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4句连翘的拼音
连翘的拼音
1、祷拼音dǎo,声母d,韵母ao,声调3:祷念、默祷、祷祝、祷告、祝祷
2、………………………………………………………………………………
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4、连翘、雄鼠屎、蒲公英、川贝母各二钱。水煎服。(《玉樵医令》)
5、解释:落叶灌木,叶子对生,卵形或长椭圆形。果实中含维生素P,干燥后入中药,有清热、解毒、消肿等作用。
6、清代褚人获《坚瓠集》载:江道行夏日遭蜂螫之毒,检方无得,戏作一首药名诗:“蝉蜕连翘才半夏,柴胡逞毒肉从容。蒺藜刺若细辛箭,荆芥芒同大戟锋。独活急当归草果,苦生还续断蜈蚣。破故纸同香白纸,从今防己更防蜂。”“蝉蜕连翘才半夏”,中仄平平平仄仄,“连翘”二字仍在“平平”位置。
7、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温病条辨》银翘散)
8、禁忌: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9、编者按:顺便科普一下连翘:落叶灌木。枝开展或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黄褐色,小枝土黄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叶通常为单叶,或3裂至三出复叶,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2-10厘米,宽5-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至楔形,叶缘除基部外具锐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黄绿色,两面无毛。(连翘的拼音)。
10、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
11、造句:我见过技术不过关的司机在岔口翘辫子,然后不得不让乘客下车把它推出岔口,再将辫子接上架空线后继续开。
12、雇拼音gù,声母g,韵母u,声调4:雇工、雇佣、雇员、雇主、雇请
13、多采用蒸、烤、煮等烹调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少放盐。
14、翘楚qiáochǔ:比喻杰出的人才或事物。
15、簇拼音cù,声母c,韵母u,声调4:簇拥 、簇生 、簇新、 簇捧 、花簇
16、首先有古代辞书直接记载了连翘的读音。《大广益会玉篇·艹部》:“,祇尧切。连草。”“连”即是连翘,《玉篇》中为其注音是“祇尧切”,这表明了宋代的《玉篇》读其为阳平。
17、落叶灌木。枝条中空,小枝呈四棱形,下垂。早春开黄花。果实供药用,有清热解毒作用。
18、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19、宋代戴炳《山家小憩即景效药名体》:“柴门通草径,茅屋桂枝间。修竹连翘木,高松续断山。仰空青荫密,扫石绿花斑。傍涧牵牛饮,白头翁自闲。”“修竹连翘木”,中(可平可仄,下同)仄平平仄,“连翘”二字在“平平”位置,说明宋人是读平声的。
20、《广韵》四宵:“翘,举也;悬也;危也。又鸟尾也。渠遥切。”以下同音字有:“?,莲?,草也。”“莲?”,应该是连翘曾经用过的旧写。此读阳平。
21、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胆、胃、三焦、大肠六经。"
22、功能主治补肺,润肠,养阴,止渴。治虚热,烦渴,肠燥便艰,肌肤枯涩,斑疹瘙痒。
23、解释:<书>抬起头来(望):~瞻仰|~星空。
24、连翘呼喊了好久无人应答,心急之下她虽无抢救办法,也不忍心看着爷爷离去,无奈之下,她急中生智顺手捋了一把身边的绿叶,在手里揉碎后塞进爷爷的嘴里。
25、还可以利用古诗词格律来判定古人对连翘的读法。
26、连翘liánqiáo:一种落叶灌木。果实干燥后可入中药,有清热解毒的效用。
27、造句:在学校里从孩子们羡慕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汤姆和乔简直被人给捧上了天。不久,这两位“英雄”就开始翘尾巴,别人只好强忍着。
28、解释:死(讥笑或诙谐):袁世凯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就~了。
29、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高。翘,篆文(尧,高)(尾羽),表示尾羽高竖。造字本义:动词,鸟的尾羽向上高高竖起。
30、姆拼音mǔ,声母m,韵母u,声调3:保姆、欧姆、奶姆、褓姆、阿姆
31、拼音“qiáo” 举起,抬起,向上:~首。~望。~企(殷切企望)。~足引领。 特出:~才(高才)。~楚(喻杰出的人才)。
32、文章最后,再回看一下《广韵》的二音区别。《广韵》读平声时释义为“翘,举也;悬也;危也。又鸟尾也。”除“鸟尾”义属于名词,前三义都近乎高,属形容词词性,而《汉语大词典》平声音项下的词基本上也是同属于形容词;《广韵》读去声时释“尾起也”,尾部高起,属于动词用法,因而被读去声,当属词性改变引起的破读,由此相承,现代语中“翘尾巴”“翘辫子”“翘舌音”这三个词语中,恰恰也因其用作动词,故被读为去声。
33、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的“央视直播间”节目直播各地春景,其中介绍到某地大片连翘的景色,播音员读的是去声。忽然想到这个字有读音问题,于是在几个朋友圈发问,主张读阳平(qiáo)和去声(qiào)的都有。问理由,就是习惯或师传。
34、由此可见,“连翘”之“翘”,自古以来都是读阳平的。
35、功能主治温阳利水,活血祛风。治心力衰竭,浮肿,劳伤,崩漏,白带,跌打损伤。
36、①《本草经疏》:"痈疽巳溃勿服,大热由于虚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37、祷拼音dǎo,声母d,韵母ao,声调3:祷念 、默祷、 祷祝、 祷告、 祝祷
38、笼拼音lóng,声母l,韵母ong,声调2:灯笼、 笼罩 、牢笼、 鸡笼、 笼络
39、就如“翘”,在《汉语大词典》中,以读阳平的“翘”为首字的词有:翘弓、翘切、翘心、翘企、翘材、翘车、翘肖、翘足、翘秀、翘拔、翘英、翘明、翘注、翘盼、翘思、翘俊、翘待、翘彥、翘首、翘特、翘竚、翘悚、翘袖、翘陆、翘捷、翘异、翘跂等数十条,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被使用了;与此相反,《汉语大词典》中标示为第二音项即读去声的词只有3条:翘舌音、翘尾巴、翘辮子,很显然,这3个词在现代较为常用,这就使得很多人只熟悉“翘”的去声读法,加上“翘”字两读的分界原本不大清晰,因而,“连翘(qiào)”的去声读法就流行开了。《中药大辞典》应该也是根据习惯读音标音的。
40、又明代的《正字通·羽部》:“翘,祁尧切,音翘。……又药名。《尔雅》‘连,异翘’注:‘连翘有二种:大翘、小翘。其用有三……’见《本草纲目》。”与《玉篇》反切相同,亦读其为阳平。
41、几百个中国物种(例如:杜鹃花属、木兰属、茶属、荚莲属、栀子属、素馨属、连翘属、报春花属)做为观赏植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42、⑤治瘰疬结核不消:连翘、鬼箭羽、瞿麦、甘草(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米泔水调下。(《杨氏家藏方》连翘散)
43、我早早的起床,事情做妥当后便开始伸长脖子翘盼来。
44、翘拼音qiào,声母q,韵母ao,声调4:翘棱 、翘企 、翘楚、 连翘 、翘望
45、记得任家亭子上,连翘花发共衔杯。”“连翘花发共衔杯”,平平中仄仄平平,“连翘”二字亦在“平平”位置,说明明人是读平声的。
46、其次,还可以利用古诗词格律来判定古人对连翘的读法。宋代戴炳《山家小憩即景效药名体》:“柴门通草径,茅屋桂枝间。修竹连翘木,高松续断山。仰空青荫密,扫石绿花斑。
47、语音也会从众随俗。近些年来,已经有些字由多音改定为统读,“连翘”将来会不会随俗改从去声读“连翘(qiào)”,笔者不能预言;但以历史传承和现代规范来说,目前还是应该读阳平“连翘(qiáo)”。
48、事方》),地狗(《滇南本草》),拉拉古(《广雅疏证》),土狗崽、地牯牛(《贵州民间方药集》),拉拉狗(《河北药材》),拉蛄(《山东中药》)。
49、(2)本品配以银花、薄荷、荆芥、甘草,则散风清热;配以玄参、麦冬、青莲心、竹叶卷心等,则清心泄热;配以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等,则解毒消痈;配以玄参、夏枯草、贝母等,则散结消瘰。
50、功能主治利水,通便。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
51、通过对连翘上中华简管蓟马的分布型调查发现,中华简管蓟马成均匀分布。
52、在河南新密市岐伯山上,岐伯墓东有一个地方叫大臣沟。沟上沟下遍布连翘,连翘不仅是一剂名贵中药材,而且是一种适宜观赏的景观树,其叶是久传盛名的茶品原料,其果是清热解毒的佳品。说起连翘来,还流传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53、清代周祖同《望海潮》词《海上》:“风来无地,云横有岸,中边一碧浮沉。方丈去遥,连翘舞倦,波涛终古难平。车马半空行。问枯查羽客,几度曾经?暮色苍苍,拟将心曲托孤琴。//沧州何处伤情。怕重闻水浅,还见尘生。青海孤军,乌湖异域,唐家遗迹堪惊。西北是神京。幸中原无事,人道休兵。忽近烟台乱鸦,斜日大旗横。”“连翘舞倦”句格律为“平平仄仄”,“连翘”二字又在“平平”位置,说明清人也是读平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