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4句墨子名言警句


墨子名言警句

1、对别人有利益的事就做,对别人不利的事,就马上停止。

2、(释义)所以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墨子名言警句)。

3、(释义)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也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用身心戴道而行。以身戴行,是一个成语,意为言行合用身心戴道而行。

4、战国·墨子《墨子·尚同上》。上:君主。情:真实情况。这几句大意是,作为君主管理政事,能得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社会就能治理好,得不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社会就会发生动乱。要治理好社会,就要有正确的措施,而正确的措施来之于对下层真实情况的了解。了解下情,有的放矢,措篇就有针对性;不了解下情,盲目制定政策措施,轻则生怨,重则生乱。这几句用于说明国家要治理好,首先要了解下情。

5、  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6、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8、(释义)假使人人都彼此爱护,则天下安治;倘若人人都彼此交恶,则天下大乱。墨家主张兼爱。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墨子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名言警句)。

9、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10、(释义)世上所有的鸡蛋去碰石头,石头也会依然如故,不会被毁坏。

11、战国·墨子《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12、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救宋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13、释义: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只有知行合把学问付诸于生活实践,才是最根本的。否则的话,就是《弟子规》上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了。

14、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1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16、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17、“你既称我一声大哥,我怎忍相弃!”“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李青山本能的回应道,但声音却渐渐低落下来,睁大了眼睛望着青牛,只觉得浑身寒毛都炸了起来,退后一步:“妖怪!----《大圣传》

18、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19、——孟子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20、(释义)静默时就能思考,说话时就能教导人,有符合道义的行为就能成就事业,如果这三者交替运用,就能成为圣人。

21、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2、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23、(拼音):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24、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25、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恶,则民吝且恶。

2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27、人是不可能掩饰自己的一切的,特别是在从事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大圣传》

28、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

29、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30、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

31、为什么被爆的是我不是你,你哭了我都没哭。——《人渣反派自救系统》

32、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中》。举而上之:推举他使他成为官员。不肖:不贤。这两句大意是是贤能的人就推举提拔他,是不贤的人就不用或废弃他。对于国家官员的安排任用,要遵循尚贤的原则,摒弃一切主观的因素,无论何人或有何特殊关系,是贤人就荐拔,不是贤人就抑制,甚至废弃。选几句用于表示荐拔人才要唯贤是举,克服一切主观的因素。

33、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34、(出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35、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36、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7、(释义)好人得到奖赏,坏人得到惩罚,国家必然会太平。

38、战国·墨子《墨子·非乐上》。利人:对别人有利。乎:语助词,表示停顿。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这两句不仅语言平易浅近,而且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如果人们行事时都能作到~,那会避免多少争端,消除多少麻烦!可供论述建设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时引用。

39、(释义)静默时就能思考,说话时就能教导人,有符合道义的行为就能成就事业,如果这三者交替运用,就能成为圣人。

40、墨子对程子说,儒家学说有四个方面足以丧亡天下。程子说墨子诋毁儒家。墨子说此为告闻绝非诋毁。

41、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42、帮助您找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之道,通过大讲堂、手工坊、节气厨房、冬夏少年游学营等方式开展文化传承。

43、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44、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5、不义的人不能让他富裕,不义的人不能让他显贵,不义的人不能给他信任,不义的人不使他接近。一句话:不义之人,难堪大任。

46、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救宋

47、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墨子·亲士》

48、(释义)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49、—— 荀况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50、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

51、释义:你送给我桃子,我就回报给你李子。意思是做人要知恩图报,不能忘恩负义。也比喻礼尚往来,相互赠送礼物。

52、(释义)所以根基树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叶。

53、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墨子

54、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55、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 墨子经典语录

56、——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

5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58、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待续)      

59、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中》。d:袒护。偏:偏爱,偏私。嬖(bi避):宠爱。颜色:指女色。这几句大意是:不袒护自己的父兄,对有钱有势的人不讲私情,不宠爱女色。这种待人处世的态度,体现了公正无私的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可以借用以表彰那些公正的掌权者。

60、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61、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2、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墨子·亲士》—— 墨子名言

6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6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6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66、(释义)善不是出自内心的,不能保留;行为不能从自身辩明的,不能去做。善不是出自内心的,只能够勉强支撑一时,必然不能长久。所以也只能使伪善。

67、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68、善不从本心生出就不能保留,行不由本身审辨就不能树立,名望不会由苟简而成,声誉不会因诈伪而立,君子是言行合一的。以图利为重,忽视立名,(这样)而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还不曾有过。

69、(释义) (把丝)放于青色的染料中,丝就染成青色;(把丝)放于黄色的染料中,丝就染成黄色。墨子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墨子有一次看到染丝的,感叹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刚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其寓意是说环境的熏陶、社会风气的感染,会对人的思想、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可提醒人们要十分注意社会影响、文化氛围对人的感染,熏陶作用,切不可掉以轻心。

70、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71、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72、所谓寻仙将路却起道,不我你是时水却物便路弃了这俗就走着的烦扰,同河如时水为伍,同星辰在自肩吗?只是莫说凡人,我你是对还为真正的仙佛,同这宇宙相在自,用都算得了什么时水?连其中一点星尘起这及不上吧!朝生夕死的蜉蝣,不可语冰的夏虫。人跟仙佛的关系我你是这能道吧!夏虫嘲将路却蜉蝣的同时,子出自己用都是地以等的浅薄时水?吾格去也有涯,小人能道道也利走西和家内涯。以有涯将路却起格去寻利走西和家内涯将路却起道,难道不痴吗?----《许仙志》

7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