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5句孔子关于人生价值的名言


孔子关于人生价值的名言

1、人生的白纸全凭自己的笔去描绘。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经历填写人生价值的档案。佚名

2、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5、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6、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7、  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林逋

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改变自我,改变世界——基于新教育的教师生命叙事个案研究

10、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1、出自《孔子家语·人官》。自己虽有长处,也不能刚愎自用。有些人自恃能力超群,往往独断专行,遇事不和别人商量。事实上,这样一方面会阻塞言路,一方面也会滋长自己的傲气,最终使集体分崩离析。因此,尊重他人,集思广益,虚怀若谷,才是成功的关键。

1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3、  1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歌德

1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释义: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15、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17、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8、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19、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我们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我们的宽容。

2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1、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22、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23、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24、  没有任何一个有钱人,可伟大到不需要朋友。

2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释义: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26、译: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

2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8、●写作指导|怎样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含范文)

29、zǐyuēyóuhuìrǔzhīzhīhūzhīzhīwéizhīzhībùzhīwéibùzhīshìzhīyě

3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1、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32、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

33、人生当贵显,每谈布衣交。谁肯居台阁,犹能念草茅。陆次云

34、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3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6、孔子曾经讲过一句名言——人生的价值在“参赞天地之化育”。参赞,就是弥补的意思,弥补天地的化育之不足。人生的功能是参赞天地之化育,也就是帮助万物。因此,中国文化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宇宙间的三才。我们当代人也说赞,那就“为精灵之人点个赞”吧。

37、2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39、得了糖尿病并发症,做什么运动最好?转给需要的家人朋友

40、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41、  1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晏婴《晏子春秋》

42、这个释义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很多人都对这个释义提出质疑,孔子在《论语》中传道的时候都是比较温和的态度,为什么突然说出这么“激动”的话呢?而且在孔子的其他话语中,基本都是围绕着追求人生意义以及如何更好的生活这些方面,那么孔子一定明白,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没理由说出这句话

43、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44、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

45、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6、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47、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4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5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2、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53、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4、3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

5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释义: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57、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58、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孔子的人生格言2(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59、译: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60、  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苏霍姆林斯基

61、zǐyuējiànxiánsīqíyānjiànbùxiánérnèizìxǐnɡyě 

62、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63、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我们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我们的宽容。

64、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