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9句古诗大全李白500首


古诗大全李白500首

1、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李白到永王幕府以后,踌躇满志,以为可以一舒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成为像谢安那样叱咤风云的人物。这首诗就透露出李白的这种心情。诗人一开始就运用浪漫的想象,象征的手法,塑造了盖世英雄式的自我形象。“试借君王玉马鞭”,豪迈俊逸,可谓出语惊人,比起直向永王要求军权,又来得有诗味多了。这里超凡的豪迈,不仅表现在敢于毛遂自荐、当仁不让的举措上,也不仅表现在“平交诸侯”“不屈己不干人”的落落风仪上,还表现在“试借”二字上。诗人并不稀罕权力(“玉马鞭”)本身,不过借用一回,冀效铅刀一割之用。

3、   郭君,楚歌者,郭苏淮先生也,系深圳市新四军研究会执行会长、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其于深圳市中层领导岗位公务员退休后,醉心文学,特别于2016年后几年内,创作大量律绝及散文诗,现着手将七绝500首整理编辑成书,即将付梓。  所谓七绝,即七言绝句。绝句,亦称截句、断句。绝、截、断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为四句,故名。  绝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唐代律诗形成之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即律绝。  郭君七绝500首,系近体七绝(七言律绝),除个别数首因已书法而不思改动保持原创外,其余中规中矩,韵脚、平仄、对粘、孤平、三平等等皆全然顾及。  赏读全篇,发现诗人作品中颇多特拗句。大凡仄仄脚之诗句,若五言第4字、七言第6字拗,称特拗,拗则前一字必救之,称特定变格(特拗只存在于仄仄脚之句子:仄仄平平平仄仄)。  原律绝规定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若第6字拗及救拗后即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然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定体则无,大体则有。”若一味泥于结构,则难成佳作。  律绝要法,曰“起、承、转、合”。首句为起句,破题或对景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次句为承句,接破题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三句为转句,借前句意,相应相避,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四句为结句,借前句意,或就题结,或用事结,言有尽而意无穷。诗言志,诗人遵循作诗章法:托物言志,融情于景;语句朴实,直抒胸臆;铺排陈述,自然流畅;情致婉约,意境开阔。诗文驱于绳墨,净化心灵,丰富生活,在这大变革时代,岁月留痕,以为史事之记录。可喜可贺也!  衷心期待及祝贺《郭苏淮七绝500首》早日问世。  (作者系香港作家、诗人,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5、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古诗大全李白500首)。

6、王昌龄因为“不护细行”而被贬官龙标,李白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从远道寄给朋友,算是对朋友的安慰。诗歌是这样写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首句绘景写时,融情于景。柳絮凋零,漂泊无定;子规啼鸣,声声思归。“柳”字谐“留”,暗喻离别;子规含冤,泣泪成血。如此景语,情调悲凄。次句直叙其事,情溢事外。“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闻道”二字道出诗人心中对王昌龄被贬龙标的意外惊愕和难以置信,不著“悲”字却字字含悲。后两句大胆想象,托月传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诗人要将自己的愁思苦恨寄与明月,期盼它随风飘飞,直抵龙标。月本无情,风亦无感,可是在诗人的笔下,却变得如此善解人意,通达情理,竟然可以将诗人的离愁苦怨,关爱悲悯传达给远在龙标的朋友。月成了替诗人分忧解愁的知音,月成了替诗人传情达意的使者,月成了诗人坦荡胸怀的写照,月成了慰藉双方的媒介。

7、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

9、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10、李白在《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一诗中说:“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他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最感亲切的东西是月亮,其《月下独酌》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的形象在李白诗中反复出现。在李白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亲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11、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12、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3、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4、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5、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16、译文: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没有去求仙,真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

17、飘蓬:草本植物,叶如柳叶,开白色小花,秋枯根拔,随风飘荡。时李白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相偕漫游,无所归宿,故以飘蓬为喻。

18、李白爱月,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就是他的仙逝,人们也附会了与月有关的动人传说。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五笔》中记载:“世俗言,李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传说自是传说,但李白爱月却是不争的事实。李白的许多诗中都写到了月,月是承载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品读李白的咏月诗,可以多角度,多侧面了解到大诗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下面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咏月诗作稍加赏析,以飨读者。

19、⑺竹帛(bó):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20、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3、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24、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5、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26、李白这首《长歌行》深受同题古辞的影响。长歌行古辞或写及时建功立业,不要老大伤悲;或写游仙服药,延年长寿;或写游子思乡,感伤人命短促。陆机《长歌行》恨功名薄,竹帛无宣;谢灵运《长歌行》感时光流速,壮志消磨;梁元帝《长歌行》写及时行乐;沈约《长歌行》写羁旅行后倦恋金华殿,功名未著,竹帛难宣。总之李白之前运用长歌行古题者,均触景感时,抒写悲伤之情,寄寓着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怅惘感伤的心灵。李白由此感悟人生,联想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重蹈古人的覆辙,陷入痛苦之中,不抒不快。于是尽情倾吞,激昂文字,悲歌式的心灵,融汇着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感发着人意,体验着人生的苦乐。

27、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8、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9、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30、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31、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

32、译文: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3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

34、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35、释义: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3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8、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