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0句描写爱国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爱国的诗句有哪些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5、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7、释义: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8、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唐.杜牧

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10、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1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春望》(唐)杜甫

12、赏析: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力强,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13、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海上清·顾炎武

14、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15、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16、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17、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18、  (3)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19、译文:乌云密布的青海湖黯淡雪山,遥遥望着边塞孤城玉门雄关。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不打败进犯敌人就誓不返乡。

20、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21、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2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24、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5、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26、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27、(1)将晓:天将要亮。(2)篱门: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28、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29、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