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0句唐诗宋词精选及赏析


唐诗宋词精选及赏析

1、过片两句,更可见牢骚。“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酒贱”是因为“人贱”,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月明”句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苏轼远贬黄州,心中的失落与不满是以这种自我嘲讽的形式来表现的。因“乌台诗案”受苏轼牵连被贬的人太多,而苏轼也因此不愿连累友人,所以绝少与故人交往,这里的“客少”应是指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这静寂的夜里,在这皓月当空之时,清秋的寒气阵阵袭人,此时,苏轼心中的孤独凄凉之感是难以排遣的。中秋月明,而明月总是被乌云遮去光芒。有人认为“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可见“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是自然现象,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是在借自然之景抒写他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这里隐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愤懑情绪,“云妨”比喻小人当道,欺瞒主上迷惑视听排斥忠良。作者为自己忠而被谤,谪居偏地黄州,政治抱负难于发挥而深感忧伤苦闷,而此情此景,唯有对月把孤盏聊以解忧愁了。(唐诗宋词精选及赏析)。

2、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3、此去经年,应就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出自诗人柳永《雨霖铃》

4、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5、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6、第一是我们中华民族,人类最高智慧所创造的,这个汉字语文,因为我们中华诗就是汉字文学,对不对,哪里也离不开汉字,还有什么中华诗词,我想这个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个汉字太美妙了。我认为是我们民族,最高智慧的一个创造,全世界各民族都是拼音字为主,创不出这么一种文字来,一切鉴赏唐诗宋词的,各式各样的心得体会,正面的反面的,问题疑问不懂,都有汉字大根源那里发生、产生,这是第一。

7、杨柳丝丝风中摆弄轻柔,烟缕迷漾织进万千春愁。海棠尚未经细雨湿润,梨花却已盛开似雪,真可惜春天已过去一半。

8、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贺铸《江城子》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10、答:"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11、  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此词写得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确实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唐诗宋词精选及赏析)。

12、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3、莫砺锋:真正有价值的作家作品,不可能永久湮没

14、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15、  课外古诗词及赏析: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面对着春天的景色,引起我无限春愁,这春愁无涯无际,难以排遣,勉强观望山景,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同声大哭,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

16、《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17、答: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婉,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开头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一般游子,总会发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说游人和客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

18、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19、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

2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出自诗人白居易《浪淘沙》

2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答: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23、(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24、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25、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互相夹杂,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啊。

26、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出自诗人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27、  (6)寤寐(wù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

28、  (1)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洲:水中的陆地。

29、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30、  中国著名百强网红诗人,任职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齐鲁文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全时空应急安全联盟副理事长。2013开始在网络媒体发表诗作品,引领网络诗潮,代表作有《踏千山万水找寻你》《只是在想你》《等你回来》《春蕴》《咏大明湖莲荷》《青秀山览翠》《北海碧韵》《秋之韵》《花红待月圆》《凤凰岭上凤凰游》《红叶谷览胜》《题咏十九大》《翰墨馨香》等。诗词醇雅,用词奇巧,尤工于藏头诗,有广泛的诗友,众多好评。近年来作古体藏头诗3610余首,现代诗文1000余首,作品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曰报》、《今晚报》、《贵州日报》、《齐鲁诗刊》、《凤凰新闻》等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上发表,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获《齐鲁诗刊 》年度十佳诗人奖。参加了2O16年首届华语诗歌(山东)春晚,荣获《齐鲁诗刋》十佳诗人奖,并朗诵了《可否给我一段这样的时光》。参加了2O16年中国第一届夏雨荷读书会,并朗诵了原创诗歌《踏千山万水找寻你》。参加了2O17年第二届华语诗歌(山东)春晚,荣获《齐鲁诗刋少十佳诗人奖,并朗诵了原创诗歌《只是在想你》。参加了2017年第二届夏雨荷读诗会,并朗诵了原创诗歌《等你回来》。参加了2017年第五届全国夏青杯山东区的比赛,莸原创诗歌奖。参加了第十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一一品质市中诗文咏诵会,获得表演艺术奖。参加了2018年第三届华语诗歌(山东)春晚,荣获《齐鲁诗刋》十佳诗人奖,并朗诵原创诗歌《翰墨馨香》《中华颂》。参加2019年第四届华语诗歌(山东)春晚,荣获《齐鲁诗刋》十佳诗人奖,并朗诵原创诗歌《心念如花》。

31、答:这首古乐府只不过就梅花而咏梅花,形象和意境都没有跳出梅花本身。而王安石诗的“凌寒独自开”,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了不惧恶境的心境,所咏的是“有我之境”,不是客观的描写。

32、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3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4、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35、 作者用词新鲜、特别而老到。如不讲“栽种”,而说“安放”(这是特别用心的,不注意还会以为用错词呀),不说桃花鲜红,而说“一树霞”(或:一树霞亦可实指,茅庐背后有一棵大树,早晚霞光披锦,风景醉人),不说早春桃花渐渐开放,而说“桃枝渐笑”。你看,这些描写是何等新鲜有味呀!不得不赞!(甘信群)

36、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37、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38、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9、“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傍晚,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接这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映照不到的天边。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4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1、江波之上,笼罩这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辩,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与人的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辽阔而多彩的秋色图。

42、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一作:更短亭)

43、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44、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孟浩然

45、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全诗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46、答:明写江中狂风大浪,暗指险恶的政治风浪。

47、答: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的到来“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

48、  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4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50、水滴涟漪终消散,木记轮回恋此生。这句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所联诗句中的绝唱

5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出自诗人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52、 对面秋千,六一乐土,顽皮稚园,任是“人间几度烟熏色”,但童真不改,童心永驻。这三首诗中,一首着眼于成年人喜欢的“学卖萌”;二首着眼于老来夫妻之永葆“过家家”之温馨;三首则着眼于沧桑难淹六一节的那份情乐。细致品味时,作者其实都在第三句(转句)开始区分并走向结意。

5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

54、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栏通:阑)

55、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 ”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常怀念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落。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

56、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出自诗人聂胜琼《鹧鸪天》

57、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58、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一剪梅(李清照)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59、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