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1句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


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

1、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

2、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

3、但对于哲学家,他们一定会承认两者都不好,他们一定要会去找寻对于每个人都有利的模式。)

4、总之,整个雅典城邦呈现出一幅动荡、衰败的景象。

5、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

6、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

7、政治与哲学的矛盾不会在这次平反后就消除,它会一直传递下去。

8、(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将苏格拉底的第一篇文章呢?那就有一个例子,辩证法和归纳法的使用。)

9、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10、此时,不论出于何种原因,结果就是他选择了返回洞穴,并试图劝说他的同伴,也使他们走出洞穴,但他的同伴根本不会相信,认为他在胡言乱语。将他杀死。

11、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12、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来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3、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应该要掌握治理国家的知识,应该要注重教育。

14、    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15、柏拉图在这里揭示了苏格拉底的悲剧。也说明了,哲学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不同。

16、苏格拉底在其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或问答法,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步。

17、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18、   来自天津社科院的冯书生在他的论文表示这是苏格拉底对法律的妥协,他的“好人”身份对“好公民”身份的妥协,这种行为不值得我们学习。

19、史书记载,苏格拉底的长相丑陋,秃脑袋、大扁脸、突眼睛、朝天鼻,还有一张其大无比的嘴巴。但苏格拉底对自己的相貌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实用才是美的。一般人的眼睛深陷,只能往前看;而我的眼睛可以侧目斜视。一般人的鼻孔朝下,因而只能闻到自下而上的气味;而我可以闻到整个空气中的美味。至于大嘴巴、厚嘴唇,可以使我的吻比常人更加有力、接触面更大。”

20、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21、苏格拉底主张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到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上来,这样使得人与自然严格的得以区分开来,成为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实体。

22、因此苏格拉底的有意是从哲学意义上的,从自己内心真实考量的有意与无意;而不是因为外界的规定而不得不做的有意。(我甚至认为这只是无意,对于那些只按法律法规做好事,而内心没有善念的人)。

23、这个过程中,苏格拉底把假设从特殊推广到一般。逐步上升到一个不可接受的结论来反驳对方的前提,或者引向自己的结论。最后得到真理。(真理是一个一致的系统,而且任何与一个真原则相冲突的东西都不是真的。——《苏格拉底传》A.E泰勒)

24、他先进行假设或者接受对方的前提,然后辨证地考察其在不同场合下是否成立。

25、(注:本文写于2001年,是我本科大一时候所作,首发于我跟几个同学创办的校园刊物《鹰隼》第1期,这个刊物总共只发了两期就因经济问题关门大吉了。现在网上很多转发未注名原作者。)

26、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27、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8、他所理解的只是“粗鄙的美德”。(“那是人们给予一个被接受的行为法典的外在的尊重......仅仅合乎礼仪地指导他们自己的活动,因为他们的社会习惯希望他们那样做,而且他们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招致不快。”——《苏格拉底传》A.E泰勒)。

29、而追寻哲学的生活方式一定是建立在不停提问的基础上,不会在任何权威面前止步。

30、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电子版PDF:2022年考研真题与详解答案(回忆版)

32、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人为他平了反。莫勒图斯被处死,阿奴图斯与卢孔被流放。

33、到了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民主制却走过了头,演变成了极端的民主,竟发展到用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官吏和陪审团团员,把城邦交给偶然中签的人管理,中签者良莠不齐,贤能者不能掌握城邦的命运。

34、他相信有这样一种知识——善的知识,是对于人最好的东西。

35、(不妨让我再举个例子吧,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在那里,首先考虑自己利益追求是值得称道;在另一些国家,集体利益至上,谁要是为了自己利益损害大众利益,他就会认为不可饶恕。

36、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37、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比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全取决于不同人的不同看法。当时雅典的智者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各自谈论各自的观点,从自己角度批判一切,破坏国家基础与道德根基。

38、①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

39、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40、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Phaenarete)是助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