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99句麦克阿瑟回忆录朝鲜战争名言
麦克阿瑟回忆录朝鲜战争名言
1、而此时的麦克阿瑟仍错误地预判志愿军最多不超过5万人,而且只是象征性的点到为止,很快就会因为缺乏飞机大炮和供应短缺而败下阵来。他为了报第一次战役的一箭之仇,凭借美军空军,坦克大炮的火力优势,在11月6日又妄想集中力量向清川江以北的志愿军进行反扑。
2、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远在美国的杜鲁门收到了一封来自朝鲜战场前线的特殊“礼物”——麦克·阿瑟向他呈送了一份“迟滞目标”清单。
3、因此,9月27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麦克阿瑟将军,只要中国和苏联军队没有进入或者不威胁进入北朝鲜的话,联合国军将越过北纬38度线,摧毁北朝鲜的军事力量。他们又进一步发布命令,联合国军的部队将不会进入中国或苏联境内,只有韩国军队将被允许在朝鲜和中国及苏联接壤的边境地区展开行动。29日,国防部长乔治C.马歇尔以个人名义给麦克阿瑟将军传达了信息,确认他已批准在北纬38度线以北地区将要展开的战略与战术级作战行动。在这条口信中,麦克阿瑟将军被告知,他得到了杜鲁门总统的个人支持。麦克阿瑟将军还领受了另一项任务,如果可能,他将在李承晚总统的名义下,统一整个朝鲜。
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关于战争的诗句有哪些额(一小句就ok了)严刁息夜斗。
5、这是骑一师成军以来最惨重的失败,震惊美国朝野——美国国会议员纷纷指责麦克阿瑟轻敌冒进,甚至要求杜鲁门总统撤换麦克阿瑟。
6、美国之所以在1945年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那是因为“我们处于战争状况,为了拯救我们士兵的生命,我们必须结束战争。”
7、但是,二战平息后,美国一转攻势,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欧洲。
8、那是朝鲜最为寒冷的季节。“中国军人浑身挂满冰凌,还在顽强地冲锋”,美国出版的《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记载,“中国军人唯一的防冻措施,不过是用猪油和牛羊板油把脚糊住以防冻伤,但他们却展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意志力,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下,徒步跋涉雪原冰河,穿越弹幕火海。”
9、将其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并适时停止了战役追击。第三次战役共歼敌19000多人。(麦克阿瑟回忆录朝鲜战争名言)。
10、麦克阿瑟找到了一种破坏杜鲁门和平倡议的方法,并付诸实施,只是麦克阿瑟不知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断送了其军旅生涯。(麦克阿瑟回忆录朝鲜战争名言)。
11、往日的回忆是非常美好的,是以泪水洗涤,以昨天的微笑抚慰的。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什么都知道,但后来发现,事实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12、不仅如此,他还大肆吹嘘美国的军事与经济实力,故意恫吓中朝。
13、 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什么都明白,但之后发现,事实是我们什么都不明白。
14、全世界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良知之心,共同阻止了这场潜在的危险。
15、这说明,早在朝鲜战争五年前,美国就拥有了运用核武器的能力。
16、志愿军乘胜追击,一举夺回了平壤和朝鲜之前的全部失地,并攻占了三八线以南的翁津半岛和延安半岛。志愿军这次反击战的战果超过预期,共歼灭敌军6万余人,其中美军4万余人。度二次战役不仅歼敌无数,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还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场之前的劣势,转守为攻。
17、1950年代,也可以被简单划分为“核时代初期”。
18、在这样的连连败退下,麦克·阿瑟终于坐不住了,感恩节之梦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19、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将麦克阿瑟撤职,由李奇微接任。他被撤职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其在朝鲜打了败仗,而是因为他触碰了美国军人不能越权的底线。杜鲁门前脚刚告诫他不能扩大战争,后脚麦克阿瑟就贸然越过三八线,这已经出现了军人军事独裁的苗头,这是美国的文官政府不能容忍的。
20、I said, to the people of the Philippines whence I came, I shall return. Tonight, I repeat those words: I shall return!
21、层层逼迫之下,杜鲁门似乎忍无可忍。他表示,美国还有一张最后的底牌,在必要时刻,“我们正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
22、1951年3月,美国秘密截获的外交文件披露了麦克阿瑟的秘密谈话,麦克阿瑟将军向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东京大使馆表示,他将成功地将朝鲜战争扩大为与中国的全面冲突。当截获事件引起杜鲁门总统的注意时,他得知。麦克阿瑟不仅试图增加公众对他指挥战争的立场的支持,而且还秘密地通知外国政府,他计划采取违反美国政策的行动。总统无法立即采取行动,因为他无法透露拦截外交文件的存在,而且由于麦克阿瑟在公众和国会中的支持率很高。然而,在众议员马丁于4月5日公布麦克阿瑟的信后,杜鲁门得出结论,他可以下达解除麦克阿瑟职务的命令,这不会造成不可接受的政治损害。
23、意思是善于带兵作战的人往往并没有显赫的成就,所以善于做战争谋略的人,往往不追求出奇制胜和机智的名声、勇武的功绩等等。
24、而对于远在亚洲的朝鲜战争,“有限战争”策略应运而生。
25、是役,第39军毙伤俘虏美军184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敌机4架,击毁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90多门。击毁和缴获的大炮,正如等于39军的装备数量。
26、接连三次战役,志愿军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到了“三七线”。
27、他错误地认为,中国志愿军只是“象征性进攻”而已。
28、1903年~1916年,从少尉晋升到少校,可谓火箭般的速度;
29、麦克阿瑟的狂妄和嚣张,还表现在对总统让杜鲁门的态度上。
30、麦克·阿瑟此举,无异于公开与杜鲁门唱起了反调。
31、甚至,他还嘲笑中国军队“装备低劣,怯战败走”。
32、时间再往前倒退几天,同年10月25日,麦克·阿瑟还正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平壤机场举行阅兵仪式。
33、本刊编辑部.麦克阿瑟:投26颗原子弹给中国(J).文史博览,2013,(第1期).
34、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35、他,就是时任第39军军长、一代战将吴信泉。
36、而且美军为了防止北朝鲜坦克部队跨渡洛东江,炸毁倭馆桥。当时桥上的数百名难民大部分被炸死或被淹死,幸存的难民在游向河岸时遭岸上美军机枪扫射,很多人丧生。美军炸毁庆尚北道高灵郡的德胜桥后,军机立刻对洛东江边和村庄里的避难人群展开轰炸和扫射。美军步兵和战机多次扫射平民,造成无辜的死亡。例如在昌宁郡的草幕村,在马山的一个村庄,在马山的珍北面梨木里,都有大量平民被杀。
37、他和麦克·阿瑟关系密切,不仅有工作上的往来,还是他最忠实的“信徒”之一。
38、这两枚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与其密不可分。
39、与“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相对应的是“善医者无煌煌之名。”意思就是善于医治的人并非十分出名。扁鹊就是著名的例子。
40、朝鲜就是安全圈构成之在新中国和美国之间,它就起着缓冲区的作用。美国根本不顾国际战略上的惯例,胆敢跨过三八线,陈兵于鸭绿江边,和新中国只有一江之隔,这背后有着巨大的战略阴谋。这既是欺压新中国,也是对新中国的试探。如果新中国不敢对此做出反应,那么说明,新中国就根本没有一个大国的担当,也没有胆量和能力对自己的战略安全进行保护。随之而来的更多更大的攻击就会接踵而至。
41、奥唐奈尔对麦克·阿瑟的原子弹轰炸计划十分欣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
42、经过数番激烈苦战,第1骑兵师在10月14日占领了金川。沿着敌人在平壤和北纬38度线之间部署的主要加强阵地,第1军的士兵们攻击前进。北朝鲜人民军的首都师被击溃,敌人的战线不复存在。10月19日,第5骑兵团的F连进入平壤市区,此后不久,韩国第1师的部队也从东北方向进入平壤。第二天上午,韩国第1师推进到平壤的中心市区,毫无困难地占领了敌人顽强防守的行政中心。到当日上午10点之前,联合国军占领了整个平壤。
43、其实在控制了日本之后,麦克阿瑟的狂妄和嚣张达到了极致,甚至对总统杜鲁门都开始不屑一顾。1950年9月14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杜鲁门政府对共和国参战忧心忡忡,多次要求身处一线的麦克阿瑟回国述职,但麦克阿瑟表示自己很忙回不去。为了不耽误麦克阿瑟的工作,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远赴重洋,和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面。
44、但我希望你们知道,当我死去时,我最后自然想到的一定是你们这支部队——这支部队——这支部队。没有必胜的信念,则战争必败无疑。
45、麦克阿瑟受到公众的追捧,这激起了人们对他将竞选总统的期望,但他不是一位候选人。麦克阿瑟在1951-52年进行了一次巡回演讲,抨击杜鲁门政府的“亚洲绥靖政策”和对经济管理不善,到1952年初,麦克阿瑟的演讲吸引了越来越少的人,因为许多人抱怨说,麦克阿瑟似乎更感兴趣的是与杜鲁门进行个人争ufq,而不是为国家提出一个建设性的构想。麦克阿瑟在竞选共和d提名时感到不安,他希望在共和d全国代表大会上,参议员罗伯特·塔夫特和艾森豪威尔将军之间出现僵局,最终共和d提名他为最佳妥协人选。麦克阿瑟不愿进行竞选活动,这严重损害了他赢得提名的能力。最后,麦克阿瑟支持参议员罗伯特·塔夫特,并在1952年共和d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主旨演讲。塔夫特在提名战中输给了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最终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1952年的大选。在当选,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就结束朝鲜战争进行了磋商。
46、1950年11月4日,针对朝鲜战场形势,中国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声明,声明中体现了中国的严正立场,那就是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志愿军将赴朝。
47、麦克阿瑟认为决定让锐气正盛的美国第10军返回船上,再从元山登陆,在半岛东部截住后退的人民军。
48、Only those are fit to live who are not afraid to die.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
49、今天标志我对你们的`最后一次点名。但我希望你们知道,当我死去时,我最后自然想到的一定是你们这支部队——这支部队——这支部队。
50、半个月后,航道终于被开辟,庞大的登陆舰队上岸后发现,南朝鲜第3师早已占领了这里,还在元山城等了他们十来天。
51、再回到故事最初,云山之战的失败便说明了一切——朝鲜群山林立,缺少开阔地带,对使用原子弹极为不利。
52、首先,要看面试官的身份,在不同面试官前的提问侧重点不同,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不一样,其次要看面试形式,一对一或多对一面试时提问的方向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讲:
53、是否适销对路:面试人员的能力素质与所要就任的岗位能否相匹配。
54、但是现在使用原子弹,“不但不可能结束战争,而且还将扩大战争。”
55、朝鲜战场上,中美两支王牌的第一次较量,就这样在相互不知对手身份的情况下拉开了战幕。
56、在美国的历史记载表明,当时无视新中国政府的警告,跨越三八线是美国的一个重大错误。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美国观点,他们不是从苏联和朝鲜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而是站在新中国的角度来分析它。要成为大国,就一定有战略安全空间。在两个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因此,围绕中国,他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战略安全圈。作为安全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朝鲜在新中国和美国之间扮演了缓冲角色。在其背后还有一个巨大的战略阴谋,那就是美国无视国际战略惯例,强行跨越三八线,在大兵压境鸭绿江边,与新中国仅隔一条河。
57、正因有了总统杜鲁门的命令,1945年8月,两颗原子弹才会在日本的领土上爆炸。
58、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北风嘶朔马,长平翼大风。
59、敌强我弱。吴信泉当机立断,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将三个师的主力全部用以围歼美第二十五第二十四团。
60、麦克阿瑟发现志愿军北撤后,欣喜若狂,认为志愿军在美军强大的火力优势不堪一击,于是命令多国部队的东,西两路大军继续向北挺进,并在飞机上向美军广播,要求他的部队在圣诞节以前占领整个朝鲜半岛。
61、1950年11月晚,战斗打响。第39军快速穿插,迂回包抄,夜战近战的硬功夫充分发挥,至次日凌晨5时便将美第二十团切成三段,歼敌过半——美第六十五工兵战斗营C连连长安东尼・佩库瑞罗上尉眼看突围无望,带着115人的黑人连集体缴械投降。
62、第二次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
63、这样的消耗无论哪个国家都无法承受,赔了夫人又折兵,很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真实写照。
64、麦克阿瑟则不同,带着二战盟军司令一身的荣耀和东京太上皇的傲慢,最终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渐行渐远,最终导致白宫的政客们无法容忍远东司令官的狂妄自大而弃用。
65、回旌引流电,归盖转行云。待任苍龙杰,方当论次勋。
66、第四句出自《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主席的作品,写于渡江战役,成功解放南京的时候。希望楼主参考。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爱问(答案)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描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情景。
67、联合国军从三八线推进到鸭绿江,又被从鸭绿江击退到了三八线,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杜鲁门总统决定发表一项声明,意在表明联合国军司令部决定考虑停火,并致电了麦克阿瑟。但是麦克阿瑟,显然对这样的败退有所不甘,甚至提出了要将战火扩大到中国本土,使用原子弹等战略主张。
68、云山之战的失利,让美军将领麦克·阿瑟恼怒不已。
69、1919年6月,39岁的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西点自创校以来最年轻的校长
70、他说:“如果联合国改变它力图把战争局限在朝鲜境内的容忍决定,而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展到赤色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部基地,那么,赤色中国就注定有立即发生军事崩溃的危险。”
71、有绝妙的计划,必须不遗余力地实施,而且今天就做。
72、若无必胜的信心,则战争必败无疑……老兵永远不会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有绝妙的计划,必须不遗余力地实施,而且今天就做……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
73、但是,他和杜鲁门一样确定,这些行动不能保证美国获得军事上的胜利,还会酿出更大的灾祸。
7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抵抗侵略、推翻暴政的战争都应该算正义的战争
75、1962年5月2日,82岁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军校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责任、荣誉、国家》。
76、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老兵不死,只是凋零(1962年9月7日名言)
77、苏联报复的对象可不仅仅是战场上与美国本土,那些与美国有关的西欧诸国想必也难以幸免。
78、除了强大的苏联外,亚洲各国民众的声音也不容忽略。
79、总炫耀。硕士毕业的A君,来到一家某知名私企应聘。刚与面试官见面,便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随手将个人简历放到了面试官的桌子上,对于面试官所提的问题,也是随机应付,甚至答非所问。
80、4: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第二次海湾战争,这两次战争伊拉克都失败了,但第一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是非正义性的一方,第二次海湾战争美国这个胜利者却成立非正义的一方。
81、上一周,刚通过了笔试考核的小王,这一周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便带着满满的自信走进了面试考核场。
82、每次回答完,都不忘加一句,“我是硕士,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看到那位硕士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面试官也开始不耐烦了,结束时间一到,便冷冰冰地说出三个字:等通知!
83、 军人嘛,迎接战争就像迎接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
84、但麦克阿瑟不懂得收敛,摆老资格、目中无人的毛病,让一些人很反感,尤其是杜鲁门,十分看不惯他经常对国家政策说三道并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的狂妄之举。那他为何这么做呢?性格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对国内“一伙人”的不满。
85、二是,作为“两朝功臣”的麦克阿瑟,根本看不上以副总统身份接任总统的杜鲁门,总以老资格的身份在远东问题上指手画脚,甚至影响国策,尽管他充当反共的“急先锋”,叫嚣战争,但杜鲁门的谨慎、不作为,让其更加认为是针对他。
86、这里看似平凡,实际暗藏玄机。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地方,曾在世界军事战争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87、没有盟国的支持,即便挑起战争,美国也难以立于不败之地。
88、1月25日,“联合国军”突然发起以汉城为主要突击方向的大规模进攻,第四次战役随即开始。入朝之后一直作为西线进攻先锋的第39军,被紧急调往东线担负防守反击重任。
89、彭德怀命令志愿军在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对已进犯到朝鲜北部的熙川,温井,云山等地区的敌军发起猛攻。后知后觉的多国部队准备不足,被打了个突袭,纷纷向清川江以南逃窜。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的第一仗即旗开得胜,共歼灭敌军5万余人,
90、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奔赴朝鲜参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麦克阿瑟指挥的仁川登陆成功后,朝鲜战场出现了颠覆性的局面,朝鲜人民军败退,战火一度烧到了中朝边境,不得不请求中国出兵支援。这让本来就桀骜不驯的麦克阿瑟显得更加狂妄。
91、当天夜晚,高地四周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喇叭、哨子声。
92、第一次是在1941年底,日军偷袭菲律宾期间,由于麦克阿瑟的判断错误和处理失当,美军的 空中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当然了,当时的驻菲律宾美军,不仅装备落后,而且还严重缺 乏训练,不可能是日本人的对手。不过,麦克阿瑟在这次战役中,也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
93、他们不仅怕美国丧失援助自己重建的能力,更害怕无法牵制苏联。
94、在中国军队发动攻击的数周内,麦克阿瑟被迫从朝鲜撤退。首尔1951年1月被中朝联军收复,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都被迫考虑完全放弃朝鲜的前景。欧洲国家不认同麦克阿瑟的世界观,不相信他的判断,担心麦克阿瑟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在美国公众中的影响力重新把美国政策的重点放在亚洲。他们担心这可能导致与中国的一场重大战争,战争可能涉及核武器。自1950年2月以来,苏联和中国签署了一个防御联盟,承诺一方受到攻击,另一方将给予援助,美国对中国发动攻击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当时是很真实的。1950年12月,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特利在访问美国时,表达英国和欧洲其他政府的担忧,“麦克阿瑟将军正在操纵这一切。”
95、道格拉斯和让·麦克阿瑟在华尔道夫大厦的顶楼度过了他们的最后几年,这是华尔道夫阿斯托利亚酒店的一部分。他被选为雷明顿兰德公司董事会主席。在那一年,他获得了68000美元的工资(相当于2016年的2万美元),以及2万美元的军饷和津贴。1月26日,华尔道夫成为将军的前副总工程师莱夫·J·斯维德鲁普少将举办的一年一度的生日聚会的场地。在1960年麦克阿瑟80岁生日庆典上,他的许多朋友对将军明显恶化的健康状况感到震惊。第二天,他昏倒,并被送往圣卢克医院。他在那里接受外科手术,以控制严重肿胀的前列腺。
96、如果评选二战中美国哪位将军最会打仗?恐怕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但如果评选 哪位美国将军的名气最大,那麦克阿瑟肯定是票数最高的回答。 说起来,麦克阿瑟之所以名气巨大,实际上跟他自身的风格有很大关系。
97、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98、雪花纷飞的傍晚,第39军进攻开始。云山城四周一片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志愿军在夜幕掩护下,像机警的豹子直扑美军防线——这也是美军第一次与中国军队交手,志愿军迅猛而勇敢的进攻速度、攻击精度美国大兵从未见过。直到这时,美国人才意识到:中国军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