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1句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1、逆行者、飒、后浪。这三个流行语都跟今年的疫情有关,反应了在疫情期间的医护、医疗工作中不顾个人安危,不畏艰险、坚守岗位的崇高品质。
2、几乎每次新的一代出现,大家都说她们年轻不懂事比较叛逆没有接受生活的毒打,但是也是这一群年轻人为这次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大家看到了她们的责任心,才发现她们已经成长为后浪,勇敢有担当。
3、实锤这个词最近在网上特别火,实锤是指证据真实且有效,可以证明某事件确实发生过。字面意思是很充满很真或者很足的锤击,引申义为由于某些事情有了证据的作用,对某些事物的定性已经不能改变。比如指有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证据,整件事都已经有结论了,一旦有证据了就可以发表出来。
4、起源于2018年,是某吧主的口头禅,曾借吧主身份行骗,受骗者用“无语子”进行反讽,后来“绝绝子”传入饭圈,2020年,在某些综艺节目中广泛传播。2021年,某点评上开始火了。随后在某视频网站让绝绝子这个词达到高潮。
5、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指秋天来了,情侣、好友或家人之间以请喝奶茶之名发红包,表达亲密之情,金额多为0元,谐音“我爱你”。(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6、“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打工人”一夜爆火。其实这个词是旧瓶装新酒。据说,“打工人”被当成梗,与一名网红的视频有关。他曾发布了几条短视频。在其中一条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对着镜头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
7、PUA一开始只是用于帮助引导男性提升自信,学习技巧,以更好地去找到自己的真爱。然而随着泡学的发展,渐渐的演变成了通过作假包装等形式去欺骗女性的感情,掌控并玩弄女性的一套理论了,目的为了获取更多的“战利品”,不仅力求与对方快速发生关系,还试图获取财物和车、房,甚至教唆对方自杀。而不是单纯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了。
8、“凡尔赛”即凡尔赛宫,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网络热词“凡尔赛”源自日本少女漫画《凡尔赛玫瑰》,其中刻画了十八世纪末凡尔赛宫的浮华奢靡。今天网友们以“凡尔赛”借指刻意炫耀高档、奢华生活的做派。凡尔赛文学的经典套路是:不经意地用反向表述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先抑后扬,明贬暗褒,有时再加上适当的自问自答,草蛇灰线地流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
9、 融梗,就是把别人精彩的创意融合进自己的作品中。近年来,因多部文艺作品涉嫌“抄袭”,网络上出现过好几次针对“融梗”定性的集体讨论。但到底是“合理借鉴”还是“违法抄袭”,二者的“边界”到底在哪,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10、在流传中,“打工人”适用范围扩大,指称对象多元化,几乎成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统称。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称“打工人”。
11、指网易云音乐,“人均抑郁症”因评论中存在大量抑郁情绪发言而得名。网友笑称听歌就用网抑云,抑听就是抑晚上。
12、加上这两位平时很能作妖话题度很高,这一前一后的,多年的倔驴突然同一天道歉,大家都震惊极了,直呼精彩,看热闹也看得特别欢快。
13、该词因同名电影《夺冠》而流行,电影展示了中国几代女排人不服输的劲头。这种默默付出、顽强到底的“女排精神”,成为“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
14、又称“内卷化”,译自英语involution,本是社会学术语,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
15、后浪:年轻一代,因B站推出的演讲视频《后浪》而刷屏。
16、在这些逆行者当中,有很多都还是90甚至是00后,他们还有着青雉的脸庞,但是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已经超越了前辈,他们都以自己方式来为抗击疫情做着贡献,毫无疑问,“后浪”们正在走上历史舞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惊艳着世人。
17、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试问有谁没有听过这几句呢,大家都调侃自己是社畜,然而这个词语的涵盖面更广,容纳了几乎的所有职业,于是因为这个衍生的段子也越来越多
18、下了火车走出车站,我发现家乡并没有几个人戴口罩,一切如常,这让我既熟悉又担忧,在打车回家的路上,和司机师傅交谈发现,大家对这次疫情其实并不在意,而且不少人认为“小地方一般不会有这种问题”。回到家后,村里人依旧在热热闹闹的准备过春节,看到我戴口罩就像是出现了一个异类,纷纷避而远之。在家待的几天时间,没有了往年的快乐,更多的担心还在北京的对象和她的家人,每天不断的发信息互道平安,互相嘱托不要出门。
19、年度网络用语生动描绘了网民的关注焦点和喜怒哀乐: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大为丰富,那些用减法生活、果断“断舍离”的人真“是个狼人”;互联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行业高薪让很多人成为“柠檬精”,但“996”的工作时间安排难免成为被吐槽的对象。这些网络用语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的网民生活百态图。
20、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等等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均被称为“逆行者”。他们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有些同志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逆行者”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生死考验时坚守岗位、不畏艰险的优良品质。
2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横扫饥饿,做回自己。”
22、 又称“内卷化”,译自英语involution,本是社会学术语,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有同学举例:老师要求论文五千字,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现在,“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专业人士指出,发展中出现停滞阶段很正常,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理性竞争,呼吁相关行业正视非理性的“内卷”现象,积极探索“去内卷化”的改革之路。
23、指反向行走的人,常用于称呼面对危难挺身而出的强者,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平凡人中涌现的无数“逆行者”,用生命守护生命,深刻诠释着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内涵。
24、云监工:原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千万网友在线观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24小时直播,主动充当“云监工”。现泛指通过网络远程监督某件事的进展。
25、今年因为疫情,许多孩子无法去学校,只能在家上网课,父母和孩子有更多的陪伴的时间,但是也因为这个,小孩子都是比较调皮的,大家玩笑的称呼他们为神兽。
26、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由我校与教育部语信司共建,成立于2005年,挂靠计算机学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技术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也纳入了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规划,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就是由计算机学院、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共同完成。
27、流行语“后浪”,大致是指90后、00后一代。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网上热播一个短视频《后浪》。发布视频的是哔哩哔哩(bilibili)网站。视频中,一级演员何冰走上舞台,以前辈的视角发表一段深情的演讲,献给新一代的青年们。年初以来,疫情肆虐,人们关注到了在危难关头青年一代的担当与勇气。
28、再例如:“有 1 说 1 ,于正还是有进步的,至少道歉涵没抄郭敬明的。”
29、这些流行语的含义或令人感动、尊敬,或令人倍感心酸,或令人开怀大笑,或为我们的生活作点缀……
30、专业团队:源自一段非洲加纳的“黑人抬棺”视频,加纳人肩上抬着棺木鼓掌跺脚,用狂野的舞蹈送别逝者,被网友称为“专业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