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9句现在德国人恨希特勒吗


现在德国人恨希特勒吗

1、但是现在的法国人并不是通通都把拿破仑当作英雄看,大家都认可他的军事才能,但对他的历史地位有争议。有一个法国人和我讲过,有一年法国做民意调查,接近半数的人不喜欢拿破仑。(现在德国人恨希特勒吗)。

2、  1945年4月1日,驻魏玛美军组织当地1000多名居民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许多德国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们没有想到,就在自己家门口,曾发生过那么惨绝人寰的悲剧。

3、  正是由于德国坚定地承担了历史责任,才在欧洲获得今天的地位,而不是像日本在亚洲那样处境尴尬。今天,在中日因历史问题龃龉不断之时,德法之间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推动欧盟宪法在法国公投中获得通过,希拉克总统还请求施罗德总理伸出援助之手,这表明了法国政府对德国的信任。即使在10年前,这都是无法想象的。在庆祝二战结束50周年的庆典上,德国官员受到了冷落。而今天,德国总理施罗德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一样,出现在莫斯科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的庆典上,这也充分说明欧洲融合的趋势不可逆转。

4、这样一来,苏联元首斯大林认为英法根本没有诚意合作来打击德国,而是想“祸水东引”,牺牲波兰来让希特勒进攻德国。再加上同时德国的大力外交攻势,最终苏联在8月与纳粹德国达成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家不但约定10年不开战,还悍然在东欧划分势力范围,约定立陶宛归德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归苏联,波兰则一分为各取所需。

5、所以,每当希特勒演讲完,几乎所有人会同意他讲的每一个字。他到处游说演说,以致于他本人和纳粹d都非常出名。其实说白了,他非常懂得听众的心理,很会洗脑。希特勒的演讲能力让他成功走上了权力之路。

6、此时,希特勒声称,一切都是犹太人的错。希特勒成了备受尊敬的民族主义势力的宠儿。

7、(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领土损失,其中除淡蓝色区域外基本都是二战后损失的)战后的损失与两德的重新崛起而德国人最不为人知的损失其实是发生在战后。在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别占领,而因为当时各国的指导方针都是一劳永逸地让德国再也没有在未来重新发动战争的能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都曾经有意地对德国进行惩罚。比如在战后,各个占领国都曾经在其占领区实施过粮食配额制度,而且把粮食配额定的非常低,很多时候只有1000大卡每天,甚至英国占领区曾经在1947年把每日粮食配额降低到700大卡,而正常人每天最低的摄入量也应该维持在1500大卡之上才能保证最低程度的生活需求。所以在战后几年,德国曾经发生过大范围的饥荒。再加上战后德国各种基础设施的破坏与医疗体系的崩溃,因为饮水不洁等原因还曾导致过大量瘟疫的流行,而这也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因此在战后几年,据估计德国也曾出现过几十万到300万人口非正常死亡。

8、那么对于希特勒这个人的评价,在战后50年内,是全盘否定的态度,希特勒的所有历史都被定义为黑历史,纳粹d被定义为犯罪组织,所有跟纳粹有关系的人也被定义犯罪分子,总之关于纳粹德国的一切,都是黑的,就算纳粹有部分贡献,也是不能谈的,都被定义为“为了侵略发动战争做准备”。同理,凡是在1945-1990年期间为希特勒个人翻案的,基本上也是没有什么好下场,一旦被定义为纳粹的支持者,在德国社会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9、  柏林市教育部门设有一个监督委员会,负责在《柏林州学校法》基础上制订柏林地区中小学历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大纲,为9年级学生历史课编撰的《民族国家和世界大战》一书中,把纳粹这段历史作为内容重点。学校为11年级至13年学生开设历史和世界政治学这两门课程,学生必须选修其中一门。有关当代史,教学大纲专门强调“纳粹独裁──问题和分歧”这一主题是必修内容,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德国是如何由魏玛共和国走向纳粹独裁的,探讨和评价纳粹是如何走上灭绝欧洲犹太人之路的,反思在人类文明发展到20世纪的时候德国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野蛮的状态。而世界政治学第一学期的专题则是“德国的民主和独裁”。

10、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真正处于那个时代,很难理解他的做法,而且那个时代的人很少活到如今这个时代,所以很少有人恨希特勒,这一点从拍摄的众多电影中可以看出来。

11、  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了《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在法律上限制了纳粹的死灰复燃。

12、然而,对于大多数德国人而言,他们对于希特勒既没有多少好感,更无所谓痛恨,他们对于希特勒最大的观点,却是无视。

13、  报道说,当天约3300名德国极右翼组织成员聚集在柏林东部亚历山大广场,挥舞着纳粹德国使用过的红色、白色和黑色旗帜,抗议其他国家“逼迫德国陷入狂热悔过”。

14、如果不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德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完成两德合并,如今的德国依然是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局面。如此惨烈的结果,相信肯定有德国人会痛恨希特勒挑起战争的行径。

15、(1947年3月31日,德国人因为严重饥荒进行抗议的现场,当年冬天被称为“饥饿寒冬”)

16、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如阿登纳、奥多尔、赫尔佐克、勃兰特、约翰内斯、科尔、谢尔等人,都在不同的时机和场合,代表德国政府和人民,对二战中德国对全世界所犯下的罪行,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

17、压抑已久的德国人,仿佛找到了光亮,希特勒就是拯救他们的救世主。从此德国成为了希特勒的天下,不到10年的发展,希特勒再次让德国重回列强之位,直到现在一些德国人认为希特勒这样做是为了当时的德国。

18、这时候,又是英国人帮了希特勒的大忙。原来张伯伦对共产d国家苏联抱有深深的敌视,同时也觉得苏联军队没什么实力。苏联提出,由英法苏三国加上波兰罗马尼亚等建立军事联盟,共同遏制德国的扩张,张伯伦却爱理不理。

19、这位见证两德统一和欧元诞生的德国总理,被称为战后德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曾在以色列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代表德国向二战受害者道歉。

20、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奥地利裔德国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dd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21、(希特勒给德国带来的灾难要远远超过给别的国家带来的损失)

22、换句话说,美国人之所以允许德国重建军队,主要是因为美国人钱不够花了,总不能把德国包养到底,因此就让德国人自己出钱承担维护社会秩序,美军继续否则防卫任务。但是1955年后的德国军人,失去了荣誉感,不能谈对于军队和国家的热爱,在德国人心中也没有太高的地位,同时在国际上也被另眼看待,都不把联邦国防军当成正规的军事组织。

23、  德国一家报刊最近有一篇分析说:战后,德国和日本的情况在很多方面都十分相似:二者都是战败国,都被战争打得一败涂地,后来都被异国占领,又都在一片瓦砾中重建了自己的国家,并创造出经济奇迹。但是有一点,德国与日本有明显区别:德国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而在日本,美国出于其在亚洲利益的需要,保留了日本最高的国家代表——天皇,也容忍了不少有历史污点的日本政客重登政治舞台。美国当年的实用主义态度是造成今天日本在对待“历史问题”上麻烦甚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24、“他把自己的演讲搞得既生动活泼又具有鼓动力,气氛也因实事求是而亲切,常有免费的啤酒、香肠之类供与会者享用;有时,若d的经费许可,还有手风琴演奏和民歌助兴。然后,心理上的火候一到,希特勒本人便在奏乐声中和舞动的卐字旗群中出场。通常,他开讲时总是心平气和。然后,如同一个演员一样,他善于觉察听众的感情,按听众的需要调整演讲方法与内容,使会议达到高潮,使听众情绪失控。”——约翰·托兰《希特勒传》

25、  德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的有关纳粹时期历史的内容。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的《反纳粹与反刑事罪法》规定,不准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严格禁止使用纳粹标志的行为,即使是否认德国在战时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言论与行为也将受到严惩。

26、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职时间最长的德国总理,科尔在其执政期内促成了东、西德国的统推动了欧元一体化的进程。因此,科尔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后期最具影响力的欧洲领导人之一。

27、第一位是德国的总理维利·勃兰特,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跪下,并诚恳的祷告:“愿上帝宽恕我们的罪过,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息!”勃兰特的这一跪,被媒体称为“最诚恳,最彻底的救赎”,他本也因此赢得犹太人的尊重,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28、  1945年至1946年,“纽伦堡国际战犯法庭”对纳粹战犯进行了审判,德国举国关注。

29、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德国战士暂且不论,活下来的人经过了许多年才从这场战争遗留下来的阴影之中走出来。他们对于希特勒的恨意在于他给活下来的人带来的灾难——家破人亡,身心受损,丧失了对国家的认同和骄傲。

30、希特勒的纳粹思想说白了就是大日耳曼主义,在他期间实行日耳曼民族优先政策。他的思想发迹于一战战后,那时候德国惨遭肢解,国土锐减1/又受到了英法等国的压迫,还要连续10年给战胜国赔钱。

31、这段话基本概括了希特勒能影响千万德国人的原因。战后的德国,很多人都盼着出现一位英雄,能够带领着他们走向光明,而希特勒这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出现了。

32、而且德国人的损失还不止于此,在战后德国还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领土被割让给了波兰、苏联、法国和丹麦等国,而且原来在这些领土上生活的德意志人基本上全部被迁回了德国战后所剩余的领土,而随着战后欧洲政治局势的发展,现在这些土地上没有德国人生活也就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德国已经不存在再收回这些领土的可能了,因此这个损失对于德国来说是永久性的,未来无法弥补。

33、塞巴斯蒂安·哈夫纳在著作《解读希特勒》里说,“希特勒在20年代只拥有其作为大众导演的煽动性,其催眠般的雄辩与迷惑艺术时,被他说服为追随者的德国人不到5%;在1928年的大选时只有5%;其余的40%是1929年至1930年的经济危机,以及其他所有政府与政d无助的失职造成的。但最后的决定性的50%则是他在1933年以后通过成就赢得的。”

34、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外界可以嘲笑他甚至贬低他,但是德国人却不能,因为没有希特勒就没有后来的德国。刚刚也提到了,一战后因为《凡赛尔条约》的缘故,德国局势动乱,经济崩溃、货币贬值,人民失业率高达百分之根据资料显示,德国当时购买一个面包都要十几万马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德国的形势有多严峻了。

35、  “第三帝国将是一个充满艺术和文明的乐园,并将绵延千年”。这是《帝国的毁灭》中希特勒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这个神经质的德国人说话时总是喜欢用夸张的手势配合富有感染力的表情。

36、尽管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犯下滔天罪行,但在战后犹太人只要求处死那些屠杀过犹太人的纳粹战犯,除此之外。对德国并没有恨意,犹太人为什么能原谅德国人呢?

37、  当年勃兰特的一跪,对德国的反省,进而走出耻辱走进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以致有人说:“德国总理跪下去,德国人民站起来。”

38、希特勒也确实的改变了德国内部的现状,让民众生活过得更好,所以在希特勒当政期间是非常受到欢迎的。

39、德国战败之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国家被分割成两半,大量领土被割让。被割让地区的原住民全部被没收财产,一边被辱骂着一边被前送到了新德国国境之内,背井离乡还失去了财产的他们几乎不知如何生存下去。

40、希特勒根本就不是德国人,而是奥地利人。且不说希特勒执政时期,德国是不是个“共同富裕”的社会,即便是,德国人不会怀念一个当年“外来的”统治者。

41、而当时德国国家的财富主要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家还有犹太人的手里,如此的一个现状,造就了德国内部的矛盾极其尖锐。

42、(被美英空军轰炸过后的德国东部名城德累斯顿)

43、二战让德国的绝大部分的壮年男子成为了牺牲品或者俘虏,在柏林的街头,能看到的男子几乎都是老人或者残疾人。当年苏联被德国俘虏的苏军士兵有262万人,而死在德国战俘营之中的就有178万人。苏军对德国士兵以牙还牙,在带走250万俘虏之后对他们极尽虐待,强迫他们在西伯利亚做苦工,最后死在苏联俘虏营之中的德国士兵有138万人。等到剩下的战俘回来,也是在斯大林去世之后了,这些男子大多数已经身有伤残,失去了劳动能力。

44、很可惜,这次他再次落选。后面希特勒再次申请艺术学院,同样的,这一次,他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得到。

45、这会儿,早已保证支持波兰的英法在干什么呢?他们先是对德国“严正警告”,限德国48小时内停止侵略,撤出波兰。要希特勒停止咬人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对德国宣战了。希特勒的侵略终于引发了一场世界战争。

46、学过历史,大略知道纳粹德国的行径,但有两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希特勒跟犹太人是有多大仇恨,非要全灭了他们?希特勒发起二战,实行种族灭绝,纳粹德国人为什么还对希特勒那么服从?

47、其实真正的原因不在于犹太人的心态,而在于德国人的表现,具体来说,二战结束之后,德国人做了三件事情,一件比一件更加让犹太人感受到,德国人是真心实意道歉的,比如曾经德国有两位总统,放下身段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道歉。

48、如果说此时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恨还不是很确定,还有些摇摆不定。那么,接下来犹太人领导的叛乱,1919年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德国割地赔款等),各种宣传种族主义的报道,让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变得活跃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