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81句送别诗句两句


送别诗句两句

1、如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李白诗《送友人》、白居易诗《南浦别》等。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3、催,生动有感,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送别诗句两句)。

4、~有问题可以把鼠标移动到我头像可以看见:求助知友,点击即可

5、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古诗分别用到了叠字,凸显环境的清幽。而且用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勾勒了立体化的画面,更富有感染力。

6、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送别诗句两句)。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10、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二首》

12、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5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聪。

13、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国维L*宋之问《送别杜审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1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洲。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16、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8、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19、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出自两汉:佚名《行行重行行》

20、《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2、五六两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乃点睛之笔,也是此诗最有名的诗句,估计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李白把自己比作天生的浮云,风往哪里吹,他就往哪里飘,望着即将落山的夕阳,又割舍不了这份友谊。

23、伤心长记中秋节。今年还似前年月。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圆人缺。

24、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致。

25、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26、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7、《青门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29、《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30、释义: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31、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融情入景。

32、《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33、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34、——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5、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3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38、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公时,怆然暗惊。

39、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是分离时的动作,“班马”是离群之马,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以马鸣萧萧,烘托出缱绻情意。

4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1、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北东。

4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4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44、《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45、这是王勃在长安送友人去四川时所写的一首送别名作。

4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47、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48、屈原在《九歌》中就有“送美人兮南浦”的诗句,江淹《别赋》中也有“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句子。诗的前两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以景衬情。

4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0、此诗末两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与牛希济《生查子》诗中:“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51、酒筵歌席莫辞频。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52、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53、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54、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55、——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又以。对离别主题的诗词谈谈看法,并举出三个离别主题的诗词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描写友人送别的古诗友情送别诗词的文化背景儒家的伦理观念: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诗词写作的历史背景:"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歌多用于友朋相离,词多用于男女相别第二节唐前送别诗歌第三节唐人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朝雨:早晨的雨.浥:润湿.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作者小传):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赠王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注释):之:去,往.广陵:扬州.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直下.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尽:没有了,消失了.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4)唯:只.天际:天边.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注释):(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关于送别好友的赠言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5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8、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9、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李白《送友人》有情不管别离久。

60、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唐代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6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2、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63、____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四月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____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64、在我国古典诗歌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光彩照人、不可小视的奇葩,这就是以别离为题材的诗歌,简称送别诗。古来送别诗究竟有多少?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中称:“不计其数。”仅《唐诗三百首》中,送别诗就有三十首,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写此类诗的,不仅有岑参、温庭筠等名家,还有王维、李白、杜甫等大家。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唐人好诗,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事实不正是如此吗?很多送别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名句,至今广为流传,被广泛运用。最突出的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

65、释义: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6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6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6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9、-鲍溶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70、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72、、历史聚离精句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3、此诗描写的是最具普遍性的离别。与许多别诗一样,先用景色来制造—定的气氛,“行客稀”可见境地的凄清,反衬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7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5、人间别久不成悲。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76、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77、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8、再见,拜拜保重关于送别友人的诗句唐代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79、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80、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