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9句墨家经典名句


墨家经典名句

1、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2、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____以上《尚贤中》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3、(译文)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4、释义:井水越是甘甜,就越容易枯竭;树木越是高大,就越容易被砍伐。

5、不要悲观地认为自己很不幸,其实比你更不幸的人还很多;不要乐观地认为自己很伟大,其实你只是沧海之一粟。

6、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根本不牢的,枝节必危。光勇敢而不注重品行修养的,后必懒惰。

7、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墨子·05章 七患》(墨家经典名句)。

8、这就是说,爱人的人必定被人爱,而憎恶人的人必定被人憎恶。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9、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10、雪发飘摇,蓝裙飘展,白绫漫卷,水玉叮琮。箫筑合,走江湖,神仙美眷,比翼双飞。

11、兵不厌诈,也是这个道理。一定要透过事物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2、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13、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14、兼爱。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15、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16、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诸侯者,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

17、不是我选择了此生,而是此生选择了我。——贝娜齐尔·布托

18、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墨子·02章 修身》

19、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

20、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21、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22、咬剑割唇言不语,春城寒光照离人。月影映剑风吹絮,目断灯火血痕凝。

23、____以上《法仪》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

24、《尚贤上》(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尚同。

25、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墨子·04章 法仪》

26、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27、光依焕然只多情.烟雨不揭江南幕,尘香处处无春住。辗转无香三月处,潇潇浸衣沾湿路。

28、"你可以囚禁一个人,但你囚禁不了思想;你可以流放一个人,但你流放不了思想;你也可以杀死一个人,但你杀死不了思想。——贝娜齐尔·布托"

29、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30、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31、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墨子·04章 法仪》

32、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33、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一个是倾听,一个是微笑。——乔·吉拉德

34、《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学);其中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学、几何光学和静力学。墨子的名言谁知道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别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非乐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非命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统治思想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但墨子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墨家学派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逻辑思想体系。一种观点认为,墨子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但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命”与“天志”体现了墨子“天人之辩”强烈的思维张力,在墨子宗教哲学里,天志兼爱而不不制天命,天道酬勤,天喜欢自强不息的人。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发扬兼爱,实行义政,否则,就是非法的,这就是墨子广为人知的主张“非攻,兼爱”。

35、让小神兽秒变小书生的古文课,魔力指数等你来测!

36、久远四维无可,无不可。见诸行行坐,不可说刼前刼后,不论惧惊,且有诸多温存,是汝真实。

37、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8、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9、释义:本来是贫穷的人家,却非要学人家富人的样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这样的话,用不了多久,这个家就完了。

40、《大取》(译文)爱世间多数人和爱世间少数人相同。兼相爱就是这样。

41、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

42、李青山怔了一下。也笑道:“不错,能够为你们开路。是我的荣幸!”唯有以双手开辟道路的人,才值得别人在身后追随。这条九天之路,自然要用去亲手开辟。于是第三次迈向人间道……----《大圣传》

43、《明鬼上》(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44、以何种震动大千至能,普获众声。一切世间为你之人,皆是最胜,皆令我所感叹。

45、有得必有失。很多人因为某些爱好和追求,从执着变成了执拗。盈亏却是此消彼长,看似得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失去。

46、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47、墨子一生坚持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了“不以言度人”。

48、自天外而来,自动摇尔等之心,舍于因缘受理之患。我且为你动扰,在极忧郁之时,自身便显五种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