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0句尊师的成语
尊师的成语
1、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2、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3、杨时和游酢去拜程颐为师的那一年二人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有了自己的建树,然而在求知的过程中依旧保持着低调谦逊的态度。
4、出自《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尊师的成语)。
5、要学好这门技术,就必须拿出程门立雪的精神来,虚心向师傅求教。
6、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7、尊师重道说的是,尊重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8、(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尊师的成语)。
9、 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10、春风化雨:(chūn fēng huà yǔ),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亦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 呕心沥血:比喻穷思苦索、费尽心血。——《孟子·尽心上》
11、释义: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12、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3、元·关汉卿《单刀会》:“请君侯试说一遍;下官洗耳恭听。”
14、教师节特别奉献!一个关于尊师重道的成语小故事。
15、(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16、尽心尽力:(jìn xīn jìn lì),指费尽心力。——《晋书·王坦之传》
17、(小编看到这忍不住紧紧的捂住了自己的脚脖子)
18、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释义: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19、出自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白话文意思是有贤德的老师和好的朋友在他身旁,诗书礼乐都陈列在他前面,把这些东西都抛弃而去做坏事的人,是很少见的。
20、(举例造句): 程门立雪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尊师重教。
21、能者为师(néngzhěwéishī):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22、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23、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24、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25、二人一同去拜见程颐,程颐正在屋内休息,杨时与游酢恭敬地站在一旁没有离开,等到程颐睡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26、解释: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27、(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勤勤恳恳。
28、 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29、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30、古往今来,诸多学者在求学中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学习是一件高尚的事情,而教师是一项神圣的职业。给予每一位爱岗敬业的老师最基本的尊重,我们则会收获更多。
31、(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
32、出自《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33、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34、那位青年人很有些程门立雪的精神,为了学到知识,总是恭敬地向先生请教。
35、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释义: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36、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37、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形容做什么事都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丝:计量单位。——《儒林外史》
38、(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39、(出自):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40、1)华夏五千文明史,瑰宝难书若星辰;济弱扶伤善之本,敬老慈幼德为根;明礼守法笑声多,三省吾身日日新;礼义廉耻修身勤,律己诚信文明人。
41、(1)孟子把柳下惠和伯夷并称为百世之师,令人感叹的是师承先贤、亲承教化没有机会,实在是有原因的。
42、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43、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44、尊师重道:(zūn shī zhòng dào),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后汉书·孔僖传》
45、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46、例句: 欧阳老师对后进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47、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48、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49、师严道尊: 拼音是shī yán dào zūn,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白话文意思是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
50、循循善诱: 读音是xúnxúnshànyòu,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51、在宋朝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学者,一个叫杨时,一个叫游酢(zuò)。两个人都很有学问,但他们仍坚持学习,潜心治学,力求在学业上有更多的建树。而当时,有两位著名的儒学家,程颢(hào)、程颐(yí)两兄弟,这兄弟二人的学问非常了不得,他们被称为二程,是“程朱学派”的创始人,他们学识渊博,声名远播。
52、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53、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54、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55、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诗经·大雅·云汉》
56、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57、(拼音):jiàng xīn dú yùn
58、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59、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