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3句谐音对联大全小学五年级


谐音对联大全小学五年级

1、上联:无山得似巫山好;下联:何水能如河水清。

2、⑥画的是一个时钟,正好是十二点(十与两个点),谜

3、“橹班、橹速、帆快、帆迟”谐“鲁班、鲁肃、樊哙、樊迟”

4、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5、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6、《“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现存的古老文字。“册”是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典”是用手捧着文册,“删”是用刀削去错字。

7、陈洽父子巧对。“橹速、帆快、笛清、箫和”分别谐“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8、(1)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师给予适当点拨和评价。

9、这是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竹枝词,是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代的民歌,人民边唱歌边舞蹈,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唐代诗人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至长庆四年期间在夔州任刺史期间,喜欢上这种民歌形式,便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原有民歌的曲谱,创作出新的《竹枝词》,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本诗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千古名句,一个“晴”字,与“情”谐音,既有景又有情,可谓绝妙之笔。

10、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下联;水流东坡诗(尸)。

11、新联:进北京献白金白金藏北京百斤白金(本原)

12、(讨论时要做好分工,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分配任务:按兴趣需要,分两小组搜集材料,字谜类和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其他类。(搜集资料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他人等方式。)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13、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14、上联: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下联:风生水起,乾坤泾渭天地气

15、分析:明僧人姚广孝、林御史戏对。“摇”谐“姚”,“淋”谐“林”。

16、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17、上联:顺风帆逆风帆,帆迟(樊迟)帆快(樊哙)

18、画太阳的时候,是圆形,写“日”字的时候,是方块字;冬天白昼短夏天白昼长,非常符合“日”字和“太阳”的特性。

19、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20、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21、赏析:晋代有一个读书人,自恃能诗善文,常出联嘲弄人。一日,他与友人正在一起吃饭,看到一位妇人领着两个小孩从门前走过,便说出上联以嘲弄,没想到那妇人瞪了他一眼,反唇相讥,对出了下联。

22、职方陈式斋戏对太史李西涯。“几”谐“(织)机”,“职方”谐“织坊”,“太史”谐“太湿”,“翰林”谐“汗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