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9句关于读书的好题目
关于读书的好题目
1、口语表达能力,是很多妈妈在孩子语文学习时最容易忽略的项目。虽然考试不考口语表达,但这项能力却是写作能力的“先行官”,而且是从孩子很小就可以开始练习的。
2、A没有提“几乎”,D把文中的“实用价值”改成了“实际价值”。周国平说:“设小小的陷阱,玩小小的计谋,多么无聊,这是在测试语文水平吗?”而这样的文字陷阱,凡是从试卷中考过来的我们,都不算太陌生。
3、直到有一年,母亲给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那时的我仅有五岁,而且认识的字也不多。不过母亲很明显知道这一点,她专门挑了一本有拼音的,但是我也没有看很多,看了一点儿,便把书丢下。过了五六个月,有一天我写作业写得累了,很想休息,就在书架上又发现了这本《三国演义》,因为太无聊了,便拿起这本书看了起来,里面有很多我不认识的字,我也就一知半解地接着往后看,以此打发时光。那些我不认识的字,我没有去问母亲,因为当时我是偷偷看的,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我很开心,象在执行一场特殊的任务。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读书让我快乐起来!我花了一下午,自己趴在地上,在乱乱的书堆里埋头看书。当母亲来找我时,我已经快要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了。(关于读书的好题目)。
4、(4分,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错项给0分)
5、有了第一本就有第二本、有了第二本就有了第三本……自从看完了第一本《哈利。波特》,我便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它的阅览权,就比如有一回我写信给在岳阳的小伯伯,让她把她家里所有的关于《哈利。波特》的书籍都寄来,还有一次我去姨妈家,吃完午饭,便去书柜里找书看,竟然也找到了《哈利。波特》!我又惊又喜,立刻投入到了阅读的状态之中……
6、渐渐地,我告别了娃娃书,踏入了文学殿堂,书变得更厚了、更大了、更深奥了,变成一页页没有画的书页了。有一次,我在读一本作文书,其中有一篇作文叫《读〈火烧圆明园〉有感》,这篇作文写了中国人受尽了八国联军的屈辱,看得我泪流满面,为那失去的稀世之宝而深感痛惜。我看得爱不释手。读书真好,一方面开拓了我的视野,另一方面使我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书推动着我前进,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确实如此,粮食哺育的是人的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人的灵魂。我觉得,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人。
7、哥虽然挺乐观的,但人到中年,不免对生活唉声叹气。
8、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重中之重。
9、. 孩子该背唐诗,还是该背宋词?点击这篇文章看答案
10、那么,每个年龄段,应该侧重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下边这幅图也是小五妈亲手做的——
11、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
12、(点评:引用庄子的“无用”、“有用”之说,由此上溯历史、文化,做拓展深化。)
13、妈妈走到我的面前说:“你是不是很爱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对啊!”我开心地说。妈妈说:“你知道,为什么喜羊羊聪明,灰太狼很笨吗?”我说:“不知道!”妈妈又说:“那是因为喜洋洋爱看书,灰太狼只会抓羊,所以喜洋洋很聪明,你想和喜洋洋一样聪明的话,就要多读书。”我听妈妈这么说,就马上拿起书,开始看。然后,妈妈就心满意足地出去了。
14、爸妈跟孩子聊天儿,一方面是聊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则是讲故事。
15、我知道大家想急着往后翻,看看自己家神兽对应的年龄段,有什么语文“驯化”大法。
16、教育要领:狠抓基础,培养习惯;贴近真实,告别童话
17、鼓励孩子对原故事进行续写、改编,或讲述自己与之相关的故事;
18、家长对书中的故事进行总结性描述,给孩子做好示范;
19、(点评:指明标题中“金字塔式人才”出处与涵义。)
20、《妒忌是前进路上的拦路虎——读〈三国演义〉有感》
21、烧炭人在一所房子里经营,看见有一个漂布人搬迁到他的旁边来住时,满怀高兴地走上去劝他与自己同住,并解释说这样彼此更亲密,更方便,还更省钱。漂布人却回答说:“也许你说的是真话,但完全不可能办到,因为凡我所漂白的,都将被你弄黑。”
22、爸妈多多陪伴孩子,带孩子大量运动、尽情玩儿。丰富多彩的世界、爸爸妈妈的笑脸,就是他们最好的教具。
23、慢时光里,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他人的故事。
24、牛顿在思索宇宙奥秘的时候,经常从神学、哲学中获得启示,若有神助;杨叔子教授——理工科的院士,却陶然沉潜人文学科,这不是不务正业,而是从博览群书中获取朴素的智慧,洞彻大学之道。博览群书与精专阅读,是并行不悖的,它常常是换一种思维,打开另一个世界,进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就。
25、记得九岁时,我无意中从喜马拉雅APP上听到了《小虎神探队》,我便恳求妈妈买了一些一一翻阅,结果没过几天,我便把所有买来的新书都看了一遍,顿时觉得满脑子都是刚看到的情节……现在看来,这类书籍应该算是“杂书”了,看多了,虽有味,却抵不上几本中外名著,应“名杂”结合地去读。
26、从复述人物的对话开始,鼓励孩子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做叙述;
27、.衡中毕业N年后,今天终于鼓起勇气讲几件往事
28、比如拼音、笔顺、字形、近义词反义词、褒义词贬义词、组词造句、固定搭配、找病句、背课文、背文学常识……这些扎扎实实的训练,是一定要做好的。
29、(点评:辩论词正宗“老字号”,表明立场,明确阵营。)
30、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31、读书使我快乐、使我兴奋、使我永远都保持着一种激情,永远不会消耗掉落。读书也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与自信,相信我吧,读书真是个好方法,所以不爱读书的人赶紧去读书吧!
32、我爱读书。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她,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书,是人类的阶梯,是她,帮助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书,是快乐的源泉,是她,带给我幸福,带给我满足。读书,真好!
33、未来社会,交叉学科勃兴,学科、领域之间的鸿沟壁垒,开始兼容互通,君子不器的通才、全才,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无疑是更具优势,更能适应社会发展,更能有“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自信从容。
34、我的眼因书籍而纯明,我的心灵因书而澄清,我的品德因书而高尚。我不禁觉得“读书真好”!
35、而且,孩子积累课外知识,最主要也是通过阅读来实现。
36、但它又像是冰山一角,揭示出的问题具备相当的共性。现代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试卷中仅次于作文的主要题目。但其考察的要点,相当一部分并不关于所阅读的文章本身。比如上文所引用的关于“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的题目设置,以及关于“明喻”“暗喻”的知识点,都是将文章中的片段拆解出来,用于考察学生按照规定应掌握的知识点。这样的题目,对于长期接受课堂和作业训练的学生,难度也许并不高。但问题在于:这应该是“阅读”题的意义吗?
37、我们不能只让孩子接触真善美的童话世界,而是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和社会中来,看社会上的人间百态,那些助人为乐的英雄、那些贫苦不能上学的孩子、那些与病魔抗争的病人……都会让孩子的视野和心胸更加广阔。
38、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读书的力量。
39、但是,我建议大家还是先看一下,在大语文学习的漫长进阶之路上,需要攻克哪些项目。
40、这个年龄段,孩子学习的科目大大增加,进入了“知识大爆炸”阶段。
41、周国平的评注是:我承认我答不出,不知道“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两个术语。
42、第1题的答案是:(3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交往分寸的难于把握(要正确把握交往的分寸)。
43、以《我爱阅读》这套书中的阅读单为例,给大家分享了六种思路,便于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咱们最后再来总结一下:
44、而现在,我又爱阅读小说,每当看到一些小说,我就会爱不释手:有法布尔的《昆虫记》,沈石溪的《狼王梦》,还有阳光姐姐的《永远的超级四班》等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令我回味无穷。
45、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有志向、有雄心,若没有勤奋读书的实际行动,一切都只是空谈。按图索骥的故事众所周知,为什么伯乐的儿子会以蛙为马呢?原因只在于他不愿勤奋读书,浅尝辄止,又自以为是,胡乱地背了几句《相马经》,就以为学会了相马术,以致蛙马不分,贻笑天下。总之,环境的优劣,天赋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才都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成才与否只有内因才起决定性,即勤奋读书出人才。
46、(点评:从生涯规划角度,谈博览群书的重要性,更具现实针对性和感召力。对象明确,眼中有“人”。)
4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长在石头里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它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凭着坚持,不怕困难的精神顽强地活下去。我们中学生需要这种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激励我坚持学琴,无论指尖上深深的印记还是手上练出老茧我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很多人羡慕我拉了一手好琴,可是他们不知道我花了整整五年时间学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种精神正是我从书中得来的,每当我获得成功时我总是很快乐。
48、从那次以后,我喜欢上了读书,它就像我的好伙伴,在我无聊时陪伴我,它开启了我知识的大门,带我遨游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读书,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作文水平,而且让我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读书并不求快,最主要的是要用心去读,一本好书是永远都看不腻的,只有细细的品味,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