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6句林徽因的诗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的诗你是人间四月天

1、这是诗人、建筑学家、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部文学传记。这部传记以诗的语言、散文笔法,描绘了林徽因早年游学英伦,与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一段恋情,成为文坛千古佳话。她是徐志摩终生热恋着的女人,也正是她的爱造就了作为诗人的徐志摩。然而,她最终成了维新派首领梁启超大公子梁思成的夫人。青年时代,林徽因足迹踏遍欧美,成为我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她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之她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本书以鲜为人知的资料,详实地记录了林徽因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欣赏价值。(林徽因的诗你是人间四月天)。

2、《你是人间四月天》的价值还在于图片的配排和链接,将林徽因家人,友人及所处时代的背景影像,提供给读者,给人一种新颖立体的阅读视角和审美参照,其中她与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中国近代巨擘梁启超及现代诗坛才俊徐志摩等的合影照片十分珍贵,而链接文字又使图书的信息量加大,丰富拓展了书的文化底蕴。

3、IthinkyouaretheAprilofthisworld,

4、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5、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6、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灿烂,分散!

7、独居43年,死后房东在他房间整理出15000张诡异插画

8、这首诗是一曲对人间天上、无处不在的爱的一曲赞歌,它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上,还在于技法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层见叠出的比喻,意象轻灵而毫无雕饰之感,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造境之妙。

9、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 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著名诗人、建筑学家,旷世才女林徽因的诗,善于哺捉巧妙的意象,情感细腻入微,呈现出轻柔灵秀、蕴藉清丽之美。她写爱,用“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极具创造力。

10、散文的创作更能明晰地窥视林徽因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所收四篇作品中有两篇是怀念徐志摩的,可见这一题材在林徽因创作及读者心目中的重要。虽然这些文字在表面已是煎熬过后的沉静、理智,但字里行间的感伤及凄婉之情昭然若揭,令人感动。也许徐志摩对她来讲只是一个“朋友”——一个能倾注如此赞誉的特殊“朋友”,但众人却为他们之间勾勒出一幕楚楚动人的情感悲剧,这一空间实在具有太大、太永久的诱惑力,而且确有动人的故事蕴藏其间,引得读者不懈地进行更为生动的、理想化的补充和演绎。这是文坛一段暧昧不清的情感纠葛,为她与徐志摩之间灵魂深处的契合,留下了不解之谜。其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灵缠绵,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答,惟其如此,这一段情缘才具有了朦胧而不确定的意境之美,才让人对林徽因的一段段动人文字咀嚼再品味再三。而作品之中关于文学问题的见解,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林徽因的确是一位文学家,她身上有着文人专有的素质和眼光,而非是牵强附会,附庸之举。

11、爱如四月天里的新鲜柔嫩。四月的花朵绚丽多彩,而诗歌写“鹅黄”、“绿”、“白”各种花,目的还是为了突出爱的无穷魅力——“新鲜”;爱的勃勃生机——“柔嫩”,以及“喜悦”之情与“期待”之意。诗人在此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对爱的热切期待。

12、这首诗发表于19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5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13、在书中,我们仿佛与一个充满灵气的林徽因对面交流。那是一个充满才气的女子,她对于自己热爱的事情的那一股劲,是那时候的大多数女子所不具有的;那是一个拥有反差萌的女子,外表娇柔可爱,但其实她的性格是偏理性,坚强的。这和她的外貌形成了一个反差,更是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喜在心头。

14、林徽因的诗,善于捕捉巧妙的意象,情感细腻入微,呈现出轻柔灵秀、蕴藉清丽之美。她写爱,用“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极具创造力。

15、那鹅黄,是怒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

16、关于这两种说法,个人比较倾向于前者,后来梁从诫也公开表示过,这首诗是母亲写给自己的,但我们没有听当事人亲口说,自然也只是猜测而已,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的背景。林徽因家境不错,父亲林长民早年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读书,毕业后回国为北京政府工作,1920年,林长民出差英国伦敦主持事务,林徽因与父同行,并在伦敦的圣玛丽女子学院就读,林长民是个政治家,在英国出差时,认识梁启超的学生徐志摩,徐志摩在当时文学界可以说大名鼎鼎,不仅有个好老师,自身也十分优秀,徐志摩的诗是民国的一张名片,林长民与徐志摩的年龄虽说差距有些大,但两个人话题相近,一见如故,经过一番交谈就成为好友。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两人还扮起情侣互相写情书,林长民扮作已婚的男子,徐志摩则是已婚女子,两个人经常以此来通信,可见他们玩性之大。

17、“人间四月天”出自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

18、选自《文学杂志》二卷十二期(1948年5月)

19、ISBN号:978-7-220-10725-2

20、创作背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创作背景,一说是为了纪念徐志摩的逝世而作,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另一种说法是林徽因为了迎接孩子粱从诫的诞生,表达作为母亲的欣喜。

21、    多年以后,林对儿子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一个。”——其实她对徐的感情是看的很清楚的,就是投影在波心的一片云而已。

22、她就是人间四月天,爱时用笑点亮四面的风,离开时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人间尝遍冷暖,视过往如云烟。

23、四月天,阳光明媚,和风吹送,绿草如茵,河流清澈,百花争妍,飞鸟鸣啼。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快乐和梦想尽在四月。因此,用四月天写爱,才最真挚感人。

24、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5、单是流水,不断的在山谷上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唱。均匀的一片静,罩下象张软垂的幔帐。

26、从性格到音乐,李宇春都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一次发布的最新单曲之所以选择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的回答也特别简单,“因为现在正好是人间四月天。”此外,李宇春本人也非常喜欢这首诗,希望从女性视角来更加细腻地捕捉诗里所呈现的意境。

27、林徽因是民国名媛,胡适眼中的"中国一代才女",集才情横溢的诗人。她生长富贵,命运坎坷,修养让她把热情藏在里面。有人崇拜她,把她当成女神;也有人诋毁她,说她是"女人公敌"。

28、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29、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30、大家对林徽因并不陌生,在人们印象中,她是一位清澈温婉、优雅美丽的民国女子。在繁华织锦的人间,多少人仰慕膜拜这位安静端庄、腹有诗书的女神。这位才华横溢、温柔素净的江南女子故事,随着她的降临慢慢开始,才有了为众人所知的:她让徐志摩追寻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31、四月,是踏青的季节;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四月,一年中最珍贵的季节,一如初恋转瞬即逝。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32、林徽因(19010—191):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改名为“徽因”。

3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光无限好,却是匆匆易逝;四月的芳菲真的是凋零落尽了吗,深山古刹之中的那一丛灼灼妖娆的春桃,盛放的却是正当时。每当意兴阑珊之时,只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只要有一对不懈追寻的脚步,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34、一直想做个安静的女子,在最深的红尘里守着自己,守住最初的萌动和欣喜。

35、停吧,这奔驰的血液;它们不必全然都去造成眼泪。不妨多几次辗转,溯洄流水,任凭眼前这一切缭乱,这所有,去建筑逻辑。把绝望的结论,稍稍迟缓;拖延时间,——拖延理智的判断,——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