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3句相提并论的意思


相提并论的意思

1、●这是通灵者发现的真实:梦幻性、神秘性和晦涩性。

2、“论”的基本含义为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如论断、论点;引申含义为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如理论、舆论。

3、我被部门的小领导安排了最基本的工作,把表格左边的数据挪到右边的空位;前台比我大十岁,总喊我小伙子,还总给我带点零食,这也算是一见钟情,只不过是母爱多一点。(相提并论的意思)。

4、(解释)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5、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相提并论的意思)。

6、这两篇文章春华秋实,各有所长,不能相提并论。

7、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译文:把两个人放在一起谈论,这自然是明白显示主上的过错。

8、(出自):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9、窦婴很有本事,善于用兵,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功勋卓著,因此被封为大将军、魏其侯。

10、《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11、尼采所说的“生成”和老子所说的“道”很相似。因为在一个动态的世界里,一切皆生成,用“生成”这个包含极大变数的词来涵盖一切,可以追溯到天地产生以前,因此它也意味着是世界的本原。后来,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3-1885)开始,他用“强力意志(WillezurMacht)”一词来表达他对世界本原的看法。周国平认为,强力意志在尼采那里“获得了本体的意义,尼采用它来说明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把万物生生不息的永恒生成归结为强力意志。”(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第75页)米歇尔·哈尔认为,强力意志这一术语一方面“适用于每一种可能的力量:它不完全指以心理现象为基础的那些力——即肉体的冲动——更确切地说是指一切世界现象。另一方面,这词更精确地适用于这些力的内在动力,适用于使这些力有资格成为力的倾向性。”([法]米歇尔·哈尔:“尼采与形而上语言”,载戴维·艾利森编:《新尼采》,英文版,纽约代尔出版公司,19第10页)关于WillezurMacht这个术语,国内有各种不同的译法,最常见的有“权力意志”和“强力意志”,从尼采著作中这个词所包含的意思来看,两者都可接受。但“权力意志”这个词在中文里会造成过于政治化的理解倾向,笔者认为还是译作“强力意志”好。然而,翻译造成的理解偏差还不止于此。Wille和中文的“意志”是否就完全对应了呢?现代汉语中的“意志”一词是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见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该词条)。无论叔本华还是尼采,都认为意志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有生命的世界,也存在于无生命的世界里,所以就不完全是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意志,而应该像米歇尔·哈尔那样作出全面的理解。尤其是若把无机世界的强力意志理解为一种心理状态,那就是很大的误解了。所以还是将翻译过来的这个“意志”理解为“倾向”“趋势”更为妥当。在生成中,一切现象和个体来了又去,唯独力永在。生成是动,是变,没有动和变,就没有力,所以生成和力同在。但是在没有第一推动力的情况下,必须有对力的诉求倾向,才会有力,有生成。这就是哈尔所说的使力“有资格成为力的倾向性。”倾向性应该是内在于力并诉诸于力的,使力有自为的趋势和增强的可能性,但又在各种强力意志的作用下增强或减弱。这样就和老子的“道法自然”有很相似的地方了。而力的倾向性或意志和力本身就好像阴和阳,它们在万物中使“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2、用成熟这个词语恐怕不行,毕竟一帮生瓜蛋子加入个学生会,就好像加入了什么可以拯救世界的神秘组织一样、一口一个学长叫着、个个儿说起话来三句离不开市场经济,创业、成功、发财等一幕幕未来的憧憬好像过电影一样。用二次元的话来说就是“中二”。这也就不难解释前些天“最年轻CEO”的豪言壮语了。

13、陈振濂在理论研究方面承袭乃师沙孟海先生衣钵,但其实际建树,显然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凭借自己的刻苦与不懈努力在大大丰富了中国书法理论积累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在当代书坛的显著地位,他的影响,在同辈乃至前辈书家之中也难有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14、“你要是把一些尚未结束的工作或者一些新的推断或猜想,去请教泡利,你一定会获得重要的经验和感受。因为他的洞察力和知识分子的清高,绝不会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泡利的评论是绝不会照顾伙伴们的脸面的。”

15、陆逊少年丧父,寄身于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家。后陆康不从袁术,被袁术攻打,当时带兵打庐江郡的正是还寄人篱下的孙策。陆康被逼致死,其子也是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的陆绩作为从叔却还没有侄子陆逊年长,因而陆逊年纪轻轻就挑起了吴郡陆家的重担。

16、○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契诃夫

17、尼采认为,人性摆脱不了的缺点,即人的能力尤其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人总是带着感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看出去总是片面的,有偏见的,而且总是自认为自己亲眼所见,不可能是不真实的,于是就引发了关于真实性、关于诚信、关于道德等的无休止的争论,甚至战争也由此而发生。这是因为真实性问题、诚信问题、道德问题等都有一个视角的问题,也跟人的感情容易造成偏见的倾向有关。所以尼采提倡“视角主义”“超善恶”“超人”等来尽量暂时克服人自身的缺点。尼采说过:“总的来说,‘认知’一词有意义,世界就可认知:不过它可以做其他解释,它没有任何一种意义支撑,却拥有无数意义。——‘视角主义’。”(《弗里德里希·尼采三卷本著作》,慕尼黑:卡尔·汉萨出版社,19德文版第3卷,第903页)“视角主义”是鼓励对同一事物多视角地去看待,允许有多重解释、多重意义。而“用来说明一种有着最高类型之良好教养的‘超人’一词,和‘现代’人、和‘好’人、和基督徒及其他虚无主义者相对立——一个在道德否定者查拉图斯特拉口中变成了非常深思熟虑之词的名词——却几乎到处都被十分无害地按一种价值的意义来理解,而这种价值的对立面出现在查拉图斯特拉的形象中:要作为半‘圣人’、半‘天才’的一种更高之人的‘理想主义’类型来说话……”(同上,19德文版第3卷,第1100-1101页)这种半“圣人”、半“天才”和老子所说的“圣人不仁”中的“圣人”应该是很相似的。但是,超人只是一种目标,即使在某一事件中当了一回超人,我们还是摆脱不了人性的束缚,总是会回到这种束缚中来。所以超人是人不断的目标。

18、三是表示加强否定语气。例如:“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並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后汉书·皇后纪序》)再如:“是一年前,也是赌输了:身边並无一文,夜间便去掏摸些东西。”(《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又如:“凡数月,並不与言商贾。”(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

19、王夫人梦太阳入怀而怀孕,生下刘彻。景帝想起此事,萌动了另立太子的念头。王夫人暗中窥伺到景帝对栗姬有些厌烦,故意煽动景帝的情绪爆发。她授意宫中负责礼仪的官员奏请立栗姬为皇后。景帝闻听大怒,说:“你有什么资格妄谈这什事!”景帝余怒不息,下令处死这个官员。

20、(2015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恒达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中华读书报》协办的“人文咖啡馆·经典领读计划”首期活动上,做了题为“尼采与老子的超时空对话”的讲座,本文系作者在讲座基础上撰写而成,这里有删节,全文见《中华读书报》1月20日13版)

21、成语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译文:万人随声应和,不同的事物说成是相同的。

22、○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诗不是去断言某事某物的真假,而是要使某事某物让我们感到更真实。——T.S.艾略特

23、○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卡夫卡

24、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译文:把两个人放在一起谈论,这自然是明白显示主上的过错。

25、●遗憾的是,谷川是位诗人作家,靠语言养家活口。

26、混为一谈 ( hùn wéi yī tán )

27、(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8、○批评不是画地为界或制定禁律。它是提供起点。它可以使迟钝的读者警觉。——庞德

29、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同日而语:指相提并论。

30、●暗物质的发现已验证了这一质疑多么伟大,也即有时问题比答案更有价值。

31、Iexistbecauseyouneedme.

32、释义:意思是指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

33、青年泡利(图源:thefamouspeople.com)

34、这两篇文章春华秋实,各有所长,不能相提并论。

35、在这幻想之中,他把这两个女人相提并论,他们同样寡廉鲜耻,同样受淫欲的驱使,想着想着,他不禁打了一个踉跄,差点被行车道上驶来的一辆出租马车撞倒。

36、●此话有个前提:济慈说“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因为,恶丑也是真的一部分。

37、曾经阅遍人间生离死别几近麻木,只能永远无奈地在荒原上接引一个个灵魂保护他们前往彼端的摆渡人——崔斯坦终于被迪伦的纯净无暇和全然的信任与勇敢唤醒了麻木的人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心灵深处对生命的认知,对美好的向往,对生活的热情。

38、○艺术在死亡,因为艺术消融于哲学之中。当艺术嫁给哲学,艺术就走到尽头。当诗歌靠近哲学边缘就靠近了危险。——黑格尔

39、三是用作连词,表示连、连同的意思。例如:“也先(陈也先)并数百步兵,力怯而逃。”(《英烈传》第七回)再如:“凡朝廷遣使来,必以酒食困之,或辞以不饮,因并食不给,使饿而去。”(金·刘祁《归潜志》卷六)后一例的“并”表示强调某一词或词组,含有“甚而至于”或者“连……都……”的意思。

40、●批评家一般愿意接受评论家的称谓,这样你没有“批”,也不太尴尬。

41、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42、●从模仿世界的真实,到寻求世界的真实,象征主义改变的是真实的方式么。

43、(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44、其引申为聚合、聚集的意思。例如:“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孙子·九地》)再如:“殃销祸散百福并,从此直至耇与鲐。”(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又如:“家中又无积蓄,捱到十年之外,衣单食缺,万难存济,只得并迭几件破家火,变卖盘缠。”(《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

45、○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歌德

46、在关羽统领荆州军的时候,诸葛亮和陆逊先后给这位威名远播的汉寿亭侯写过赞美信,只不过他们各自写信的目的可截然不同。先看诸葛亮的:“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说的是诸葛亮为了安抚荆州,推崇关羽,说马超的才能可以和张飞并驾齐驱,但还是不如您美髯公啊!然后关二爷自然就飘了,当然他也确实率领荆州军北伐曹魏,水淹七军,打出了辉煌的战绩。

47、近义词:一视同仁、同日而语、混为一谈、等量齐观、同年而校、一概而论。

48、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山涛,泾渭不分,无法相提并论。

49、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50、○我就靠酒和诗过日子,随便哪个混蛋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我骗了。——塞弗尔特

51、996工作制一方面通过压榨劳动力使中国企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并在国际竞争中让外企难受。但另一方面,一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被透支之后,过早失去劳动价值,甚至送进ICU。但这种代价企业却不去负担,只是把人裁掉了事。

52、又过了几个月,到了冬天的11月,景帝突然下诏,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窦婴没能保护好太子,觉得愧对满朝文武。从此,窦婴称病在家,过起了隐士生活。许多人都来劝说窦婴上朝,他都听不进去。

53、○诗人不是教育出来的,诗人……来自上帝。——布罗茨基

54、译文:把两个人放在一起谈论,这自然是明白显示主上的过错。

55、现在请各位把思绪的进度条拨回大学这个谜一样的时间点。谜,是因为我们没法用词语来描述大学的时光。

56、从上图可以看出,甲骨文的“並”字是由两个正面人形“大”构成(上图第一个字形),或者是由两个“立”构成(上图第二个字形,两个“大”各自站在一横上,横线代表地面),或者是由两个正面人形“大”站在同一个横线上构成(上图第三个字形)。其构字理据是会两个人并列之意,即并排、并列、并肩站在一起。

57、此时,一个男孩(摆渡人崔斯坦)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来到另一个地方——荒原。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而是特意在此等候。

58、○飞逝的瞬间可以经受数世纪的压力,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永远维持同一个“此时此放刻”。——曼德尔施塔姆

59、好了回忆就到这里,总之在大学时代的各种梦想,以及电视剧里面主角奋斗的画面,就是我对于工作的全部理解。而真正坐在办公桌前的时候,陌生、孤独、不知所措成为了脑子里唯一的印象。我开始明白电视剧之所以要拍几十集,是因为扯淡的事情太多了。哪有新人靠灵光一闪快速被领导赏识?哪有熬夜加班与前台一见钟情?

60、二者相提并论,则陈张两公之捐躯殉难,均有所迫而然也。(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61、四个量子数而不是三个才能使电子的故事完美,在当时可是理论上很深层次的谜。早期的理论中明确认为,对电子态用几个量子数描述是电子运动所在空间的维度问题。原子中电子沿轨道运动是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所以只需要三个量子数来描述。那么,第四个量子数将带来什么物理意义呢?如果经典物理的类比还成立,那就会有一个明显的猜测,即电子和行星一样,除了轨道运动还有绕着内轴的自转。

62、●人去哪儿了,人成了记录机器:无我、冷漠、超然、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