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9句纪昌学射造句


纪昌学射造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39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纪昌学射造句)。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4、(2)虱子大家知道吗?虱子是长在动物毛发中一种极小的虫子。

5、ɡǎn(一杆秤)jiàn(间接)lòu(露丑)xuàn(旋风)

6、我叫了将手举得高高的赵文博同学起来,听到了一个很“雷人”的回答:我国,古代的“咸”称!!!

7、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8、其实,生活中也有过这样的事件,比如:有两个人,一个叫小红,一个叫军军,他们一同上课,小红每次上课都会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笔掉了,她都不捡,而是再拿一支,而军军呢?他每次上课都会拿一支漂亮的笔玩,老师讲的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一到考试,小红考得非常好,而军军却考得非常差。是军军的才智不如小红吗?是老师讲的不好吗?是小红提前看过考试答案吗?其实都不是,是军军上课不认真听课,结果考的很差。

9、魁梧—高大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宏大—宏伟凝视—注视

10、采访式:纪昌,师傅让你要怎么做呢?(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还让你要怎么做?(下功夫)功夫是时间的意思,下功夫就是花时间。

11、生字挑战过关了,刚刚咱们提出的疑问,大家读完课文得到解决了吗?你了解了什么?

12、狼是贪心的坏人,鹤是聪明又善良的好人。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远离这种狡猾的人,不要相信它说的花言巧语。

13、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

14、目前的课堂,老师应该逐渐从课堂腔走向生活化。何为课堂腔?课堂腔就是让人一听就知道你是老师,一看就是上课的样子,而且不看自己上课录像,不听别人上课,自己还感觉不到自己的“课堂腔”。新入职的老师,课堂要先立起来,也就是上课要有上课的样子。但是课堂的样子有了之后,要开始贴近学生——打破课堂一板一眼的样子,让学生学得生活化,让他们学语文和呼吸一样自然。

15、回去的第二天早上,我就早早起床了,跟我的堂哥、堂弟他们一起去摘桔子,我们用剪刀把桔子从树上剪下来,我还吃了几个,桔子很甜,爸爸告诉我说,桔子是伯伯他们很辛苦才种出来的。爸爸的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甘甜的成果都是辛苦的劳动换来的。

16、乌鸦确实是因为自己的长相难看而拔去自己身上的羽毛的,而它重新披上的羽毛,不是偷的,不是抢的,而是从孔雀身上脱下的羽毛中细心挑选之后又一根根小心翼翼的粘在身上的,这是乌鸦在意识到自己的先天不足,这很合乎情理。因为,它的行为没有伤害到其他任何鸟类,它只不过是用了一种方式使自己变得美丽动人罢了,然而,这种做法却引起了其他鸟的嫉妒,它们用粗鲁,无礼的方式伤害了乌鸦,扯去它的羽毛,让它光着身子,可是,自己何尝又不是一样呢?

17、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虱子在纪昌的眼中渐渐变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用这种方法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加固的弓,用楚地出产的篷秆作为箭,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毛却没有断。

18、其师傅(或教练)、家人等方面的心理支持或心理咨询至关重要;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坚守的过程,须循序渐进。

19、其中我记的最清楚是《驴子和战马》。讲的是从前有只驴子,为人工作得疲劳不已,粮食也只能是粗茶淡饭,有一天它看见战马,一个个都很强壮健康,粮食丰富,驴子就很羡慕,同时为自己的悲惨生活痛哭流涕。不久战争爆发了,骑士们都骑上战马抗敌。战争结束后,战马因受了重伤不幸身亡,从此驴子对战马起了恻隐之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满足自己现在的位置,不要奢求太多。

20、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21、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烈地表达的情感。

22、学习了《尊严》,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一个自爱自强自尊的人。或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

23、纪昌回到家,看见妻子在织布。他睁大眼睛,紧盯着来回穿梭的梭子。经过两年的练习,他的眼力大有长进。

24、你听说过《纸上谈兵》吗?赵奢是赵国的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他的儿子赵括却只会嘴巴上说说用兵之道,自以为非常了不起。有一次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忽然听到外面的人都在说赵括非常了不起,他便任赵括为大将来统率军队。可是结果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根本无法突围,最后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一蹶不振。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先实践再下结论,这样才能做得更好,空谈理论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我们要少说多做。《寓言故事》读后感10《伊索寓言》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作者是古希腊作家伊索。它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内容复杂,也不像《十万个为什么》那样深奥难懂。它是一种给予你知识,但又不增添你负担的`书。在我读这本书时我很轻松,它带领我进入一个独特的环境。其中有许许多多的寓言故事,令我深受启发。

25、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26、在今年暑假,我兴致勃勃地阅读了《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里的故事我非常喜欢,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得与失》、《神童方仲永》、《龟兔赛跑》、《改错永远不晚》、《墨子》等。

27、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28、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课堂教学,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9、(举例造句):回见子牙,叩头在地:“丞相妙计,百发百中。”★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

30、随后围绕目标逐项学习。可以说,每个目标的达成都不是魏老师亲自教给学生的,而是先让学生自由学习,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就这样,通过学生个人的努力和集体智慧的碰撞,学生学得非常主动,效果也非常好,老师教得也非常轻松。

31、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32、“贼”字的右半边“戎”字学生经常会写错,而“戎”字是我们第二课刚刚学过的生字。

33、你眼中的射箭能手是怎样的人?(射出多少箭,箭箭都能射中目标,这叫“箭无虚发,百发百中。”这样的人是最厉害的射箭能手。)

34、学习了第8单元,我从这些故事当中体会到了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故事是多么的引人入胜啊!

35、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6、朋友们,你们应该知道了吧?我们做什么都一样,要专心致志、不分心,才会有好成绩、好结果。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的一点也没错:寓言是个魔袋,袋子虽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而我就从这个“寓言魔袋”取出这样的一块宝。《寓言故事》读后感12《寓言故事》中有许多故事,故事内容虽然很简单,却蕴涵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驮盐的驴》这个故事。

37、学习了第4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38、《龟兔赛跑》的故事一个耳熟能详的伊索寓言,但又有谁能认真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呢这个星期,我又细细回味了这个经典的寓言故事。

39、几天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几天后,黄老师发下了这张测验试卷。没想到,我只考了八十几分,下降了十几分。我伤心极了,泪水不断地在眼眶里打转,最后终于流了下来。但是我不想被同学看见,就急忙擦去泪水。终于,一节课过去了。

40、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视物)

41、(出示句子:“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42、学习了第6单元,我体会到了乡村的风光是如此的独特迷人、自然和谐啊!

43、《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

44、(故事):春秋时期,楚国名将养由基跟随楚共王出兵援助郑国,楚共王要养由基用两枝箭射死晋国国君魏武,养由基一箭就结束。同行潘d不服,养由基三箭分别射中他们约定百步之外的三片杨树叶,让人不得不佩服。

45、从这一个故事,我的收获是要珍惜妈妈的爱,也要多点爱妈妈,要做一个会报恩的好孩子。《寓言故事》读后感4这漫长的寒假,我可看了不少书呢!寓言故事书有《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克雷洛夫寓言》,三本书里我最喜欢《狼与鹤》这个故事。

46、还有一次数学考试时,我一边写试卷,一边玩笔,想:下次带多少卡片啊!结果想着想着时间没了大半,我狂写作业,终于写成了,但成绩只有75分。我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后悔极了,不应该三心二意的。

47、我们知道学射箭,拉弓、放箭也非常重要,为什么课文写练眼力部分写得那么具体,而没有具体写纪昌练开弓,练放箭呢?

48、纪昌的本领相当到家到什么地步?作者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呢?破折号前后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49、褒义: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聚沙成塔

50、在今年暑假,我兴致勃勃地阅读了《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里的故事我非常喜欢,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得与失》、《神童方仲永》、《龟兔赛跑》、《改错永远不晚》、《墨子》等。

51、这两则寓言分别告诉我们要有恒心和毅力;要防微杜渐,不讳疾忌医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多读多感悟,同时,我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现自身价值,并体会寓言的深意,从而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52、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我明白了对_尊重,但不应该盲从,我们有疑问应该反复求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53、我们评价任何一堂语文课,最基本的准则就是看它的每一个环节,是不是都在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即是否指向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培养。所以一堂好课,不是说课要上得多漂亮,上得多完整,好像一个艺术品,而是老师是否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上进行了尝试,哪怕尝试的方法艰涩,课堂的氛围不活,但只要尝试的方向对了,那么这节语文课就坚守了语文本位。看得出来,徐老师整节课都在带着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用听、说、读、写、思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比如临课了的时候,《纪昌学射》的寓意,学生已经呼之欲出了,此时徐老师又顺势让他们续写故事,这其实就是在检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寓意,也正是在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来学习语文。

54、纪昌完全学到了飞卫的箭术以后,心里盘算,天下能够同自己相匹敌的,不过一人而已,就想杀害飞卫。两人在野外相遇,便张弓搭箭对射起来,箭头在飞行途中碰在一起,落到地下,却不扬起灰尘。飞卫的箭先射飞了,纪昌还剩下一枝。他张弓发箭,飞卫用棘刺的尖端来抵挡迎面而来的飞箭,竟无丝毫差失。

55、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是一个有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的人。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板书课题)

56、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许多,那里面说有的盲人觉得大象是一堵墙,有的盲人觉得大象是一根粗绳,有的盲人觉得大象是一把扇子……可是我觉得那些盲人们讲的都不对,因为他们每一个人摸到都只是大象的一些部位,有的人摸到的是大象身体,有的人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有的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我明白了不要以为自己的是对的,或许有时候你也是错的,所以不要自以为是。

57、我赶紧把“谦”字写在黑板上。同学们恍然大悟,大声地告诉他:“是谦称,谦虚的谦!!!!”

58、(3)给大家带来个生字朋友,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字?(出示古体字)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要写好这个字需注意什么?妻子的“妻”是个会意字,意思是一个梳着发髻的女人,写“妻”字的时候要注意上面的竖与女字的撇点要碰在一起,看老师写一遍,注意笔顺。

59、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60、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经常买熟板栗给我吃。有一次,一位阿姨送了我几粒还没有炒的板栗,我把它们带到了外婆家。外公是个种花、种树的高手,听说我带了板栗种子,便和我一起把种子种在院子里,种下板栗后,我曾连续多天观察我种的板栗,但种子一直没有动静,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我渐渐把这件事给遗忘了。后来板栗发芽了,外公发现了,他判断这是一棵好苗子,就决定把它养成树。一年一年过去了,我开始上小学了,很少去外婆家了,也不知道那个被我埋在土里的`板栗已经长成一棵小树苗了。一年一年过去了,四年级开学了,我和妈妈一起去外婆家,发现院子里有一棵树,上面长满了带刺的果子,就问外婆这是什么树?外婆说:“是板栗树啊!”我听到板栗两个字,突然想起是我小时候亲手种下的,我兴奋地蹦起来。外公听了说:“哦,呵呵,原来是你种的呀!来,你去摘下来,我炒了给你吃。”我听了爬上树,准备摘几个下来,但果子上的刺威胁到了我,我马上把手收了回来。这时,我看见外婆正在晾衣服,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好办法,我跳下树,跑到厨房找了一根比较粗的木棍,又爬上树,把板栗一个个用力打下来。突然,有一个蹦到我手上,那尖尖的刺,刺得我直叫。终于把树上成熟的板栗全打了下来,可是我看着这个刺手的小球,不知道怎么处理,只好小心翼翼的用剪刀把它剥开,里面就是板栗了。晚上,我把处理好的全部拾起来,慢慢的一大盆。

61、相机理解“相当到家”,这位同学,你昨天几点到家呢?有一样吗?这个到家指的是(做得很好了)你怎么知道的?点评:这位同学相当有才,懂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62、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学射箭。”

63、我在这本书中明白了许多各种各样道理,让我最深有感触的就是这篇,所以你自己明白的道理就不能再犯。《寓言故事》读后感8“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源泉。”书伴随着我成长,是我每一天必补的营养品。书的格言像一首歌,时时在我的耳畔回响,在我的心海荡漾。

64、还有一次数学考试时,我一边写试卷,一边玩笔,想:下次带多少卡片啊!结果想着想着时间没了大半,我狂写作业,终于写成了,但成绩只有75分。我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后悔极了,不应该三心二意的。

65、读完狼与鹤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相信坏人,坏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不要为了一点利益就相信坏人。做人要做好事,不能做坏事。因为做好事就有好报。《寓言故事》读后感5今天,我读《寓言故事》,我对其中的一篇二子学棋非常感兴趣,我来和你说一说吧。

66、关于诚信的名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67、作者;五个生字和两个成语;五个问题;读、说、写、行、乐。

68、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69、出自: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70、改过自新(gǎiguòzìxīn):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71、(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射击技术高明

72、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后,纪昌是怎么做的?飞卫又是怎么做的?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73、在徐老师的这节《纪昌学射》中,她营造的学场就很轻松。她课堂中的创设情境是为了让课堂从学语习文中联系到学生生活的境遇,联系到学生生命的情境,这是人文,也是语文为什么被称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的原因所在。联系我上的《文言文三则》一课,其实我也在尝试——这节课我好像在和学生们一起玩。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喜欢你正襟危坐、条分缕析、按部就班地上课了,他们的学习起点比我们认为的高,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比我们认为的多,他们所掌握的学习工具也远比我们老师要多得多,所以,教师通过自己的全情投入让课堂从严肃的教场变成轻松的学场,很有必要。

74、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兔子跑累了,在一棵大树下休息,突然一阵风声把它惊醒了,原来是一只狮子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它,聪明的它继续假睡。狮子来了发现兔子在睡觉,便想吃掉它,可是狮子又看见鹿,以为兔子在睡觉,于是跑过去追鹿了。兔子听到狮子跑远了,马上就逃走了。狮子追了一会儿鹿没追着,便跑回去看兔子,却发现兔子早逃跑了,狮子后悔万千。

75、纪昌喜爱射箭,梦想成为一名弓箭手。他每天早出晚归,既要练习瞄准,又要练习放箭,非常辛苦,却始终练不好。

76、纪昌用牛尾巴毛拴住一只虱子,吊在窗口上,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瞪着它。十多天之间,虱子在眼中渐渐显得大了起来。三年以后,竟显得有车轮那么大。再看看其他东西,都如山丘一样。他便用燕国牛角加固的弓,楚国蓬杆制成的箭,朝虱子射去,利箭穿透虱心,而牛尾毛却没断绝。

77、飞卫收了一个叫纪昌的人作徒弟。飞卫对纪昌说:“你先要学会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去后就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边,用眼睛由下至上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就这样坚持了两年以后,就算锥子尖倒过来碰到纪昌的眼眶,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于是纪昌又去找飞卫。飞卫说:“这样还不够,你还要学会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技巧。要练得能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东西,能把细微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回去后,用牦牛尾巴的毛把虱子挂在窗户上,自己每天都注视着这只虱子,在十天里,纪昌看见虱子渐渐变大了。这样过了三年以后,在纪昌眼里虱子已经变得像车轮那么大了。再看其他的东西,就好像山丘一样大。于是,纪昌就用箭向那只虱子射去,箭穿过了虱子的中心,悬挂虱子的尾毛也没有断。纪昌赶快去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跳了起来,拍着胸口说:“你已经把射箭的功夫学会了!”

78、同学们,我们也要练好基本功,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