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0句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名言
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名言
1、财富不在口袋里,而在脑袋里。脑袋决定口袋。
2、现如今,他们取得这样的财富和地位,是经过无数艰苦拼搏换来的,对于这样的精神偶像和励志榜样,我们不仅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更应该关注其背后的成功之路,关注他们身上那股拼搏、奋进的精神和力量!
3、1999年,在一间几十平米的小厂房里,牛根生开始了蒙牛的商业传奇。万事开头难,再加上同行业已有多家公司,夹缝中生存难免要忍受许多,于是他制定了“三不干”政策。(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名言)。
4、不仅营收高,伊利的毛利率自2009年起,一直高于蒙牛;而其净利率也在2013年后高于蒙牛。伊利成了一家越来越会赚钱的公司。2018年,伊利净利润为5亿元,蒙牛为4亿元,两者相差1亿元。
5、不管螺丝是怎么设计的,正向拧不开的时候,反向必定拧的开。——牛根生
6、用辅导代替领导,用服务代替行销,用期许代替要求。
7、蒙牛王国的传奇将由动荡渐渐地沉稳,扩张帝国的同时,不忘初衷。
8、同样的,牛根生以乳业王国改变了无数奶农的生活,让他们以自己的工作为荣。或许这就是呼应马云所说,中国首富应该重新被定义,首富对社会没有帮助,首负——“首要负责人”,才是更重要的使命。
9、牛根生:当然考虑过,我们中层经理以上干部都有接班人,一般来说有两三个,两个接班人在我们的企业中,已经确定且告诉本人,另外一个是不确定的,准备“空降“;董事长的接班人在2002年就已经确定,人选就在我的副总中间。(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名言)。
1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8月成立。目前,公司属于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从成立至今的短短几年时间内,蒙牛的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已经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11、正是由于企业的狼性,往往视竞争对手为敌人,大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之势,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到,任何规则都可以践踏。
12、牛根生带领的蒙牛有着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干劲和凌厉的狼性。在这种文化影响下,无论是员工激情还是员工创新,都达到了极致。
13、每当我们提到蒙牛这个品牌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牛根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牛根生的存在,蒙牛这样的企业才能成为国内乳制品的知名品牌。当牛根生辞去蒙牛的所有职务之后,即便牛根生和蒙牛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但大家依然会把牛根生当成蒙牛的符号。
14、在2004年上市前,蒙牛与摩根士丹利等三家投资机构签了“对赌协议”。协议约定:
15、小牛根生跟着养父放牛,8岁那年,养父母又被打成走资派。
16、如果缺乏必要的竞争壁垒,“先驱”变“先烈”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牛根生
17、2000年12月初,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邀请新希望集团刘永好、海南兴宝集团总裁张兴民、新浪网总裁王志东、重庆力帆集团尹明善做一个节目,主持人突然发现他们四人脚上穿的鞋不一样。主持人问张兴民:请问张兴民先生,你脚上穿的皮鞋是什么牌子,花多少钱买的?
18、任正非一手创办了华为品牌,2015年销售额近4000亿,净利润369亿元人民币。任正非没有因此奢靡,依然如此艰苦朴素,在这个浮躁的互联网社会令人敬仰!
19、企业管理方法里,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工具叫做360度考评,也就是说,下属也可以对领导进行考评。但是,对于销售岗位的领导,往往不用这样的工具,或者HR部门在使用的时候,会忽略销售人员对领导的评价,而更关注其他部门对销售岗位领导的评价。
20、每天早晨四点钟,他就陪着养母扫大街,一扫就是5年。
21、 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对赌”中实际上外资是非常不希望赢的,如果它赢了以后,它是大输,如果我们赢了,它才赢了。
22、➤吉利集团李书福身价数亿,经常出入国内外,但这个贫寒出身的富翁抠门的作风,与其身价一样出名。在李书福的穿戴上,最为著名的是他的那双鞋。
23、作为一家知名企业老板,任正非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之前我们总以为这样著名的企业老板们会如谜一般,不食人间烟火,如今任正非排队打饭,无疑也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作为知名企业老板,他并没有搞特权,也没有享受特殊待遇,高人一等,在生活中,他选择和普通人一样循规蹈矩,和职工一样排队打饭,这不仅体现出对秩序的遵守,对文明的维护,更是一个人素养的体现。
24、金投網:中国最“牛”富豪,被父母50元卖掉后,用19年造出600亿
25、只有诚心,才能换来诚信。大诚信其实就是“大智慧。
26、牛根生白手起家,受尽老东家伊利的刁难和打压,硬是在重重围剿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27、近期,牛根生发起了“老牛基金会”,牛根生透露,基金会已经在呼和浩特注册。成员除他之外,还有奶协、政府官员、蒙牛中层领导,但在三年之内,其他机构和人只能向基金会提供最多1元人民币的资金。目前主要资金是牛根生2003年股红的51%,大概有300多万元人民币。
28、经过各种打拼,牛根生在39岁时攀上职业巅峰,成为伊利公司的副总裁,这段在伊利的拼搏时光,也有各种报道。但是这段美好时光在他41岁结束,他因为多种原因离开了伊利公司。
29、 一个企业的成败往往就在一点两点上。每天进步一点,每天突破自我,就能走在前面。敢于跟自己较劲的,在欧洲是德国人,在亚洲是日本人,在中国,蒙牛人首当其冲。
30、人非“生而知之”,那么,一定是“学而知之”、“思而知之”、“行而知之”。——牛根生
31、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对国产牛奶一直都有点不太放心,但苦于那么点薪水,只好一边喝国产的,一边安慰自己要死早死了。
32、 策划也有“两面性”。好人可以用,坏人也可以用。策划有时被滥用、误用、反用,变成了“投机”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说,举目四望,提心吊胆:不是策划别人,就是被别人所策划。真正有生命力的策划,不是“抖机灵”,也不是“赛智商”,而是捧出一颗真心,拿出一份热诚,与别人同呼吸、共命运,“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策划的最高境界是诚信!诚信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大诚信”其实就是“大智慧”。当今社会最大的学问,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按客观规律办企业的最大学问,就是“对别人有利的,才是对自己有利的”。有了诚信,资源不请自来,这是无管理的管理,无策划的策划。
33、(加小编:iask00注明“粉丝”,拉你入群哦)
34、但是,牛根生有人。牛根生的蒙牛大旗一扯天下英雄归心,得知此消息还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放下高官厚禄开始一批批地投奔而来,总计有几百人,无怨无悔跟他从零开始打江山,但是在乳业江湖的利益格局基本形成的时候,蒙牛的生存空间饱受挤压,或明或暗的算计来自各个角落。
35、在牛根生决定彻底退出蒙牛之后,牛根生已经和蒙牛没有任何关系了。对于很多了解牛根生的事迹的人来说,很多人为此感到非常遗憾,毕竟蒙牛集团是牛根生一手创办起来的优秀企业,牛根生彻底离开了蒙牛集团,这就意味着蒙牛集团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6、牛根生是苦孩子出身。不到1岁,就赶上大跃进,连树皮都没有吃的父母只好含泪把他送给一户养牛的人家。
37、事实上,牛根生的“退出”已早有迹象。蒙牛2011年年报,显示他辞任执行董事并担任非执行董事早在去年6月9日就生效了。年报也透露,牛根生仍在蒙牛持股51%,其一致行动人持有29%。2010年12月24日,牛根生转让其名下96%权益给Hengxin(恒鑫)信托“作慈善用途”。
38、伊利与蒙牛的“战争”,勾勒出了过去20年中国乳制品市场竞争的主线。如今,乳业“双雄”恶战再起,一时间引发广泛讨论。
39、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却是一种危险。
40、在这次创业大会中,牛根生比喻性地询问马云,西游记中谁可以成为创业伙伴,马云半真半假地说是八戒,因为他有强烈的幽默感。
41、董明珠是业内著名的“霸道女总裁”,带领企业创收过千亿。她亲自上阵做代言的原因归结于“可以节约成本”,她甚至认为,动辄花几千万元请一个明星代言“是一种浪费”。董明珠此举不仅省钱,而且是超值,更是顺应潮流的时髦做法,她才是格力电器的“最佳代言人”。
42、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提到,牛根生做市场有特别的狠劲,而且很会体恤人心。此人读书不多,却天生懂得“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道理。
43、一名乳业分析师向市界表达了他的忧虑。在他看来,自2008年三聚氰胺发生以来,我国乳业一直处在恢复期。消费者对本土企业信任降低,转而选择进口产品。
44、为别人负责是做不好的,为自己负责就能做好。
45、尽管也许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隐情,但牛根生和郑俊怀,这对曾经同事多年,又打过多年“擂台”的欢喜冤家,在财富面前的态度却有着很大的不同:郑俊怀似乎要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来,而牛根生则把本来属于自己的财富拿了出去。
46、牛根生这个人,想必各位并不陌生,他有很多我们每每读起都感觉受益匪浅的名言,比如——
47、水落石出,蒙牛否认与圣元乳业“性早熟”有关,却未曾及时回应,公司是否与伊利“QQ星儿童牛奶”被攻击有关。
48、2018世界杯时,中国比肩美国成最多赞助商来源,蒙牛CEO卢敏称:“蒙牛赞助世界杯不仅是一次商业机遇,更是蒙牛参与国家战略非常重要的依托。”
49、世界上没有傻子。今天你可以剥夺别人的利益,明天也可以继续剥夺,但后天你将得到一颗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