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5句形容龙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龙的成语有哪些
1、 régatesdebateauxenformededragon
2、 亦作“龙蟠虎踞”。①《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锺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②借指南京。③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④喻斑斓的纹理(形容龙的成语有哪些)。
3、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4、讬凤攀龙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5、(出处):唐·柳宗元《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6、元龙高卧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7、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8、烹龙炮凤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9、封建社会始汉高祖刘邦开始,龙成为了权威显赫的帝王象征,所谓龙者,君之象也,龙,人君之象也,两千多年来,龙与天子齐名,代天行道,天人合铸就了中华灿烂的文明史和璀璨的文化史。
10、土龙刍狗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11、痛饮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12、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13、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14、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15、直捣黄龙、虎踞龙盘、老态龙钟、酒虎诗龙、群龙无首
16、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17、痛饮黄龙〔tòngyǐnhuánglóng〕: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18、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19、画龙点睛(huàlóngdiǎnjīng):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原为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借以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亦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20、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来,奔而不朝,盖以叔不拜侄也。”
21、龙驭上宾: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22、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23、白龙鱼服:鱼服:穿起鱼的外衣。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24、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25、飞龙乘云指龙乘着云彩上天。比喻英雄乘时机而得势。
26、龙蟠虎踞: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27、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28、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29、龙章凤姿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30、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31、鼎成龙去《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32、龙吟虎啸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33、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34、1龙化虎变:《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能够为罔,游者能够为纶,飞者能够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35、2事火咒龙: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36、凤毛龙甲: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37、鳌愤龙愁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38、例句:这群小伙子在赛场上生龙活虎,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39、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40、1岁在龙蛇:《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
41、龙游曲沼: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42、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43、在中国有一种神秘,叫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中国有一种误会,叫大水冲了龙王庙。
44、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45、这时候大家才特别信服,觉得和尚画得太好了。
46、屠龙之伎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47、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48、笔底龙蛇〖解释〗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9、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50、龙驭上宾: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51、我国自古农业是立国之本,历代帝王表示对国本的重视,每年二月二都要亲自扶犁耕田,用行动为天下万民作表率,叫做行籍田礼,当时曾留下过一些顺口溜,如: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二月二就是皇帝大臣为百姓耕种做的启动仪式。因为节气的原因,需要行云布雨,以助春耕,二月二一大早,民间流行在地上撒上柴草灰,画成长龙形,再画上一个圈,然后在圈中撒些五谷,燃烛焚香,为了引龙入仓,祈求龙能即时行雨,确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52、矫若游龙: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53、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54、1龙游曲沼: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