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3句以志向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以志向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1、G.依赖只会葬送自己的生命。情感态度:否定(以志向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2、其实,英雄并不神秘,也不复杂,只要你少一点狭小,多一份大度;少一点懦弱,多一份血性;少一点懒惰,多一份勤劳;少一点自私,多一份关爱,你会惊愕的发现,你,就是别人眼中的英雄。
3、提问:从那一家人的角度考虑,为什么野鸭不再南飞?
4、人类就因为有了理想,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走出了茹毛饮血低级动物的圈子,才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成为统治这个星球的霸主。作为人类中的一员,从来到这个世界的一天起到长大成人,由于受人文思想的熏陶,谁没有理想呢?其实,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目标、跨越目标将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
5、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6、偏题立意:给分在30分~39分,依据结构和语言表现可再酌情上加1~3分。(以志向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7、分析:正因为他在权威学说和传统的观念面前敢于破除迷信和盲从,所以他才能在科学的领域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成为卓越的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8、需要注意:“步非烟”在放狂言之前既是北大才女,也在武侠创作上小有成就,这是实力的明证,因而选例、析例不可只偏重“狂”。写“狂”“自信”必须和超越权威紧密结合在一起。
9、(多则材料)王维失意唱“阳关”,韩愈被贬走“秦岭”,柳宗元被贬呐喊“苛政猛于虎”,刘禹锡被贬和唱山歌“竹枝词”,白居易被贬愤吟“浔阳江头”,苏轼被贬高唱“大江东去”。贬官生活宣告了远大理想的破灭,更宣告了社会的冷酷无情。(议论分析)然而,面对残酷的现实,抛弃昔日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抛弃昔日的远大理想,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找新的定位,在豁达坦然中,走进新的生活,踏踏实实去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成功的光环却成了他们最真切的挚友。
10、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鼓掌。
11、我想,再过10年、20年或者是30年,我就会成为一名动物学家。到那时我要走遍世界各地。我要到南极去研究大海雀灭绝的原因;我要到大洋底去揭开“恶魔鱼”的秘密;我还要研究如何保护世界上的珍禽异兽,探索解决自然界不平衡的许多问题,让大自然更好的为人类造福。我要把狼改造成牧羊狼,让它为人类牧羊;改良野牛,让它给人类耕地;把老虎改良成凶猛的看家虎……
12、假如我是记者,我会揭露假恶丑。对于那些贪国家财产的人,我会极为愤慨。我要让他们的丑事公开于世,让全世界的人都来指责他们,仇视他们,让他们的良心受到谴责,无地可容,我还要揭露社会的恶习,抨击人性的丑恶……
13、“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那么,平凡人就不能做英雄了吗?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
14、⑦是的,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勿为情所障目。
15、需要注意:如果肯定“步非烟”超越权威的勇气,就不要以“蚍蜉”为喻。“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调张籍》诗。蚂蚁想摇动大树,十分可笑。后以成语“蚍蜉撼树”比喻自不量力,感情色彩很鲜明。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如下标题或说法都不妥当:“蚍蜉撼大树,勇气真可嘉”、“蚍蜉撼大树,贵在不自量”等等。如果学生这样写,就要在总分基础上扣掉1分。
16、我知道,要想实现这一美好理想,从小就要把基础打好,掌握好课堂知识,平时多看一些课外书,作文选等书籍,因为这些书都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名言警句给摘抄下来,多背,多写,多读,这样真是"一箭双雕".还有,我们经常多做一些有过语文,数学的练习,这对我们也有帮助哦!最不能忘的是英语,英语是我们和世界各国的交流语言,虽然,学起来有些费劲,但是,只要你肯下点功夫,就一定能学会的.
17、司马迁在饱受屈辱后并没有放弃,他苟且偷生,默默地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史记》,了却他父亲生前未完成的愿望。是什么支撑他走下去,又是什么带给他身村的勇气?是理想,是志向给了他光明。
18、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9、纵然忽必烈亲自出马,他仍正气凛然。他以死实践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坚定执著的爱国心。于是我明白了爱国就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同国家同生死,共患难。
20、理想是人生精神的动力,有力理想人们的生活才会熠熠生辉,才会越活越精彩。我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当以名牙科医生。
21、这个题的审题立意难度是挺大的,很多人都要弄偏甚至无从下笔。我们不妨从作三个判断入手。事实判断:材料叙述的基本事实是什么?答:人杀死了一只刚学会独立思考的鹦鹉。关系判断:人与鹦鹉之间是什么关系?答:上与下,强与弱。可用以喻人。是非判断:人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因为他扼杀独立思考,专制,霸道,残暴。鹦鹉的遗言对不对?为什么?答:也不对,因为那是弱者的愤激之语。究竟要怎样才对?参考立意:要尊重他人独立思考的权利。(或“不要压制独立思考”,或“哪怕要付出生命代价,也要独立思考”等)
22、早一点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早一点树立人生目标,把自己放在一个对的起点上。我也许会遇到许多的荆棘和坎坷,但我相信靠着心中唯一可靠稳当的指南针,无论要走多远的路,只要不忘记方向,最终也能成功!以志向为话题作文篇2人各有志,我想诸位都有自己独特的理想,我也不例外。
23、②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
24、正如世界上没能一件完美的精品,而一件完美的精品是使缺陷降到最低,使缺陷成为完美的阶梯。人类虽不能建立一个完美的世界,但却可以以此作为目标去奋斗,使人们向完美迈进。
25、含义:对陈述事物或现象的论据,从事物或现象的反面假设分析,并推出假设条件下的结论,从而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荒谬。
26、生活是一条很长的道路,谁也不愿意虚度年华,成功的光辉也不是随便便能取得的,正如一首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成功的道路上,面对困苦,没有坚强的毅力,是不可能随便取得成功的。
27、有志者。妇则同情达理;孺则朝气蓬勃;少则盛气凌人;壮则气吞斗牛;老则残烛犹明。一个人,只要有志,则可以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倾己之力,力主沉浮!
28、让志向外化为方向,不迷茫,不彷徨。面对跨下之辱,韩信能屈能伸;承受亡国之痛,勾践卧薪尝胆;经历宫刑之耻,司马迁忍辱负重,崇高的志向便是他们不被击垮的原因。因为有那样的一种信仰存在,复国洗耻,完成著作,他们便不会屈服。也许像明月,在夜不能寐的孤寂处,看一眼也觉得心安;也许似江水,在难以坚持的断崖处,观片刻也会心潮澎湃;抑或如枫林,在不知谁主沉浮的茫然处,望层林尽染,顿感鹰击长空的勇敢与坚毅。而同为一代骁雄,缺乏合理的志向与规划,拿破仑最终沦为阶下囚;而临滔滔乌江之水,西楚霸王不去想渡江东山再起的雄伟壮志,也只能成就自刎的悲壮。奋力前行的前提在于方向,纵有再多辉煌也只是曾经,一味向前不顾实际,只会适得其反,走向毁灭。(分论点一:让志向外化为方向,排比用例,气势磅礴。)
29、他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转业后主动要求到最偏远的基层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连儿女对他的赫赫战功都不知情。他是2019年国家勋章获得者张富清。
30、一个老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站在讲台上站着讲课,他们放弃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而是选择孕育他们的学生。可是我,并不崇尚安慰的生活,我喜欢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现在的我想当一个每天动动笔的作家,我尝试去看有关名言名句的书,发现书里面的简介的作家都是为了志向而去奋斗,最终成为了作家,我看到有的作家会因为交稿子而忙得不可开交,我认为生活这样才会充实。这样我才会感觉得到时间的存在。
31、(论据)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且严格执行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分析)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32、为了这两个字,他把“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信条铭记心间。于是我知道了,爱国需要一种坚毅的品格,它使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