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9句形容孝顺父母的名言名句


形容孝顺父母的名言名句

1、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2、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3、中国人自古就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父母之恩,即使以高山大海喻之亦不为过。其实,“孝”首先是人的一种需要,是人的一种特殊情感活动。孝顺父母,心里才踏实,生活才充实,才能享受真正的天伦之乐,才能走完没有遗憾的人生。不敬不孝者,表面上看像是占了什么便宜,实际上不但会使老人有所失,也会给自己带来也许是难以挽回的损失。

4、9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5、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6、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形容孝顺父母的名言名句)。

7、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形容孝顺父母的名言名句)。

9、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儿女孝顺父母的句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10、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规》。

11、父母,自己的父母谁都不会陌生吧?可是你想过感恩他们吗?要是说不知道,那可就糟糕了,因为他们生育了你,教你说话、吃饭、走路……,你的一生全部都是他们教给你的。

12、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13、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14、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5、▼亲情 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感情了。除了爱与呵护,还应该有感恩。

16、蜜蜂,默默地勤奋地奔忙着,劳动着。一天天,一年年,奉献着甜蜜。慈祥的母亲,我永远忘不了那深深的母爱。

17、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8、生而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好好孝顺他们!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19、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0、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作者:《大学》

2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规》

2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作者:孟轲

2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2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26、  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您似乎更年轻了,不但是外貌,而且是心灵。妈妈,我爱你。

27、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2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9、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30、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31、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32、孝心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孝心是一股轻柔的春风能把炎热带出干渴的心灵;孝心是一颗种子,能让每一片心的土地四季常绿.。

3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3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5、感恩是什么?大家也许知道吧。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生活态度;是一束阳光,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抱怨;是一座桥梁,可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一种镇静剂,可使人在众多的纷扰中保持平静;是一种润滑剂,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36、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7、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8、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