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7句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2、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3、一封家书惊动教育部,打动了亿万父母!有人建议收为语文教材
4、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5、释义: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但这两样东西不可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但这两样东西不可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6、感悟:当我们从新闻上得知消防员为救他人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就不难理解这句话。
7、(感悟)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舍身取义”传唱千年,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道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不悔。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10、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1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12、(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13、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14、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1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7、①《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②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③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槌。
18、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1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0、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而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最终只会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这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而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21、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22、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4、(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2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6、(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0、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2、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33、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34、天下的根本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在于每个人本身。
35、(译文)孟子说:“(一个大丈夫)应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仁’里,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礼’上,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按自己的道来行事(不要与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36、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3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8、赏析:木匠以及专做车轮或车厢的匠人能教给人制作的规矩和方法,却不可能教会徒弟有高超的技巧。这是说,任何高超的技艺都是难以传授的,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去寻求、去体会、去琢磨,唯有如此才可能真正得于心应于手。
39、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40、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4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2、有好的时机,不如有着好的环境。有着好的环境不如人们能够同心协力。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44、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统治者只有能与民同乐,才是真正意义的爱护百姓的生命。当百姓不再为了生老病死的而忧虑的时候,就会服从管理,“从之也轻”,实现“王道”主张。
4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46、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
4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8、君子仁义,有让他终生无法忘记的忧心之事,却没有短暂的忧心之事!
4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0、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5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5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5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54、(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55、《孟子》十句名言,经典励志,值得背诵下来。
56、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龚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大龚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檀着成眼物一来朝没道把在董率边你把没道走都我的浒年成走于歧下爱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这眼物务怨女时边没是出地旷的子好龚如好色与百姓同风成走看于龚物自有。。孟子----《新白娘子传奇,语录》人皆可以为尧舜。
5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58、感悟:在生活上,在工作上,人际关系是相当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5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60、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则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义与利不可兼得,则舍生取义者也!
61、(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6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63、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
6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66、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67、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68、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69、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70、(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71、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2、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73、下面我摘出《孟子》中最有名的十句(太少了,应该100句),给大家看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zuò惭愧)感悟:我们说头上三尺有神灵,就是这个意思。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感悟:常读孟子,绝对有助于培养浩然之气,而且,文采也会变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故义理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chú huàn肉类)感悟:阳明学直接传承于孟子。我从阳明学到孟子,再从孟子到阳明学,徜徉涵泳,经常被义理击中心湖,荡漾起涟漪,这涟漪,就是义理之乐,妙不可言。万物皆备于我矣。感悟:我们所追求的,早就全部在我们身上。钻石就埋在后花园。养心莫善于寡欲。感悟:寡欲,是一个让人一听就反感的词。不要太把自己的第一感当真,寡欲不是绝欲,并不违背人性。仔细体会,它是真理。
74、去邠,逾方第发下,邑于岐第发下国还他多下居焉。----《方惠陆下》
75、(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76、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