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8句诸葛亮的墓地在哪里
诸葛亮的墓地在哪里
1、刘禅看到他们四人回来,内心相当纳闷,自己亲自挑选的杠绳,就如此不堪吗?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就将四人转起来亲自审问。严刑拷打之下,其中一人说出了真相,这让刘禅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果断将他们斩杀。因刘禅太过激动,一时间忘了问他们究竟将丞相葬在何处,从此再也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的埋葬地点了。(诸葛亮的墓地在哪里)。
2、既然不知道诸葛亮墓葬的下落,那么他的墓是否被盗,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而且即便是大家都知道的,定军山的衣冠冢也未曾被盗过。因为诸葛亮的节俭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因此他死后也一定会有金银珠宝等大量珍贵宝物进行陪葬。
3、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 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4、但这正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他当然知道绳子不会那么容易断,这些士兵肯定会因为体力的问题把他随机埋葬。到了明朝时,出现了一个军事能人刘伯温,,而且还会八卦之术,所以他就利用此本领推测出了诸葛亮的墓地。当他去到陵墓后,发现里面有油缸、棉线和长明灯,而长明灯即将要熄灭,这时他就看到一竹签上写着:小刘小刘,快快添油!
5、 一会儿,抬重的人回来了,进门一齐动手,抡起杠子把烧火的打死了。吃完饭,正要分银子,哪晓得药性发作,一个个都先后死去。所以,至今人们不知道诸葛亮的坟墓到底在哪里。
6、诸葛亮墓区,占地360亩,有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千年以上古柏40余株,其中1700余年的22株,汉桂2株。古柏汉桂相辉映,四季鲜花互争研,真乃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7、诸葛亮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由青沟、罔子沟、井沟、斩地沟、田家沟、牛角沟、瓦洞沟、龙嘴沟八条小溪分割而成。
8、大殿龛上,端坐着诸葛亮的塑像,纶巾,羽扇,鹤氅,方据,神态庄严。关兴、张苞,侍立左右。墓在大殿之后,南北向,头北脚南,取北顾中原,南立蜀国之义。墓周砌以砖墙,其圆周为60米。墓家为覆斗形,高约6米。墓前有一小亭,号曰“墓亭”,内竖石碑一通,上刻“汉诸葛忠武侯之墓”。墓后有古桂两株,高大,繁茂,浓荫如盖,传为“汉桂”,号曰“护墓双桂”。
9、后来西川的刘璋听信了张松的谗言,把刘备放进来,庞统通过自己的计谋,结果自己却牺牲了,庞统的牺牲给了刘备一个非常大的机会;于是刘备就打着要为庞统报仇的机会,取得了西川。
10、盗墓贼觉得无利可图,自然没有盗墓的动力。再者说,诸葛亮聪明绝顶,精通五行八卦。想必他的目的设计一定是机关用尽,任何非法入侵者都会被各种防盗机关拒之门外。在没有珍贵宝物的吸引之下,很难有盗墓贼愿意冒着如此之大的生命风险去到诸葛亮的目的。
11、博物馆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230亩(15万平方米)。根据武侯祠新 的规划内容,武侯祠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武侯祠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整个武侯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五重建筑,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丽。武侯祠后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
12、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13、1991年,经当地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成立,区名取自辖区内的武侯祠(原为汉昭烈庙,昭烈为刘备死后的谥号)。武侯祠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明初与昭烈庙合并,为蜀中著名的历史旅游名胜之一。
14、诸葛亮断气后,八个招重的把他埋了。他们为难起来:这银子怎么分呢?他们说要是没有这个烧火的,就好了,恰好一人分一两。八个人一商量,就想出个主意。这时,烧火的也在一边做饭一边盘算着:这银子不好分,闹得不好就分不到自己头上来,不如对他们下毒手,我一个人得八两银子。他找来毒药,把毒药放进锅里,等他们回来吃饭。(诸葛亮的墓地在哪里)。
15、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诸葛亮预料之中,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死后墓地被盗。因当时战乱纷纷,盗墓之风猖獗,曹操生前就为自己布置了几十个假墓,作为你三国最聪明的诸葛亮,岂能不想到防盗一事?所以,通过这种做法,就没人能找到诸葛亮的墓地。
16、庙群面南朝北,山门为诸葛亮庙大门,由正门和东西两个耳门组成,庙门古朴厚重,正门楣上书法家舒同书写的“五丈原诸葛亮庙”赫然在目,门两边是一副对联“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很好的总结。
17、刘禅听从了相父诸葛亮的安排,选了四个孔武有力的士兵,但是没想到的是,他们走了三天三夜,累的一点力气都没了也没能把绳子磨断,于是四人一合计,就把诸葛亮随便埋在所处的位置,而后就回去复命了。
18、当地传说,在太白山石沟河风景区的大罐和相隔不远的小罐便是诸葛亮生前设置的两处“假冢”。
19、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的一个官宦之家,隐居于卧龙岗,27岁受刘备诚意邀请出山。他雄才大略、忠心耿耿,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政权建立以后,刘备去世。诸葛亮牢记先主嘱托为平定中原六出祁山,最终大业未成,于公元234年在陕西五丈原去世,享年54岁。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因为他广受百姓爱戴,因此臣民们集体上书,请求为他建立祠堂,享受香火的供奉。后主刘禅就下令在汉中沔阳城建立了第一座“武侯祠”。
20、墓前上岗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古称“三台书案”。
21、 诸葛亮早已料到,自己死后蜀国必为司马氏所灭,而蜀国灭亡后司马氏必来挖他的坟墓,所以他“导演”了这出戏剧,以保自己死后的安宁。
22、陕西省汉中市武侯祠,位于勉县(沔县),始建于公元263年,为最早的武侯祠(早成都武侯祠约50年),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23、蜀军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大量的削减,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成为了重要的托孤大臣,刘备死后开启了后主时代,公元226年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去世,诸葛亮就集结军队攻打曹魏,取得了一些成功。
24、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25、对于这位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的丞相的最后遗言,刘禅岂能不遵?于是他命四个关西壮汉,抬着他的棺一直往南走。这四个汉子抬了一天一夜后,终于体力不支,但是此时杠未断,绳也未烂。四个人商议后,将诸葛亮的棺就地掩埋。
26、虽然刘禅治国能力有限,但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既然丞相发话了,刘禅没有任何犹豫,就按照其遗言进行了安排。另外,为了表达自己对丞相的尊敬和怀念,刘禅还亲手挑了几根抬棺材所用的杠子,以及捆绑所需的绳子,然后安排了四名威武雄壮的士兵,让他们抬着棺材出发了。
27、话说几个士兵抬着诸葛亮的棺材走了一天一夜,抬棺材的绳子怎么也不断。最后几个士兵一合计:这不行啊,这么粗的绳子,等断了都到什么时候了,要不咱把它割断吧。几人一听,这主意好,然后就把绳子割断,埋葬了诸葛亮。
28、从少祖山下六岗向东势若游龙,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后形成新月者半里许,传为墓之正脉。
29、所谓衣冠冢,也就是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代替遗体下葬,而并没有葬有死者的真正遗体。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墓地并非在此,而是在他处。也有相传诸葛亮在弥留之际曾设下遗迹,就是其死后将尸体放入棺椁之中,系上四根绳索,由四个壮汉抬着,一直往南走。走到绳断之时,便是下葬之地。
30、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时,病逝的地方是在五丈原。临死之前,他交待下去,说自己死了之后,要葬在汉中的定军山。
31、人们都说诸葛亮死后被葬在定军山,其实那里只是他的一座假坟。
32、”由于当时蜀国连年出兵北伐曹魏,民贫国虚,内讧不断,又因诸葛亮死时的遗命之故,武候墓仅植柏树五十四株,无其他纪念性建筑。经过1500多年后,武候墓出现了“前墓”和“后墓”、“真坟”和“假坟”之争,给后人留下一个又一个难解的迷团? 那么诸葛亮究竟葬在哪里? 民间传说,诸葛亮葬在太白山下的方才关。
33、于是有人猜测,这或许是诸葛亮早就设计好的计谋,因为聪明如诸葛亮,怎会不知道新绳子的结实程度岂是几个人能轻松抬断的呢?而且善于心计的他也算出所抬之人定会偷懒,而且军人大多性情豪爽,口风普遍不严,此事一旦被刘禅知晓,定不会轻饶了他们。这样一来,世上就不会有人知道真正埋葬他的地方了。
34、士兵回到成都,见了刘禅复命。说已经按照要求,埋葬了诸葛亮。刘禅一听,这不太可能吧,才一天呢,绳子就断了?严加逼问下,士兵说了实情。刘禅听到真相,一气之下就把这几个士兵给斩了,斩了之后才发现,坏了,忘了问丞相埋在哪儿了。至此,世上便无人知晓诸葛亮葬于何处。
35、为什么要让士兵抬其棺往南走,绳断便葬呢?诸葛亮没有说具体葬在定军山什么地方,而且嘱咐他的士兵将尸体入棺,抬着向南一直走,直到他们扛着棺材的绳子被磨烂断裂才停下来,停下来的地方就是他的葬身之所。抬着他尸棺的四位士兵,走了一天一夜,体力早已不支,可是这用来支撑棺木的绳子是全新的,哪有那么容易磨断,更不用说那上好木头制成的杠木会腐蚀了。于是,这四个军士为了能够早日完成任务,想了一个办法,干脆就这样把诸葛亮就地掩埋。后来,四位士兵回到成都告诉刘禅,说将丞相棺掩埋于杠断绳烂之处。刘禅听了报告后觉得不对劲,怎么这么快就会杠断绳烂呢?于是将四个人抓起来严加审问。四壮汉经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认。刘禅大怒,以欺君之罪将四人杀死。但是,四壮汉被杀后,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诸葛亮的葬地了。
36、 关于诸葛亮之墓,有传言一直流传至今,说他曾经下令,在他身死之后让四队人马分别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出丧,以便迷惑世人的眼睛,让大家猜不到他的葬身之处。
37、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亮庵”,位于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始建于魏晋时期,是投魏之蜀汉故将黄权在诸葛亮躬耕地卧龙岗上修建而成的是纪念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
38、定军山位于汉中,是蜀汉军队出巴蜀北伐曹魏会经过的地方。诸葛亮选择在这里下葬,有以此明志的含义,也有勉励后人的作用。诸葛亮生前没有获得北伐的成功,在他故去后,也希望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能够不忘“兴复汉室”的使命。警示后人汉中是关中入蜀的咽喉之地,也是川中平原的屏障所在。当初刘备在同曹操争夺汉中时,就是倾尽益州之力,以至于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程度,才夺下了汉中。汉中来之不易,对于蜀汉政权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地。诸葛亮选择在定军山下葬,也是为了警示后人,汉中十分重要,不能丢失。后来蜀汉政权便是在汉中失守后,数月的时间里便被曹魏消灭。这样的警示作用,是在成都安葬所无法体现的。
39、 这个故事至此就该结束了。但是后人为了渲染诸葛亮之机智,认为这一切都在诸葛亮预料之中,因为孔明早已料到,自己死后蜀国必为司马氏所灭,而蜀国灭亡后司马氏必来挖他的坟墓,所以他在死后“导演”了这出戏剧,以保自己死后的安宁。曹操与孔明,都采取了隐秘的办法处理后事,但前者被认为是一种“奸诈”,后者则被理解为“机智”,其中的微妙之处,颇值得后人细细玩味。陕西南部有个武侯墓,据传是诸葛亮的长眠之地,他在第五次伐魏失败后,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按其遗命,将他葬于定军山(现勉县定军山)下。但这并非真正的墓葬之所。
40、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了不让他的坟墓被世人晓得,在临终前就作了安排:安葬他时只要九个人,八个招重的,一个烧火的,事成后给他们八两银子。
41、其实在封建社会,人死入土为安,而死后被仇家掘坟报复的事儿非常多。诸葛亮一生虽说从未真刀真枪的亲自上过战场杀过人,但树立的敌人还是不少的。作为蜀国的丞相,想要做到没人知道自己的下葬地点,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便出此一计。
42、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率蜀汉军队从褒斜道出,屯兵武功(现岐山县)五丈原,与魏国都司马懿对峙百余日,终因积劳成疾,病卒军中,“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需器物。
43、因为棺材重量太大,这四名士兵抬着没多久就感受到了体力不支,,所以就在附近随便找一个地方把诸葛亮埋葬了。士兵们回去之后禀报刘禅说绳子已经断了,可是刘禅却不相信,离他们出发才过了一天,绳子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断?所以就对他们言行拷问,最后他们才说出事实。刘禅随即将四人处死,但是这样一来,诸葛亮的墓就没有人知道了。
44、让另一能说会道的心腹拿九锭银两、九匹蜀锦,寻十个贪婪凶残之徒(其中一人会做饭),把龟川坝咀头镇古庙中之薄棺依山深埋。然后给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密授二锦囊妙计:一是计退司马懿追兵,二是计斩魏延。随后就人事不醒。 当晚,蜀军表面平静,其实在作秘密退兵准备。
45、公元197年传说诸葛亮就隐居了今天的南阳,公元201年的时候刘备被曹操打败,当时有谋士对刘备说,你想要取得稳定,或者想要征战一方,就应该去拜访名仕,只有他们才能辅佐你。
46、再者秦岭崎岖、蜀栈道艰险,心中不忍,自己淡泊、宁静一生,灵魂应回归大自然,实现其“生当兴刘扶汉室,死亦借地葬曹魏(借地寄封)”的宿愿。于是他就给后主刘禅上了道“葬汉中定军山”的遗命后,密购薄棺两口,给跟随自己多年的两个心腹老卒面授机宜。让哑巴老卒在自己死后简敛薄棺,连夜放置到回蜀汉之龟川坝至咀头一古庙;同时将日常征战所阅之兵书战策及所用衣物等假作尸体,放入另一棺木随大队运回汉中。
47、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诸葛亮被拜为丞相、中郎将,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诸葛亮也是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一统天下;但是由于关羽和张飞的被杀,刘备就是一个死脑筋就是想要功劳东吴,结果在夷陵大战的时候可以说是打得丢盔弃甲。
48、 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了不让他的坟墓被世人晓得,在临终前就作了安排:安葬他时只要九个人,八个招重的,一个烧火的,事成后给他们八两银子。
49、但是后来事情被刘禅知晓,一怒之下就把四人给杀了,但是气糊涂的刘禅竟然没有问相父的埋葬地点,如此一来,知道诸葛亮墓的最后四个人也就死掉了。
50、陕西省汉中市武侯祠,位于勉县(沔县),始建于公元263年,为最早的武侯祠(早成都武侯祠约50年),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51、同时也是因为有了这些陪葬品,让盗墓贼十分的猖狂,很多皇室贵族的墓地都被盗贼盗空所有的宝物,也让我们损失了众多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资料。哪怕是现在,仍然有盗贼在做着这种行当。但是盗贼们盗了那么多人的墓,自然也拥有一定的能力,却为何没有人盗诸葛亮的墓?刘伯温给了我们答案。
52、1991年,经当地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成立,区名取自辖区内的武侯祠(原为汉昭烈庙,昭烈为刘备死后的谥号)。武侯祠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明初与昭烈庙合并,为蜀中著名的历史旅游名胜之一。
53、之后,刘备又得到了川蜀之地,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刘备病逝后,诸葛亮为了完成匡扶汉室的心愿,先后进行了多次北伐。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北伐行动均以失败而告终。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生前留下遗言,让后主刘禅按照遗言对自己进行埋葬。那么,诸葛亮究竟被埋葬在什么地方呢?有一种说法很靠谱。
54、回到古庙,看见做饭的笑容满面,主动迎出庙门,他们不由分说,合伙把做饭的人杀死,打墓者每人分得一锭银子、一匹蜀锦。然后九个人看见桌子上早已摆好的酒肉,就大吃大喝起来。谁知还未吃完,个个口鼻流血,死于古庙,他们哪知作饭的人比他们还贪婪凶狠,想一个人独吞九锭银两、九匹蜀锦,于是在买来的酒肉中作了手脚,下了巨毒。
55、赤壁之战以后,三国已经成立,刘备的成功可以说是一半要靠着诸葛亮的功劳,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军中有传言说,汉献帝刘协自杀了,刘备听着以后表面上难受,其实自己的心里美滋滋的,汉献帝如同一个傀儡,他被杀就给了刘备一个称帝的机会。
56、公元197年传说诸葛亮就隐居了今天的南阳,公元201年的时候刘备被曹操打败,当时有谋士对刘备说,你想要取得稳定,或者想要征战一方,就应该去拜访名仕,只有他们才能辅佐你。
57、。据宋人着《孙王墓记》载,盗墓贼曾挖开孙策墓,得到了很多的金玉奇器,如银盂杯、金搔头等。后盗墓贼被抓获,这些宝物全部被一个叫朱励的人据为己有。不久,孙策的墓地被废,变成了官窑。
58、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南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59、现在的我们知道的诸葛亮墓位于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因诸葛亮曾获封武乡侯而得名武侯墓。其实这是衣诸葛亮的衣冠冢,真正的诸葛亮墓不知道在哪。
60、一会儿,抬重的人回来了,进门一齐动手,抡起杠子把烧火的打死了。吃完饭,正要分银子,哪晓得药性发作,一个个都先后死去。所以,至今人们不知道诸葛亮的坟墓到底在哪里。
61、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诸葛亮被拜为丞相、中郎将,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诸葛亮也是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一统天下;但是由于关羽和张飞的被杀,刘备就是一个死脑筋就是想要功劳东吴,结果在夷陵大战的时候可以说是打得丢盔弃甲。
62、 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哥哥孙策之墓曾遭盗掘。孙策年轻时,好生了得,人称“小霸王”。其死后葬于苏州城附近
63、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门大桥外西侧,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首批一级博物馆,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游客来此参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在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更是流传千古。
64、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65、 诸葛亮之兄,东吴一代名臣诸葛瑾墓也在明朝时被盗。这一事实见于《三冈识略》一书。书中写道:吴郡的东关外有封土堆,当地人都传其为皇坟。明朝时有一猎户到关外打猎,见到土堆旁有一个孔穴。于是当夜便潜了进去。进去后,他发现里面有石床石几,上面堆满了金银器物。最奇的是里面有一宝炉,形状古朴,色彩鲜艳。这只宝炉后来几经转手,被当地一富豪购得。富豪将其置于案上,只见炉内香烟自发,结成五色云,更奇的是,在云中还能隐隐约约看到一只白鹤在其间飞翔。墓中有一短碑,其上刻的文字表明墓的主人是诸葛瑾。后来吴郡的官府抓获猎户,将宝物全部没收。但那只宝炉却散失于民间,下落不明。
66、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67、 对于这位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的丞相的最后遗言,刘禅岂能不遵?于是他命四个关西壮汉,抬着他的棺一直往南走。这四个汉子抬了一天一夜后,终于体力不支,但是此时杠未断,绳也未烂。四个人密谋议道:“宰相死了,朝廷就派咱哥几个抬着在这深山老林里转,连个护送的官差都没有,咱这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呵,算个球的,就在这里挖坑埋了拉倒!”于是将诸葛亮的棺就地挖坑掩埋。回去后,他们报告刘禅,说将丞相棺掩埋于杠断绳烂之处。刘禅听了报告后觉得不对劲,怎么这么快就会杠断绳烂呢?于是将四个人抓起来严加审问。四壮汉经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认。刘禅大怒之下,以欺君之罪将四人杀死。但是,四壮汉被杀后,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诸葛亮的葬地了。
68、诸葛亮的墓在哪里?据史料所知: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宝鸡境内)军中,享年五十四岁,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棺材,穿平时的衣服入殓,不必用其他器物殉葬。《三国志》记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这是三国时期比较流行的薄葬文化。
69、诸葛亮庙位于诸葛亮逝世之地今宝鸡岐山县五丈原,是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多次修葺而成,布局严谨,气宇轩昂,又因历代名人雅士题联赠匾,成为一处文化气息浓厚的历史人文景观。
70、诸葛亮病逝于今天的陕西,所以诸葛亮是葬在今天的陕西,诸葛亮葬在陕西也是有原因的,他死后希望看到蜀汉的军队能够打败曹魏的军队,但是刘备并没有选好接班人,选了一个智商不行的刘禅做了继承人。
71、诸葛亮此人,相信大家都熟悉,他在三国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在军事、文学上的成就都十分突出,而且他还是一个发明家的。他神机妙算,为刘备出谋划策,在刘备出战时,他就在后方做好各种事宜,作为蜀国的丞相,他为蜀汉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所以如此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会知道在他死后,一定会有盗贼光顾。
72、对于这位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的丞相的最后遗言,刘禅岂能不遵?于是他命四个关西壮汉,抬着他的棺一直往南走。这四个汉子抬了一天一夜后,终于体力不支,但是此时杠未断,绳也未烂。
73、诸葛亮广场是湖北省襄阳市人民为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纪念三代下一人诸葛亮而建。襄阳市标志性景观之襄阳市政府塑诸葛亮铜像于广场。既彰显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象征,又是中国最大的人像雕塑工程。
74、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75、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一生极为传奇,27岁之前一直在南阳种地,没事没事就与崔周平等人谈论天下大事,并自比为管仲、乐毅。在徐庶及水镜先生的推荐下,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三次到茅庐中拜访诸葛亮。
76、诸葛亮不光死后留下埋葬自己的命令奇怪,他的墓穴同样奇怪并至今无人能解,每个到了诸葛亮目前的人们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墓的顶上居然长出了一颗高大的黄果树。
77、所以诸葛亮在死前就嘱托刘禅,他去世的消息不要通知其他人,也不要办葬礼,到时候就让四名士兵抬着他棺材往南出发,什么都不用管,只要直接走,一直到绑棺材的绳子在哪里断,就在哪里把他安葬。后来在他去世后,刘禅也按照其生前的要求做安排。但是根据后人推算的位置根本没有任何墓穴,最后只能去查找史料记载,而专家也给出了一些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