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7句爱国诗句整首七言诗
爱国诗句整首七言诗
1、(注)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
2、国庆天高悬艳阳,棉花争把笑颜张。双双茧手枝头过,朵朵白云催目光。
3、教学难点:清朝没落的现实状况,诗句的深层含义,作者感情的不断变化。(爱国诗句整首七言诗)。
4、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5、 书只有读熟,意思才会领悟。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在初读环节,重点纠正易错读音,读通、读熟、读正确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比如,在教学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时,我重点让学生读准“星辰“”恐惊“”夜宿”,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教学《敕勒歌》时,我重点让学生读准“敕勒“”阴山”“穹庐“”笼盖”等词语,天似穹庐的“似”字读平舌音,见牛羊里的“见”字读作“xiàn”,学生会读了,读熟了这句话,自然就会知道这里的“见”字是出现的意思,这一句话的意思自然也就理解了。词不离句,诗讲究意境,为了不打破诗的韵律美,我让学生读完词后,再读相应的诗句。然后采取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法,学生就能将难读的词句读正确、读通顺。还是在本册书里,学习《梅花》一诗时,“为有暗香来”里的“为”字读第四声,学生如果都能读正确这个字,也就明白这里的“为”字是因为的意思,那么这一整句话的意思也就不难理解了。再如,《赠刘景文》里的“擎雨盖“”傲霜枝“”菊残“”橙黄”等词语,都需要学生多读,读顺、读正确。在读顺、读熟的基础上才能深入去理解古诗的意思。
6、有些诗歌,推敲其题目就可以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情感,所以我们在解答问题时,千万不能对题目置之不顾草率行事。如2013年江西中考题《春泛若耶溪》(唐·綦毋潜),推敲一下这首诗的题目,看它透露出哪些信息。“春”表明出游的时间,“若耶溪”表明出游的地点,“泛”表明出游的方式是泛舟。
7、读后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注: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9、(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3分)
10、张元生在阵地上写下的这首小诗形象地叙述了战地生活的艰苦程度。
11、听了张元生这席话,记者想起前几天同张元生的战友闲聊时听到的几件事:
12、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3、 诗歌讲究押韵,韵是诗歌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最大的特征。任何诗歌都有韵脚,每一首诗也都有它的节奏和声律韵脚,它使诗歌音律和谐,便于记忆。
14、人生来都有情志,诗歌就是表达这种情志的。同时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将自我情感融合于书写的笔法、结构、章法之中,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统一。
15、在野战医院里,医生根据张元生的伤情建议转到后方医院治疗,他坚决不同意。这次,他在医院里住了七天,给军校带队实习的王东副政委留了一封信,又溜回前沿了。
16、(答案)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
17、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18、祝福你祖国,我把青春献给你,愿你永远年轻、永远快乐;我把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永远蓬勃。
19、释义: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20、龚自珍,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由于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因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有《龚定庵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21、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需要的!欢迎转载、分享
22、 同的审美情趣。(答出任意一种表现手法即可。答出手法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
23、 (2分)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近即可)
24、(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2分)
25、(1)体会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炼字往往能抓住诗词中表现的景物特征。如“星垂平野阔,月浦大江流”这两句诗,诗人用“垂”“涌”二字来描述星和月是诗人抓住了“平野阔”这个景物特征,在此前提下,用此二字才符合视觉规律:仰望天空,因原野空阔,星星近者高,远者低,就像往下掉的样子,故用一“垂”字;平视前方,因原野空阔,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升起一般,故用一“涌“字。而“涌”又带有一种强烈的动感,不是从江水中浮起,而是“涌”起,这便抓住了江水澎激荡的特点。
26、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27、(1)卖唱的歌女,这就是——“万马齐喑”!(2)大清朝的达官贵人们,这就是——“万马齐喑”!(3)中国烟民做成的明信片这就是——“万马齐喑”!(4)官府施粥场景,这就是——“万马齐喑”!(5)逃之夭夭,这就是——“万马齐喑”!
28、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代:戚继光《望阙台》
29、王薇老师的课件好精美呀,整堂课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30、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31、正因为“哀”、恨,所以大家盼望着一场大的变革的风雷来唤醒这九州的生气啊!他希望的“九州生气”是怎样的?(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
32、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3、(2)“异”(1分) 思乡(忧国)(l分)
34、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诗人内心情思与外在生活景象的统一。古诗中,诗人常常赋予一些意象以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说,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有着相近的审美情趣。比如,月代表离愁别绪、思念,杨柳表达惜别鸿雁象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的愁苦等等。因此解读诗词意象,有助于我们分析诗词的思想感情。比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诗人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理解了这个意象,便能体会出诗人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35、 一首诗,一种情,或悲或喜,或高昂豪迈,或哀伤低沉,不同风格的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沧桑岁月,都深藏着诗人情感的曲折变化。只有在了解诗人的基础上,走近诗人,方能感悟诗歌所包含的丰富情感,体会诗歌的超凡魅力。学生知其人,懂其诗,才会融情于诗,读出诗歌背后深藏的情感与玄妙。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在学生对词意有了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注意点放到了词人身上。“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环境之美跃然纸上。“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老夫妻感情好,互相打趣。“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二儿勤劳、懂事,小儿子又是那般可爱,一派恬静闲适、安宁和谐的生活景象,诗人被这样的场景陶醉了,这是词人向往的生活。可是辛弃疾是个爱国词人,他的大部分诗词都是描写戎马生涯、金戈铁马的场景,他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毕生的事业,诗词抒发的大都是爱国热情、壮志未酬的感慨,或是对当时的期望。他为何又会写出如此清新素雅的词呢?于是,我给学生作了背景介绍。此词辛弃疾作于闲居江西上饶期间,由于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他一直遭受当权者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43岁起,他长期不得任用。这也使他在隐居期间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一些闲适词和田园词。但是即使在闲居期间,他仍心系国家安危,并没有安逸沉湎。他还是写出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雄壮之词,抒发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清平乐村居》正是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在闲居,心在国家。所以当学生走近词人,了解辛弃疾之后,再读《清平乐村居》便又是一番情感在心头。学生体会诗人的陶醉、诗人的期望,进而读出诗人那深邃的情感。
36、师:这首《题临安邸》有的人从诗中读出了愤怒、悲伤、忧愁。我却从中读出了
37、(注释)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②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③羹芹:煮芹为羹。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⑥东皋:水畔高地。⑦举趾:举脚,下田。
38、该作品内容取自南朝诗人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所创作的山水诗。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在谢灵运的笔下,山水有意,草木多情,使人感受到温州山水的清新瑰丽。在艺术风格上取法于《张玄墓志》。《张玄墓志》用笔方圆兼备,结体扁方,既有北魏的神韵,又有唐楷的法度。作品采用条幅形式,增强铺排列布之势,整饬的布局使行、列之感更为统一。
39、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签贫诗歌思内客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
40、在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军官里,年龄最大的是张元生,今年二十六岁了。他八四年自我校毕业又进石家庄陆军学校学习时已是第二次入伍了。“可惜那次没赶上参战。”在接受采访时,张元生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说。
41、随着张元生用步话机呼唤我军炮火的话音,我炮兵一连打过来一千二百多发炮弹,整个A高地的表土就象被犁翻过一样,天空被火光映得通红。
42、元诗的写作强调回归本初,努力赤裸,一如策兰,特朗斯特罗默。而诗书画内在巧妙的互文关系也启发了书写(我更喜欢称之为书写)这门古老的手艺,演化了新的炼金术。在文本内核式微与书写语境单调的大环境下,对书写本体的探索变成绕不过去的时代命题。回归书写的日常,让书写努力赤裸,或许是通向书写这个秘密花园小径的新的岔路。
43、C.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44、知道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吗?课件出示八股文资料,自读,交流:龚自珍希望皇帝和政府如何做?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力挽狂澜。
45、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46、此对联文字风格是将魏碑与行书相结合,增加了草意。在创作中协调方圆之间的关系,以圆势运方笔。在大量的大字练习中,我感受到写大字不仅要有开阔的笔路,而且要在笔路上做减法,使文字简洁明快,还要在入纸有足够深度前提下,同时存在着上拔的气势!
47、栽完油菜日升高,汗透阳光随手浇。国庆抢晴忘早晚,笑声随浪润青苗。
48、赏析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3分)
49、在军校里记者见到这首诗后问张元生,“当你知道上级只是批准给你记二等功的消息后,你想的是什么?”
50、师:每逢读到这两句诗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思考:
51、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不让胡马越过阴山。
52、《七律·长征》一诗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53、教学准备:ppt、资料、音乐、图片、乐学案
54、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55、突然,越军的一颗手雷冒着白烟飞进洞来,正好落在哨长李忠良的脚边:李忠良迅疾抓起手雷?未及出手就炸响了。
56、释文为“雅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