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95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故事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故事
1、我们刚刚占据荆州,根基很浅,恩德信义尚未广行于民众。
2、208年11月,根据《三国志曹操传》,刘备率领大军于赤壁击败曹操;根据《孙权传》和《刘备传》,刘备和周瑜、程普共同于赤壁击败曹操,战后,面对南下收荆南与西进收战略要地南郡的选择,周瑜选择逆江西进占领战略要地南郡,包围南郡首府江陵(即现荆州市),与曹仁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周瑜苦战不下,曹仁打出天人之勇之美称。
3、第二届“青少年播音主持选拨活动”华盛顿赛区活动详情
4、不久刘表病逝,小儿子刘琮束手投降曹操。曹操驱兵南下,到达新野,刘备当时屯兵樊城。刘备得知刘琮投降,只好弃城南逃,在长坂坡这个地方被曹操骑兵追上,双方发生激战,刘备惨败,抛妻弃子。也就是在这里,发生了演义中著名的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军,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
5、另外,东吴手中的大半个南郡,处在刘备(武陵郡)与曹操(襄阳郡)的势力之间,孤军深入,很难保证万无一失。既然如此,不如干脆做个人情,让给刘备算了。
6、特辑:枪击惨案发酵--全美来复枪协会开始受到抵制
7、事实上,孙权并不傻。他借南郡让刘备抵抗曹操。没想到刘备占领南郡后,不打招呼就入蜀,攻占益州,实力大增。孙权很不高兴,要求刘备偿还南郡,双方相持不下。此时曹操进攻汉中,刘备担心两面受敌,于是向孙权求和,割让长沙、桂阳两县,而南军仍占土地。
8、实际上当时南方四郡有多少人口也是个未知数。虽然在东汉顺帝时期四郡有280万人口,但是在80年后的三国时期能有多少呢?只知道280年时整个吴国一共才230万人口。
9、而周瑜一生也致力于达成这个计划,甚至在他死前不久,还专程去拜见孙权,请求由他和奋威将军孙瑜(孙权堂兄)一道,率军西征刘璋与张鲁,得到了孙权的首肯。但没想很快,此次西征因为周瑜之死而宣告流产。
10、所以,逼于形势,为了抵御曹操,孙权将江陵交给刘备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按常理,刘备必然为之要付出代价,可惜史书没有具体记载。总之,由于后来孙吴从来没有以江陵为理由向刘备要求什么,可以说江陵也不是借给刘备的。
11、刘表死后,曹操率领大军,以泰山压顶的气势,吞了襄阳县、当阳县、江陵县,与整个的南郡。他在赤壁、乌林吃了周瑜、黄盖的亏,不曾拿到江夏郡,更谈不到今天湖南省的四个郡了。曹操留下曹仁,撤了大部分的兵回许县。曹仁在建安十四年也走了,南郡只剩下襄阳等县尚在曹军之手。江陵及几个其余的县落到了周瑜之手。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已经被他任命为江夏太守)。
12、我的社区:美国联邦政府已正式关闭|大华府大专联腰鼓队正式开练
13、可以向北威胁襄阳(乃至攻占之),以夺取整个江汉地区,威慑曹操的中原;
14、不过,饶是如此,孙权后来一样偷袭了刘备的大后方,让关羽死于非命。事实证明,一切因利益关系而组成的联盟;
15、为了彻底消灭刘备势力以及消除江东孙权隐患,曹操在没有十足准备下出兵攻打孙刘联军,结果遭遇了赤壁之战的惨败。赤壁之战后,曹操仅保留了襄阳郡和南阳郡,剩下的南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都丢了。但是作为赤壁之战主力的孙权只得到了半个南郡和半个江夏郡,其他四郡全被刘备给控制了,孙权难免不开心。
16、刘备借荆州,是三国历史中的著名事件。作为一个历史典故,还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家喻户晓。
17、要解答上述疑问,我们必须先搞清两个问题,那就是荆州到底是哪里?它在最初是属于谁的?
18、周瑜的战略计划,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双方彼此互不知道有这么一种计划)。周瑜对孙权建议了以后,获得孙权的同意,就离开京县,回江陵去准备西征刘璋。走到中途,在巴丘(湖南岳阳)箭疮复发而死。他死后留下在江陵的直接指挥的“士众”,仅有四千多人(孙权下令交给鲁肃接管,鲁肃的军职由“赞军校尉”升为“奋武校尉”。周瑜所遗下的南郡太守的位置,孙权调程普来继任)。
19、但是后来刘备在夺得益州后,违约了,改口说"等我夺了凉州再还吧"。东吴无奈,就降低要求,荆南四郡,你先还三个可好?还是不行。
20、但是,即使是当时的强权时代,名义上的荆州还是归属朝廷册封的荆州牧,而刘琦死后荆州牧是刘备,东吴为了不给后世留下撕毁同盟、偷袭荆州的名声,杜撰出借荆州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三国志》为何只在吴传中记载有借南郡一说,在蜀传中却只字没提呢?就连刘备当上荆州牧吴传蜀传记载也不相同,所以吴国史官为了美化夺荆州一事而加上“借荆州”一说也确实合情合理。
21、210年12月,刘备冒着生命危险去见孙权,要求管理(借)荆州。周瑜则建议趁此机会扣留刘备,以绝后患(当然更反对借荆州了)。
22、就这样,东吴的索讨要求被推来拖去,最终的结果是吴蜀反曹联盟破裂,兵戎相见,呂蒙发威,关公大意失了荆州,最后走麦城。
23、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24、2017年3月,中兴通讯在德克萨斯州一家联邦法院认罪,承认违反了美国的制裁规定,向伊朗转售了美国商品和技术。中兴通讯与美国司法部达成了的和解协议,一次性支付了8.9亿美元的罚款。另外还有3亿美元的罚款是"缓罚",即自协议之日起七年内若中兴不再违反美国的制裁法规,则这3亿罚款就会被免除,否则就一分不少照罚。此外,中兴还承诺将按美方要求开除4名与这笔交易有关的高管,以及行政处罚另外35名员工,包括削减奖金等等。
25、刘备在益州接到报告,认为事态严重,就亲自由益州赶到荆州武陵郡的公安城来。来到了以后,他派遣关羽率兵前往湖南,与鲁肃、吕蒙对敌。孙权自己也从扬州吴郡的京县(镇江)来到了今天湖北嘉鱼西南的陆口,亲自坐镇,指挥前方军事;同时,派了鲁肃,带一万人进驻益阳。在益阳,鲁肃与关羽两军相遇。传奇性的“单刀赴会”,便是在这鲁肃关羽两军相遇以后所发生的,但是其经过与《三国演义》所说,颇有出入:并非一个人叫周仓拿了单刀去赴会,而是双方的将领拿了单刀去赴会。所谓单刀,意思是不带部队前往。双方的部队,彼此停留在一百步的距离之外,这样的一次“阵前会谈”,其结果是极难预料的。谈得好,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谈得不好,混战立刻开始。
26、《资治通鉴》的这一段话是说:孙权曾经接受了周瑜和甘宁的建议,想出兵攻取益州,他派人告诉刘备,征求刘备的同意。刘备的答复是:第孙权不可以为曹操败于赤壁以后,就不想、或没有力量“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第“我刘备与益州牧刘璋是本家远房兄弟,倘若刘璋有得罪了你孙权的地方,请看我的面子,加以原谅。”孙不重视刘备的反对,仍然派遣叔父孙静的大儿子孙瑜,率领水军多人,进驻夏口(汉口),作跃跃欲试的姿态。刘备不让孙瑜的水军,通过公安城之北的长江。刘备而且“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孙)权不得已,召(孙)瑜还。”
27、说到这里,我们可以下结论了,荆州之争,不是因为刘备借了荆州不还而引发的。荆州重要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不论是曹、刘、孙三方中的哪一方,都肯定想要将其据为己有。尤其是对孙权而言,出于巩固东吴安全、确保长江中游控制权的考虑,对荆州的欲望尤为强烈。
28、孙权想想也对,就把荆州的南郡“借”给了刘备,一是迫于曹操南征重心偏于淮南的形势(“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
29、直到三分之势成型后,吴人认为赤壁之战是藉孙权兵力,觉得荆州应该归他们所有,于是才开始有借荆州之说,反过想当初孙刘联合拒曹的时候,刘备虽然有向孙权求援,孙权不也有求于刘备?孙权当时只打算救自身的存亡,哪有拿下荆州的想法呢?就如同《鲁肃传》所记载,关羽对鲁肃说“乌林之役,刘备就连睡觉的时候也没脱下靴子,与孙权共同努力破曹,岂能徒劳而没得到任何土地呢?”这即是无法改变的论证,
30、所以“借荆州”其实是借了荆州的南郡以及确认刘备可分得武陵和桂阳两郡。(之前,孙权另外任命了全柔为桂阳太守)而孙权则收回长沙部份地方设汉昌郡。(算命www.bmfsm.com)
31、刘备一生在力量上比不过曹操,比聪明也常常吃亏,现在,却聪明了起来(也许是受了诸葛亮的影响)。刘备于鲁肃、关羽二人在益阳演出了单刀会议以后,主动向孙权让步,情愿把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都让给孙权(不是“归还”),仅仅要求以一个南郡作为交换条件。孙权欣然接受,派诸葛瑾来负责实现这双方言归于好的大喜事。荆州问题,于是暂告解决。
32、周瑜是在建安十五年的冬天去世的;刘备应刘璋的邀请进入益州,是在十六年的冬天。孙权派水军到公安来迎接妹妹孙夫人回江东,也是在十六年的冬天,刘备离开公安不久。孙权对刘备第一次翻脸,是在刘备于建安十九年打败刘章,夺得益州以后,翻脸的具体行动,是派遣吕蒙率领两万兵进入今天的湖南,而且同时任命了三个郡的太守以下的官吏。这三个郡,是长沙、零陵、桂阳。
33、鲁肃说:“我第一次见到你们的刘豫州(刘备),是在当阳县长坂坡。当时,他的兵,数目及不上一个‘校’;他本人而且在打穷算盘,想到很远的地方去逃难(到今日的广西梧州,找苍梧太守吴巨)。我们的主上(孙权)同情他无所依靠,就不惜花费物力、民力,让他有个安身之处。谁料到刘豫州很会做作,‘愆德堕好’(违背了道德,抛弃了友好);现今有了益州,仍想兼据荆州的土地。这是普通的人所不忍心做的,身为一方的领导人物,怎么可以如此?”
34、例句:在电影里,老人和孩子是一对无话不说的旅伴,他们一同走了很远很远。
35、荆州在东汉原有七个郡:南阳郡与南郡之外,有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这五个郡,刘表曾经都掌握得很紧。江夏郡,刘表交给黄祖负责。黄祖曾经在襄阳附近用伏兵射死了来攻的孙坚,立了功;因此而受到刘表付以如此重大的责任,以江夏太守的职位,一再抵御了孙策、孙权的进攻,最后败在叛归孙方的甘宁之手。刘表却能于黄祖败死了以后,赶紧守住江夏,使得孙权的军队撤退。
36、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37、荆州是汉地九州之也是东汉十三州之属于极为重要和富裕的一州,所辖范围大概是今湖北和湖南二省全境。在东汉末年它为刘表所占据,共辖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章陵郡等九郡,故有“荆襄九郡”一说。公元208年8月随着荆州牧刘表的病死,刘表的次子刘琮在蔡瑁、张允等人帮助下继为荆州牧,但是刘琮这人远远比不上他的父亲刘表,若不是荆州蔡家和张家等士家的帮助恐怕荆州牧也轮不到他来做,而也正是因为刘琮的才疏学浅,再加上他本来就贪生怕死,所以在听闻曹操要举兵攻打荆州的时候刘琮可为是十分的害怕,而后并索性在当时章陵郡太守蒯及东曹掾傅巽的劝说下就直接投降了曹操。而随着曹操占据荆州,刘备和孙权两方势力可谓是如坐针毯,因为荆州的位置十分重要,如果曹操完全占据荆州,则孙权和刘备必将受到极大的威胁,甚至是面临灭顶之灾。
38、你们不是在关掉联邦政府大门,其实是在关掉美国的未来!
39、况且随着周瑜、鲁肃相继去世,而刘备跨有荆、益,日渐强大,孙权对刘备必然越来越不放心,双方的翻脸终将不可避免。孙权为了荆州而与刘备失和,在道义上有亏。
40、又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整个荆州都是刘备不劳而获,从孙权处“借”来的。《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就是这样描写,周瑜千辛万苦打跑曹军,结果为人作嫁,城池尽被诸葛亮偷袭占领。其余江南四郡,兵力空虚,也是手到拿来。周瑜被气得吐血,小说中周瑜说:“吾等用计策,损兵马,费钱粮,他去图现成,岂不可恨。
41、鲁肃极具战略眼光,他的目标不是东吴偏安一隅。在他和孙权见面后,就提出“鼎足江东,以观天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战略,和诸葛亮隆中对异曲同工,且早于隆中对。
42、演员吴晓东在94年版《三国演义》中一人分饰两角,既是孙坚(左),也是孙权(右)。
43、我们在这里就不介入这些史学争论,只就被普遍津津乐道的书中情节来说事。在中华文化圈里,显然多数人是把刘备方面违反承诺、借荆州而不还当做诸葛亮的“锐智”的,当做是刘备方面发展自身实力地盘的巧妙手段。但是,他们这种行为放在今天的市场上,就是违约失信,会得不尝失的。而在讲究契约精神的美国市场上,就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今天的中兴事件,仿佛就是一个证明!
44、刘备于赤壁乌林之战的前后,运用他的老手法,形式上上表给汉献帝,推荐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做荆州刺史。他随即又派兵遣将,以刘琦的名义,用武力征询(湖南)四个郡的太守的态度。这四个太守先后都表示归顺。其中,以桂阳太守赵范不甚可靠,刘备把这位赵范换了,叫赵云做桂阳太守。其余的三个太守,刘度、金旋、韩玄,不曾更动。于是,荆州七个郡之中,刘备有了四个郡: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孙权只获得了一个半郡:江夏与半个南郡(曹方获得了一个半郡:南阳与半个南郡)。孙权认为,刘备白占了便宜。倘若孙权不派周瑜带了两三万兵来,倘若不是周瑜接受并实行了黄盖的火攻建议,刘备与刘琦的一万多兵(不足两万),早就被曹操的几十万兵吃得干干净净了,孙权自问待刘备太好,除了救了他以外,又送了年轻的妹妹给他当“续弦夫人”。孙权不曾预料到这位老妹婿竟然大揩其油,一举而“偷”得了四个郡。
45、D.C.公校毕业丑闻,教育部长谴责“自上而下的压力”和奥巴马时期“独裁“的教育政策
46、赤壁之战关羽为什么在华容道私放曹操?诸葛亮打了一手好牌
47、刘备并没有要整个荆州。他要不了,孙权也给不了。南阳和南郡的一部分在曹操手上”,认为“刘备借的只是南郡,而且只是南郡的一部分,即江陵,所以,这不叫借荆州”,也觉得不能叫做借江陵,“按照继承关系,荆州原是刘表的,后是刘琦的,刘琦死该是刘备的,江陵和南郡当然也是。只不过江陵被周瑜占著,得去讨要而已,因此,《资治通鉴》就不说‘从权借荆州数郡’,而使用‘求都督荆州’的说法”,“刘备要江陵,只能说是索荆州
48、在东吴大将周瑜的统率下,孙刘联军在赤壁、夏口一带和曹操形成对峙。因为曹操的军队不习水战,投降的刘表旧部又军心不稳,加之北军水土不服,疾病流行,曹军战线无力推进。同年十二月,周瑜部将黄盖献计诈降曹操,火烧赤壁的作战策略,周瑜采纳。周瑜主动进攻,与曹操展开决战。黄盖假借投降火烧赤壁,曹军大乱,无法组成有效防御,被孙刘联军砍瓜切菜一般杀得大败亏输。曹军伤亡十数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所幸曹仁及时引兵接应,曹操才逃得性命。
49、可以作为下一步进军巴蜀的基地,为日后占据巴蜀、汉中,形成南北对峙打下基础;
50、徐庶字元直,刘备最初的最重要的谋士,曹操派兵征讨刘备时,为刘备出谋划策,后来被曹操调查侦知,假冒徐庶母亲的名义,用计赚走徐庶,徐庶明白情况后,不好意思再返回刘备处,遂留在了曹营中,但暗中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谋,所以,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51、必须承认的是,刘备一开始的确是想拖延下去,提出等夺取凉州以后再归还南郡。孙权当然不同意呀,于是派遣吕蒙准备武力进攻荆南,鲁肃牵制驻守江陵的关羽部。刘备则亲率益州之兵数万救援荆州,双方隔江对峙,剑拔弩张。
52、如今,如果您迁就他,割让土地来资助他创业,让这三个人整日聚在一起,又都安放在边界疆场,恐怕是蛟龙得到云雨,终非池中所容纳得了的!
53、首先是孙权出兵,攻打南郡。如演义中一般,周瑜遇到了曹操手下大将曹仁,双方恶战,南郡被周瑜占领。南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堪称荆州门户,而且南郡临江,控制南郡就是控制荆州的长江部段。也正是因为南郡的重要性,周瑜才率先攻打南郡。(当然,演义是经过艺术加工,同时为周瑜死埋下伏笔,将这段描写的非常精彩。)而在这个时候,刘备避开曹魏兵锋,南下攻打荆南四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和长沙郡,并迅速占领。
54、所以说,孙权借荆州,其实借的只有南郡,而且在形式上也不是借,而是给,对此史籍上的记载是:“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鲁肃传》)就是说曹操听闻孙权给刘备土地使其成就大业,惊得手中的笔都掉到了地上。
55、这一位敢于插嘴,而说得极有道理的仁兄,鲁肃不应该对他厉声呵斥。这位仁兄究竟是谁呢?是不是如《三国演义》所称,周仓?周仓的姓名,不见于《三国志》。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只有“演义”的作者自己知道。依照这位作者自己所说,周仓原是黄巾的小头目。既然不过是黄巾的小头目,不可能说得出“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这位敢于发言而被鲁肃呵斥的仁兄,一定是关羽的部下军官。否则,关羽没有办法对他使了一个眼色,就打发了他走。
56、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给世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人们错认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事实并非如此。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这里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而且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西可以进取益州,向东可以进击江东。
57、荆州该是刘备的,江陵和南郡当然也是。只不过江陵被周瑜占著,得去讨要而已,因此,《资治通鉴》就不说‘从权借荆州数郡’,而使用‘求都督荆州’的说法”,“刘备要江陵,只能说是索荆州。”
58、例句: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敬佩万分,至今还被人们传为佳话。
59、周瑜在死前曾经从江陵专程去京县见孙权,建议:请孙权同意他偕同奋威将军孙瑜,西征刘璋与张鲁,事成以后,留下孙瑜守益州与汉中,和马超结援;然后请孙权自己与他(周瑜)由南郡共取襄阳,对曹操进迫。
60、所以荆州(江陵)对于东吴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对于刘备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刘备满足于终老南方四郡则不重要),相对来说对于暂时无力南下的曹魏,重要性要差一些。
61、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刘备得到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62、刘备在取得荆南四郡之后,北上与周瑜联合攻打南郡。刘备在关羽绝北道(成功断绝曹仁援助,徐晃、乐进皆不能救应曹仁,李通仅接应到已经败北的曹仁)、借张飞给周瑜攻打江陵城后,刘备又亲自绕道夏水(“从夏水人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后曹仁果如刘备所言放弃江陵北撤,周瑜遂占领战略要地江陵。孙权任命周瑜为代理南郡太守(治江陵)。
63、此时荆州一分为三:曹操占据了南阳郡、襄樊和江夏郡一部,刘备占据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南郡的公安和江夏郡的夏口,而孙权则占据了南郡大部和江夏郡的南部。这种形式对于孙权来说非常尴尬:南郡位于荆州中部,恰好将曹操和刘备所占据部分隔开。这么一来曹操的军事压力全部由孙权承担,而他还需要担心背后日益壮大的刘备。
64、这曹操聪明一世,糊涂不只一时。他以前在乌林把大小船只扣在起,“首尾相接”,已经是够糊涂的了。现在,他听说孙、刘二人就要为区区荆州的湖南三郡,而拼个你死我活,他喜欢得了不得,同时竟然也急得了不得。他下了命令给下面文武官吏,赶快准备进军汉中(今日陕西南部),收拾张鲁,为将来到益州收拾刘备的工作铺路。
65、赤壁大战以后,曹操大败,留下曹仁镇守南郡,乐进镇守襄阳,自己率军回许昌。周瑜趁势率孙刘联军攻打南郡,经过一年激战,终于夺取了南郡。不过此战刘备也出力不少,所以周瑜将南郡南部公安让给刘备驻守。
66、孙权应该知道如果动粗,他是保不住江陵的。当时刘备驻公安,在长江南边,距江陵很近;张飞是宜都太守,在江陵西边;关羽为襄阳太守,驻长江以北。这简直是对江陵三面合围之势。江陵东部的土地,也并不尽在东吴手中。原刘琦驻夏口(现汉口、汉阳一带)也在刘备手中。这样,刘备则对江陵可以四面合围。东吴虽可用长江水道与江陵联络,不过,相对于东吴主力军队驻地,江陵颇为窎远。
67、刘备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他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仅不借荆州,反而利用吴蜀联姻软禁刘备,使50多岁的刘备作了东吴的娇客。
68、《三国志·孙瑜传》,没有一个字说到孙瑜有率领水军、进驻夏口,被刘备这样大张旗鼓来阻止孙瑜西上。《关羽传》与《程普传》,不但不曾提起孙瑜率领水军西上,而且明明白白地记载了:关羽之接防江陵,程普之离开江陵而回任江夏太守,是在建安二十年夏天。当时孙权与刘备言归于好,把他们的荆州各郡重新划分,以湘水作为疆界。孙权把南郡送给刘备,刘备把长沙郡,加上桂阳郡,送给孙权。
69、《资治通鉴》这一卷的执笔人,在抄录了《吴书》上的这一番鲁肃的高论以后,加抄了该书的四个字结论:“羽无以答。”他把《三国志·鲁肃传》中的下列几句话,完全不管:(鲁肃)“语未究竞,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鲁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关)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70、《江表传》记载、东吴周瑜将南郡的江南岸的江油口分给刘备,刘备在油口建立公安城,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但是这个油江口是谁的呢?对不起,油江口经调查,属于刘备治下武陵郡,不归周瑜管,《江表传》这里措辞是值得商榷的。
71、刘表死前,曾调其长子刘琦镇守江夏,之后刘琦和刘备合兵一处共同抗曹,江夏成了刘备的落脚地。而荆南四郡,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个郡的太守分别是刘度、赵范、金旋、韩玄,他们名义上服从汉朝中央政府的领导,实际上处于割据自立的状态。
72、说到这里你还认为刘备是“借”荆州吗?是有“借”无还吗?所谓的“借”只是孙权的谋,所谓“有借无还”只是孙权毁坏刘备形象的措施。刘备其实不欠孙权什么,要说欠,只能说刘备实力不足,不足以碾压孙权,面对江东的盛气凌人,刘备只能迫于无奈地忍。
73、“赤壁之战”曹操虽败,但其南下之心却不死,而孙权所占的南郡却处在曹操和刘备南北夹击之中,极为不利。而如果将南军借给刘备,便可将刘备推至对抗曹操的最前沿,如此东吴压力大减,进而可以向南方的交州用兵,扩张领土之余,也算是解决了背后危机。事实上,就在“借南郡”后不久,孙权便出兵攻打交州,交趾太守士燮战败投降。
74、荆州的地域。按《后汉书》卷三十二所说,荆州包括湖北湖南两省及重庆市东部,河南省西南部以及江西省北部。全州分为七个郡。下面是各郡名称及大致所在位置:南阳(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湖北东部)、长沙(湖南东北)、桂阳(湖南东南)、武陵(湖南西北)、零陵(湖南西南)。
75、由此,在获得孙权的南郡后,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2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帮助刘璋抵御张鲁,赵云、诸葛亮等人相继入蜀。由此,在刘备、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都走后,荆州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帮助刘璋抵御张鲁,刘备、诸葛亮等人相继入蜀就交给了关羽这位大将来镇守。后来,刘备击败了刘璋,夺取了巴蜀之地。在此基础上,孙权自然要向刘备讨要荆州了。在湘水划界中,刘备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而蜀汉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
76、刘备是一个枭雄,他的铁杆兄弟关羽、张飞都是熊虎般的猛将,他一定不会长久屈身,为他人所用。
77、依我愚见,现在最好的计策就是把刘备迁置到吴郡,为他修建豪华的宫室,多给他一些美女及他喜玩的东西,以此满足他的耳目享受,让他玩物丧志。
78、在东汉末年荆州无疑是争夺天下最紧要的地方,《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山川险固,自古称雄武焉”,当年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就对刘备说过“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鲁肃在劝谏孙权联刘抗曹的时候就更是明确的说道了荆州的重要性,他说道“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下,外带江汉,内阻山险,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安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矣。”。所以说荆州在当时绝对是曹操、孙权和刘备三分都想得到的地方,也是都不能失去的地方。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刘琮投降曹操不久后,孙权为了不让曹操吞掉自己,而为了去争夺荆州的所有权,他与刘备联合抗曹,并最终爆发了后世最为知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此战孙刘联盟获得全胜,而曹操则被迫退回江陵。
79、208年12月,刘备趁江陵大战,周瑜无暇南顾之机,率部南下抢占四郡(长沙、桂阳、武陵、零陵)的地盘。
80、此时孙刘之间开始了利益上的交换,孙权上表汉献帝,让刘备成为了荆州牧,也就是在名义上拥有荆州的控制权。而刘备则表孙权为徐州牧,让孙权有了北进徐州的借口。周瑜久攻不下的南郡,则是在孙刘两军的合作下拿下来了。此时真正意义上的“借荆州”诞生了,刘备亲自前往京口,也就是孙权的驻地面见孙权,让孙权把南郡借给他。
81、这一种说法,是一种不肯“实事求是”,而一味“好作调人”的说法。油江口,并不属于南郡江陵县;它是属于武陵郡孱陵县的。孙权并没有占领了这油江口,如何能把它借给刘备呢(到了孙夫人嫁给了刘备以后,才带了她的武装丫环与武装卫队来)?
82、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随后爆发了南郡之战。几经战乱,吴栋一方带着周瑜的半条命击落南军。在这场战争中,刘备功不可没,关羽多次阻止曹骏南下,周瑜得以顺利攻占南郡。为了安抚刘备,孙权把长江以南的江油借给他定居。
83、这个举报后来被FBI查证属实,中兴通讯遂遭到美国司法部(DOJ)的起诉。
84、为了实现《隆中对》的战略谋划,刘备曾多次向孙权提出暂借南郡江陵地区,然而却均被孙权所拒。原因便在于,周瑜也建议孙权,“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也就是说,东吴也在谋取益州,作为入蜀咽喉的江陵,孙权自然不会出借。
85、东吴派人来要荆州,刘备听从诸葛亮建议,借口暂借荆州,等谋取西川以后就归还。但夺取西川以后,却一直让关羽守护荆州,并无归还的意思。扩展资料易中天提出“刘备并没有要整个荆州。他要不了,孙权也给不了。南阳和南郡的一部分在曹操手上”,认为“刘备借的只是南郡,而且只是南郡的一部分,即江陵,所以,这不叫借荆州”,也觉得不能叫做借江陵,引用了赵翼的说法,点出“按照继承关系。
86、可以切断南方四郡与北方曹魏的联系,今后即可传檄而定南方四郡。
87、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夺取益州。孙权得此消息,立即表示要收回南郡。但是,南郡对刘备集团的战略意义是至关重要的。若无南郡,被南郡隔断益荆联系的荆南四郡如同鸡肋,更无法实现《隆中对》里孔明提出的“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构想。
88、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曹操,刘备败走当阳,撤到江夏郡的夏口和刘表长子刘琦汇合,此时荆州大部归属曹操,只有江夏郡分别被曹操、刘备、孙权占领。
89、温酒读三国,煮茶观水浒。我是一刀,欢迎关注博书。
90、刘备得了益州,孙权就派人去讨还荆州,双方为此剑拔弩张,关系紧张。曹操进取汉中,刘备担心丢掉益州,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孙权也担心自己难以打胜,于是两家重新划分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刘备和孙权各占三郡。这样,刘备不仅“还”掉了一郡,还让出了一郡,也算公允,吴人却趁关羽北伐,偷袭荆州而整个取之,反捏造“借荆州”一说,来增加占有荆州的合法性,这些都是东吴君臣的狡辩。
91、所以,鲁肃建议孙权全力扶持刘备,将东吴所拥有的南郡地盘让给刘备,使其在荆州彻底站稳脚跟。这样一来可以为东吴培养一个强力的外援,二来更可以将曹操的注意力转移到日渐壮大的刘备身上,让刘备替东吴在荆州方向上直面曹军,缓解东吴的压力。
92、自古兵家必争,荆州的战略地位就那么重要吗?失去了荆州,蜀汉真的毫无翻身的机会?欲知后事,且待下文。
93、既然借荆州(或借江陵)都不大可能是事实,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呢?由于所有与之相关的说法都源于东吴人的传记,会不会是东吴制造的舆论,其目的在于为东吴偷袭荆州制造理由?有人认为:偷袭荆州是不需要理由的。东汉末三国是一个强权时代,汉朝皇帝没有了权威,谁的势力大,谁的军队能打,谁就有理。曹操消灭了那么多军阀和地方长官,并没有为之制造理由;刘备以仁义著称,但进攻四川刘璋时也没有制造什么合理的理由。所以,按当时的逻辑,孙权夺了荆州,就算胜利,没必要捏造什么“借”的舆论。
94、尤其是明代《三国演义》横空出世,刘备,诸葛亮俨然成了三国的唯二主角。不过,一向以“仁义”示人的刘备,其实也做过几件亏心事。比如说,偷袭自己的兄长刘璋;再比如说“借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