,一方面,这是德国学界公认很好的学术普及版,即使在德国大学的黑格尔思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理论版仍然很通行,得到广泛接受,并没有受到拒斥;另一方面,历史考证版的长处在于对于黑格尔生前未曾公开发表的手稿和讲演的发掘、重新整理和校勘等方面,这并不妨碍一百多年来已经广泛使用和得到承认的那些著作。其次,译者的翻译态度和编者的编辑态度保证了这套书的质量。

19、大家好,我是雨木学长。很高兴又能跟大家分享书籍了!本期名著解读栏目要聊的是大哲学家黑格尔特别受欢迎的作品《美学》(Aesthetics)。仔细看看,天呐,这部书足足有4大册。语言并不浅白,甚至可以说有些晦涩难懂。

20、本书是《哲学全书纲要》的第一部分,通称《小逻辑》,以区别于《大逻辑》(即逻辑学)。全书除导言外,共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篇,反映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

21、3⃣️黑格尔认为艺术低于哲学并且应该为之服务。

22、优秀的译本是深入黑格尔研究的前提。贺麟、王玖兴、王太庆、王造时、杨一之和朱光潜等前辈学者为翻译黑格尔著作并使黑格尔进入中国思想界居功甚伟。但是,国外经典著作的翻译应该大约50年左右重新进行一次,因为随着时代任务的变化和理解的不断深入,对于它们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而由于各种原因,已有的译本也存在各式各样的不足。鉴于黑格尔研究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而世界历史和学界对于黑格尔的理解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民出版社主持了《黑格尔著作集》的编译工作,并推出了该著作集的首批五种六卷:《精神现象学》《精神哲学》《宗教哲学演讲录》(I,II)、《法哲学原理》和《耶拿时期著作》(1801—1807)。与旧译相比较,新译本有它的一些优点和特点,值得特别关注。

23、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24、存在即合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意思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

25、《黑格尔著作集》总体的编译规划是依据莫尔登豪尔和米歇尔重新整理、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的20卷《黑格尔著作集》,俗称“理论著作版”。虽然到目前为止,黑格尔著作最权威的版本是历史考证版《黑格尔全集》,但是,这并不妨碍依据理论版进行编译的有效性和意义。

26、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27、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实体,是与任何事物完全分离开的。它脱离于我们的感觉而独立存在。柏拉图认为理念这个真正的知识是来源于灵魂的。我们都熟悉柏拉图三张床的理论。其中,第一张床就是“理念之床”,是关于床的最高真理。而现实中的床,即木匠做出的床,是对理念的模仿。现实中的床是有流变的,甚至会消失的,但是理念的床是永恒的、绝对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突破性,即发现了感官世界的规定性。比如,感官不能把握善的理念,唯有通过理性才能把握。但同时,这也造成了柏拉图的理念仅仅是在具象概念或抽象概念下的理念,是与感性经验无关的。

28、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

29、在《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中,作者精心设计了12道检测思考清晰度的逻辑谜题,涵盖哲学、逻辑推理、信仰、思想一致性、禁忌底线、道德标准、艺术、身心灵、自由、终极逻辑常识等多个有趣话题。你可以通过12个谜题快速提高你的思考力,抓住别人的思维漏洞!

30、《精神现象学》是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巨著。全书共八章,分为三大部分,论述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第五章,论述个体意识;第二部分为第六章,论述群体意识: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和第八章,论述绝对本质意识。

31、本书用非形式化方法介绍创新思维学,使用自然语言,贴近于人间生活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把趣味性、通俗性和科学性有机融为一体。本书的读者对象为中等文化程序以上的爱好创新且对思维学有兴趣的人。

32、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33、无论是组织者还是译者对待翻译都极其审慎,把它当作可以嘉惠学林、功在千秋的一项事业。

34、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W.F.Hegel)出生于1770年,死于1831年,享年61岁,按当时的标准看也算长寿。他生于德国西南部的斯图加特,父亲是一位小公务员,母亲则在他1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35、  洛克主张要把年青人培养成有强健身体、有一定知识、有才干、具有优雅态度并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绅士。这种教育要从德、智、体三方面着手,在家庭中聘教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