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9句朱熹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1、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哪是大丈夫的作为;偏重钱财,不孝父母,不是人的子孙行为。
2、《朱子家训》虽然写在几百年前,但是其中的观点和主张直到今天都令人赞叹不已。
3、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注意力集中了最重要。其实默读,或者听都能学习,但是注意力不集中,你读得再想眼睛睁得再大也是白忙活。
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bì)美妾娇,非闺房之福。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美丽的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内的福气。(朱熹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5、谨守本分,必须有赖于了解做人的基本规范;而我们一生的命运,则是由老天来决定。一个人能做到以上各点,则老天必定会来相助的。这些基本的道理,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做的。就像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是每天都不可离开,每天都不可缺少的。我们对这些基本的生活道理,怎可不重视呢?
6、 (译文):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7、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朱熹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8、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9、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不要依仗着势力就去凌辱威逼孤弱的人;不要贪于嘴上的享受就恣意屠杀牲畜。
10、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
11、治家更要注意不可因为私心而有不公平的作法。
12、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13、 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你九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消亡。
14、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15、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xiú)。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16、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对于兄弟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
17、(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18、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打个比方,没到下雨的时候,就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事到临头才开始谋划,就如同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那样必然措手不及
19、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20、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21、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哪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2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3、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谱》)
24、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25、 最好未雨绸缪,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
26、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27、 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国学的学**完毕,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
28、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
29、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别号紫阳,又号晦庵,祖籍江西婺源,是南宋时期集理学之大成者,一位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教育家,著作众多。《朱子家训》是朱熹关于治家方面的一篇重要著作,是朱熹一生立身处世、修身齐家的经验总结。
30、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
31、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32、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不要盖奢华的房屋,不要谋取肥沃的田地。
33、 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34、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
35、 不要贪图意外得来的财富,不要和过量的酒。
36、《朱子家训》历经千年,今天仍被广泛传播,根本原因在于家训的内容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念,符合人们追求美好、渴求幸福、祈求完善的良好愿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广大d员干部更应该学习《朱子家训》中的有益经验,推动家风建设明德向善。
37、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38、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