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91句最简短的混社会硬句子
最简短的混社会硬句子
1、 (《遍地风流》之原载《钟山》1986年第3期)
2、 “南川里谁去?麦不算厚,一亩两元去的上车!”
3、 “等下一部吧。”陈信望着满腾腾的车厢和站上拥挤的人,犹豫着说。
4、 “唉,早先还有个‘当场的’,如今各顾各喽!……”(最简短的混社会硬句子)。
5、做事一定要做自己能控制的事,而假如你控制不了这件事的发展,便只剩下最后一个方法听天由命。写给自己的混社会经典的语录NO.1出来混,装备全靠打。(最简短的混社会硬句子)。
6、 大概那两口酒喝得太猛了,奔胡同里走,道儿上好像铺着一层棉花,脚板子总踩不到实处。开始,他只是盼着这事儿由自己第一个向全院儿宣布。哼,不吓他们一跳才怪!后来,他想到了张春元。不是听说他也在那儿编小说吗?不是大信封、小信封往家寄吗?不是牛气得连问个话儿也不搭理人吗?这回好啦,让你牛气吧,不定其中也捎上了你,挨批!……再后来,这几年积攒的委屈,像打翻了“五味罐”,一起在心里翻腾起来啦。哼,整治整治,早该了!不是说了,早晚!光是“编小说的”吗?你看看电影,男男女女抱着就啃,这叫什么事!光是电影吗?农民也不呆地里打粮食了,进城,跑小买卖,打家具,分田到户啦,这不胡闹吗?……还听说上海那地界,随便穿!大姑娘穿的那裙子,露裤衩子!像什么话!广州那地界呢,随便看!香港电视,拧开就瞅……行啦,别急,这回不定就得一块儿收拾了!……他又想到了赫家。干过的“伪事儿”就全抹了?没事儿了?整天臭显、示威,尾巴都撅起来了。连他儿子也不是好东西,弄点子西洋货,东洋货,带坏了全院儿的年轻人!这回可好,不定哪会儿就得来“文儿”,一块儿收拾!还有冯寡妇,也是个马屁精,好不了!王双清嘛,总算不赖,听说那件宝物捐给国家啦,奖给俩钱儿,有限。不过,也得教肓教肓。净领着闺女往张春元那儿凑,一门儿心思让孩子奔大学,至少也是糊涂蛋……
7、 “丑丑,你爱吃蘑菇吗?这一把蘑菇不是狗尿苔,肥得流水水哩!”
8、不要试图给自己找任何借口,错误面前没人爱听那些借口。
9、不为人知的难受涌出心口,究竟不知道什么是重点。
10、 女主人突然醒悟了,她听的那些转眼之间变成巨富的君子兰的传说,此刻真实地降临到自己头上。她丈夫要张口,她一把按住:“我们不卖,多少钱也不卖。”
11、 他敏感地想,这回你骑个癞皮狗找我开心来啦……“快走,”他吩咐。
12、 马匹喘着,拐着之字形,缓慢地向大坂顶端的分水线蠕动。其实,从远处或从空中看去,那黑甲虫似的两个影子已经和那鞍形的山口融为一体了。
13、 一个人迈着拖拖拉拉的步子走过来,走到近前才看出是老六哥。他不做声,蹲在了火堆旁,怕冷似地烘了烘手。他看到那一片片瓜皮,就伸手在瓜魔的肚子上捅一下说:“真是个瓜魔!”
14、 “哦?真的?”何寒天终于如愿以偿,方月的心被刺痛了一下,分辨不出是妒嫉,抑或羡慕,嘴上依然说:“那太好了,老朋友出了头,该庆贺一番。”
15、 阿季夜里有了安身窝,熟睡如猪一般,几日之后,却睡不着,成半夜听见楼上脚步走,桌椅动,有话声笑声。阿季就想:二娘在楼上住,是她和丈夫说话吗?但从未见过她的丈夫,也不见孩子!心下疑惑,有一次茶社没人,他说:“二娘娘,伯伯是在外做生意吗?”
16、若是自己没有尽力,就没有资格批评别人不用心。开口抱怨很容易,但是闭嘴努力的人更加值得尊敬。
17、 韩德来这个人物形象的出现是陈建功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成果。它打破了以往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单一性和理想性,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性格的复杂化使得小说具有了某种哲学意蕴,使得作品的蕴含和美学价值都比以往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提高。
18、 吴河东反倒迈不动步了,直到那三个麦客头里走了,他仍旧呆立在这达。这时,老者又返回原来的样,善良地笑着,皱褶抽搐着,麻胡子一撅一撅:
19、 他渐渐俯着身,喘着气;泥土味,麦草味,和那汗味,人体的味混合一气;麦草嘁嘁喳喳的,轻得听不见声似的,“哥,晚上……到东屋里……”
20、 “我一进门,她哇地他妈的就嚎开啦。”
21、离开我的时候请不要回头以后活着也不要再来找我
22、 在一无所有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静。
23、每一个强大的人,都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过去了,这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求饶了,这就是你的无底洞。
24、 捧着这只底下有“大明正德年制”款的白釉莲子碗,方月凝神看个仔细,发现碗内浮着暗花细纹,倘若姚茫这时在身旁,一定会熟极如流地道出“缠枝蕃莲瓣纹”一类术语。想到这,方月微微地笑了。
25、 拖拉机突突突地一到南川,等候已久的客家主事的便吵嚷开来:“我定了三个”,“我要两个”,“我要个小伙”……加上大队广播叭喇里“大花脸”正唱着的一板“乱弹”,真是包谷散饭掺黄米——“搅”作一“团”。
26、永远都不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而后悔,不管是十年前,还是现在。因为你唯一能做的,只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27、 这,也许就是贾平凹的《火纸》既让人失去分明的时空意识,又让人感同身受的主要原因。
28、自我满足是可悲的,不创新便会被社会抛弃,应永远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9、有时候,我在乎的不是你所说的,而是那些你没有说的。
30、 这里举出这些难以判断其真的例子,并不是想说作者也有败笔,而是要说,我们何以会在欣赏的过程中决不被这些“非现实”的描写所困,所阻隔,这里有值得咀嚼的妙处。
31、 嫂嫂端了菜进来,笑着说:“回来了,该找对象结婚了。”
32、 《大坂》不是读一遍就能完全领会的那类小说,但是我们两遍三遍地读下去,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形成这篇作品艺术特色的东西:不时出现的地理学行话,使作品意欲强调的生命力、自然力得到了强化;意识流技巧的运用,使得叙事氛围似幻似真、辽远开阔;整个作品的语言给人一种翻译过来的俄罗斯语言般的凝重的感受;那青海小调传达出一种野性的美……
33、 “熊了?量你也不敢呲毛奓刺儿了!”韩德来越发得意了。他时而向全院儿大讲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儿,这时候,往往探着身子,轻轻地,好像故意压低了声儿,来一句:“家伙!”然后,抿口茶,连述带评,眉飞色舞。他时而又向全院儿发出有关政治气候变化的警告,这时候,他总是绷起脸,冲着赫家老两口儿说:“告诉你们啊,可来‘文儿’了。”而后,添枝加叶,把“文儿”上怎么说的,要搞什么运动了,风风雨雨描述一番,说得赫家老夫妇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韩德来在敬畏的目光中,在“敢情”的附和下越发自豪得要喘!眼看着四围听得愣神儿傻眼儿,要么说得赫老太、王双清慌里慌张地来汇报思想,探问虚实,这个,哆里哆嗦地走了,那个,像吃了一剂安神补心丸而去,他都觉得舒坦,得意,其乐无穷,这才真有点“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味儿啦!得闲儿了,往屋门口一坐,没有仨俩人儿凑在身边听着,他就憋气!一天不给小院儿的人“上一课”,他就喉咙眼儿痒痒!这不,前不久,他还给院儿里吃了一颗“定心丸”哪。那是不知哪位从什么地方听了个风儿,愣说国家经济有“赤字”了。当然了,谁也不知道“赤字”是什么,反正觉着不是什么吉利玩意儿,影影绰绰感到会和涨价儿有点儿什么关系,这就慌神儿啦。韩德来看着老太太们在那儿嘀咕,心里就有气,“哼”了一声,说:“瞧你们这沉不住气的劲儿!什么赤字白字的,怵什么?告诉你们,咱中国,心里有底!要不,干嘛老说形势大好?那是瞎说的?咱就光说那水吧,咱中国的水都卖钱!没听说吗,山东那地界,崂山,那水,值老鼻子钱啦!弄个瓶子咕咚咕咚一灌,往大鼻子那儿一搁:掏钱呗您哪!家伙!水呀,有个流完的时候吗?光这就够赚的啦。这不,有首长说啦,赶明儿,各家的玻璃瓶儿可留神着,别再糟践了。现今,水有的是,就是玻璃瓶儿赶不上趟儿啊。瓶儿再多点儿,那赚头儿,海了!四化?八化也化了……”这话说得冯寡妇连连说“敢情!”乐得拢不住嘴。四围的人自然也喜气盈盈,好像觉得心里踏实了好多,韩德来呢,说完了,在人们轻松的笑声中,耷拉着眼皮,细细地品茶——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越发自得其乐了。
34、踏入社会的时候,该收一收你那性格了。不要什么话都跟别人讲,你说的是心里话,他们听的是笑话。
35、 “今晚的气氛,很像四十年代后期的上海——”
36、你再优秀也会有人对你不屑一顾,你再不堪也会有人把你视若生命。
37、29)遭遇欺骗的时候,可以原谅,但不能遗忘;可以不去点破它,但不能无动于衷。
38、 吃完饭后,照例要吃西瓜了。徐宝册见老六哥不愿动弹,就自己到田里摘来两个。可是吃瓜时,老六哥只是吸烟……瓜魔离开以后,徐宝册扳过老六哥的膀子问:
39、 老者推开门,哑哑地朝里说:“有客喝水哩!”一面就跨进去。
40、收起你的懦弱,摆出你的霸气,在你跌倒的时候没人扶你,多的是看你笑话的畜生。
41、 谁能那么缺德,往人家老韩头儿脑袋上泼粪呀?大家伙儿一致认定,老头儿是闷了,闲了,没事儿干,找点儿消遣去啦。二臭更“葛”,还翻着眼皮,把这和“学雷锋,办好事”挂上了。连张春元都说了老韩头儿的好话,这才把这事告个了结。那位年轻的警察把老韩头儿送回来了,临走,对他说:“闲着不闲着的,甭去那儿干这种事儿了。想看电影,自己买张票,进去看,甭找麻烦。您说您这么大岁数了,我们也相信您。可您要是让那些小流氓揍一拳,来一脚,这辈子不交代了?”
42、 正说着,赫老太已经闻声凑过来了。韩德来看见了她,故意抬高了嗓门儿,说:“光是那些‘编小说的’有事儿?我看,‘四人帮’那一套是臭狗屎,那就甭说了。现今有的人干的,也好不了!共产d能让他们这么胡来?资本主义那一套,资产阶级那一套,反攻倒算啦,崇洋媚外啦,甭急,一块堆儿收拾!”
43、 “前方到站,是本次列车终点站——上海……”
44、夏天真是个让我恶心的季节满大街的粗腿加黑丝袜
45、 末了,吴河东把那早已熄灭了的烟袋锅一磕,咽了咽旱烟的苦味,说:“唉,我不配是个当爸的!”
46、 吴河东不禁那黑胡楂抖了起来,旱烟袋噙在嘴上颤着,火星子落在脚巴骨上,却觉不出疼。
47、 这些拾掇起来的情节因素能使“情节迷”们满意吗?或者说我们能津津乐道地以此向人复述吗?不能。可是当我们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这些文字的时候,凌驾于这些情节因素之上,但又依赖于这些情节因素的意义就展现出来了:这是以一次凶险的大坂的攀登象征了生命的顽强,与其说这是人对自然障碍的征服,不如说是对自我精神障碍的征服,它象征了一次人生关隘的跨越。人,可说是坚定的、强悍的!小说中有力地奔突着一股躁动的、焦灼的、愤怒而且豪迈的情绪,它在与一系列鲜明逼人的意象的对比中,强烈地流露了出来。
48、 “有个熟朋友,恰巧有一对祖传的万历五彩瓶,托我帮他处理。依我看,论瓶型、釉色,不知比您刚才在里头看到的那一对强多少,还画的是龙凤,说真的,姚先生几时有空——”
49、25:给姐收起你的虚情假意,向着太阳一路狂滚。
50、男人是用下肢思考的!可是不用下肢思考怎么知道女人的下面需要什么?
51、 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孩,一个光屁股的哈萨克小男孩,追着一条小花狗崽儿朝山坡跑去。金灿的斜阳照得那小小的肉体分外明亮。
52、 那个星期天,同游荷里活道的收获,是一个很识做的古董店老板,为了讨好姚茫,慨然拿出一只清初粉彩喂鸟的小水杯,作为初识方月的见面礼,方月开心地捧回家去,有好几天她抚摸着小水杯上精致的花纹,不忍释手。
53、 女人撒了癔症,围的人更添趣味,那人加倍逞能,逮住人中狠掐,嘿嘿着:“丢不了,你过来呗!”瘿袋乱扑楞,终于尖嚎“日你娘!”她爬起来,夺路而去。
54、你的态度决定我的态度,你若对我沉默,对不起,我只好对你冷漠。
55、 “——大学时代把自己关在租来的小房间,对着稿纸喃喃自语,直至夜深犹不肯罢休的方月,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来了香港这几年,总算为自己找到另一种生活方式,我现在开始弄瓷器,很时髦、很贵族的玩意儿,不过其中学问多多。这几个月来,差点把摩罗街的阶梯踩平了。也许有一天,真的被我从尘封的古物堆中,摸出一只正德香炉,则我将持宝衣锦还乡,与老友把杯共贺——”
56、 一天早上醒来,他对老六哥说:“昨夜我刚睡下,就梦见瓜魔来了,蹲在瓜田南边,就是篱笆那儿,和我煮一锅鱼汤。”
57、7)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58、42:这么不要脸,这么没心没肺,你的体重应该会很轻吧。
59、 这真管用,冯寡妇不说话了。隔了好一会儿,她才起身收拾晚饭的碗筷,心里说“真这么着,还不跟‘四人帮’那会儿一个样儿了?起五更,睡半夜,卖力气的倒霉,奸懒馋滑的倒没错儿了?……连我这七老八十的老寡妇,说话也得战兢着,闹不好打个反革命不成?……”想着想着,对韩德来说的那一套,倒有些愤愤然了。对张春元呢,反添了几分同情。至于为他背拉着电钱的事儿,竟也一时忘到了脑后。
60、 终于,他走到电影院门口了,站上两层台阶儿,看着等退票的大军向东,向西,散兵线一样延伸。他掏出一支烟,抽着,眯起眼睛,看着那些小伙子们围着退票的人抢啊,揪啊,往胡同里追啊,他乐了。把手伸进口袋里,捻了两下,偷偷摸出一张票来,捏在手心儿,走到一个捏着三毛钱,可怜巴巴地看着别人拼抢的年轻姑娘面前,悄没声儿地递过去。
61、我怀旧,因为我看不到未来。上天给我们安排了命运,却忘记了给我们说明书。
62、 走出文华酒店,姚茫和方月相视而笑。
63、 他猿一样长长的手臂伸过来,一把搂住方月的肩,不由分说,把她带到二楼的咖啡座。
64、 落日的余辉,从那郁郁葱葱的谷口射过来,把水香染成金黄色的,勾勒着她那腰和臀部的曲线,苗条,丰腴……
65、 老汉从脏污的马褡子里摸出两个又黑又硬的包谷馍。
66、 路过长途汽车站时,他闭上了眼。两匹马用力跺着坚硬的土路,甩着鬃走着。心头那火苗变小了,开始持久地一舐一舐地燎着他。牙龈完全肿了起来,生理的反应居然这么迅速。
67、不属于我的雨伞,我宁愿淋雨走路,不属于我的心,我绝不会挽留。
68、 葫芦镇是个古镇,有三百年事,汉江岸上挺繁华热闹的地方。北岸山势形如卧龙,忽于此细若蜂腰,单单地突结一个葫芦状的岗峦为镇。洵水从秦岭来,绕锲三面而入汉江,其中屋宇参差,楼台层叠,宛如画图。阿季小时随父到过镇上,记忆早已模糊,如今最惊奇的是镇街。镇街说起来是五条,实则一条,从渡口的石级上进入,走过人声嘈杂的河街,街便绕到后镇右崖边,之字斜向而上,又绕到左崖边,如此盘绕,直到岗顶,岗顶上是一高楼,为区政府所在。在这盘绕街上,又直上直上有四条小巷,一律石阶,阿季不知此巷名,自作聪明称“好汉巷”。就在这纵纵横横弯弯绕绕的镇街上,屋舍建筑十分奇特,开面没有一家类似一家,入深也是一家大来一家小。旧社会,葫芦镇是大码头,栈多,店多,馆多,铺多,有钱的人房子雕梁画栋,门楼五脊六兽,因为居势而筑,结构又以山赋形,极尽曲折。当今这些旧屋人分而住之,残壁断垣,却新式水泥楼阁立锥地而拔起,墙或长或方,或仄或圆。镇上没有一辆自行车,人人口袋里却都装有手电。阿季闲得无聊,走遍镇上每一角落,看了穿蓑衣戴毡帽的人,也看了戴墨镜披长发的人,新旧混杂,俊丑相处,阿季不免大发感慨,悔之自己以前未能常来,也惋惜丑丑一次未来过。“丑丑要是来过一次,她也不会听她爹的话了!”阿季这般思想,肚子就咕咕响起来,看看那随处都是商店货铺的柜台上的糕点,两耳下的部位不停闪出小坑,人总是想着活下去的门路,阿季脑瓜灵,寻到了挣钱的好门路:他在渡口上打问那些从城里来游玩的人,介绍要住到岗上的国营旅社去,走镇街太绕,走镇巷太陡,他可以当脚夫,把所带的大包小兜背上去。城里人有的是钱,少的是力,自然阿季日有收入,竟有几次,一些娇嫩的女子一下渡船,望着山镇噢噢直叫,阿季就让其面后坐在背夹上,他背着上“好汉巷”。女子在背夹上观镇景,乐得大呼小叫,说这里的旧式建筑像迷宫,说这里的新式楼房前看有六层,后看是两层,说这里的四合院好小,四面房顶是四个三角组合的正方形,中间的天井应该叫漏斗,后来就兴奋地唱歌。阿季虽然爬惯了山,背惯了竹,但背夹上活人活动,八十斤也似有百二十斤,累得气喘咻咻。安慰他的,使他多少忘了疲倦的是女子的歌声,和女子身上散发的一种说不出的什么香水味,怪香怪香。
69、 “咋,掌柜哥、掌柜嫂、又咋!”背锅老笑着问。
70、人活在世上要靠两样东西,胆识和智慧。我就是靠两只手,一身胆闯出来的。
71、 二娘说:“你要有本钱,我介绍你到一个船上去跑生意,可你没本钱,船夫不会收你。你怎不去深山割漆去?”
72、 同施叔青的其他作品一样,《窑变》首先是一篇非常精彩好看的小说。好看的作品不一定是优秀的,但优秀的作品应该是精彩好看的。就像《红楼梦》,虽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能理解并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生命的大喜大悲、人性的繁芜缤纷,但几乎每一个读红楼梦的人却会承认这是一部精彩好看的书。《窑变》的故事发生在现代香港,在当今世界,恐怕很难再找得出像香港这样如此独特的地区。它是大英帝国的最后殖民地,又是一个最具国际性的大都会,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人、在其他地方不可能发生的事,却能在香港找到、发生。于是,就有了《窑变》里的人物和事情。从台北来的女小说家方月、从西雅图来的律师兼古董收藏家姚茫,以及另外那些虽不是主人公,却构成香港氛围的形形色色人等,诸如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即方月的丈夫潘荣生,随银行家丈夫来亚洲的美国人纳尔逊太太,香港古董店的老板经理,等等。这些人的活动构成了香港式的“浮世绘”。施叔青有幸,置身于这个浮世绘,并以她的创作把读者带入了五光十色的生活,让人们有机会去唏嘘感叹人生。
73、 婆婆见不喝水,就说:“有甚好看?这东西家家都有呢。”我点点头说:“有是都有,可这些铰得好,铰得奇,不一样哩!”老者站起来,走出去,磕一磕烟锅,又进来说:“好的都在柜里头哩。”当然执意要看。
74、 陈信正对着窗外出神,回过头笑了:“这次来,就不回去了。”
75、 “听话个什么!皮死了,我不要他了。”嫂嫂纠正道。
76、 说时吴河东抽出那几根杉子放在一旁,末了的一根却留在了手里,他望着儿子,眼睛瞪得冒火,一瘸瘸地走过来:
77、 顺昌正琢磨着,扬脸往前一看,那媳妇家索性停住脚,扭过身直望着他。
78、 “你们在开什么玩笑哪!”阿信放下了碗筷。虽然,妈妈和嫂嫂都是笑着,可骨子里却像是很认真的,又像是包含着什么心照不宣的意味,使人感到很不愉快。
79、 现在,他终于回来了。彼此都有一肚子的感慨。可陈家兄弟是很不善于表达感情的,所有的情感都表现在最具体的行动上。吃过饭,哥哥立即泡来了茶,嫂嫂去天井里的“违章建筑”为他整理床铺,弟弟到浴室帮他排队……当他酒足饭饱,洗了个热水澡,躺在“违章建筑”那张同弟弟合睡的大床上时,他感到舒适得像醉了。干净暖和的被子发出一种好闻的气息,床头写字台上开着台灯,橙色的灯光柔和地照亮着这间简陋的小屋,枕边有一迭期刊,不知是谁放的,反正家里人都知道陈信睡觉要靠小说催眠的,并且都过得。哦,家,这就是家。他,漂流十年终于到家了。他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安心,没有看书便合上了眼睛,睡着了,黄昏时,他醒了一下,不知是谁进来把台灯关了,他在黑暗中睁了睁眼睛,心想:“我回来了。”然后又闭上眼睛,沉沉地、安心地睡去了。
80、人最牛逼,不是在于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在你患难时多少人还认识你!
81、 方月在人丛中发现了她。多时不见,只见朱琴脸上红红白白,打扮得更入时了。她旁边站了一位一身珠翠的肥胖女人,正对着架子上一支绿紫镂空的鸳鸯枕指指点点,朱琴陪笑侍候一边。方月认出是杨士鹏的夫人,丈夫是此间的船业巨子,也是有名的粉彩官窑收藏家。早两个月,有人看到朱琴和杨士鹏的机要秘书同进同出,方月还以为同行中人故意糟塌朱琴,看这样子,朱琴目的已然得逞。
82、 得,这一回,冯寡妇没按着惯例,来一句“敢情!”她瘪瘪嘴,眼皮耷拉着,扑扇了两下,蔫蔫儿的,一扭身儿,回屋去了。临到屋门,又想起了什么,回过身儿,到晾衣服的竹竿底下,把那上面晾晒的闺女的乳罩、裤衩卷巴卷巴,一古脑儿,收回去了。
83、 可韩德来看着北屋赫家人来人往,就憋气,等到看到赫老太的儿子二臭,气儿更大啦!
84、有时候坚强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有些人会认为你坚强,所以伤害你问题不大,于是一再地伤害你。
85、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
86、 “这个瓜魔!”徐宝册招呼一下田里的老六哥,从铺子下边滚出了那个大西瓜,……真快意呀!谁吃过这样的西瓜呢?瓜魔兴奋得在铺子上打了几个滚儿,然后才到那潭清水里洗澡去了。徐宝册和老六哥也到瓜田里做活,路过水潭,每人顺便抓起一把砂子扬了进去,使得瓜魔在里面骂了一句。
87、 “我、我吴河东是个贼,是个贼呀!呜、呜呜……”
88、你得意什么,父母给你的叫背景,自己打的才叫江山。
89、 您说,该怎么说咱们这位赫老太和冯老太好呢?说冯寡妇自私?拖儿带女多少年,这会儿日子也不算宽裕,算计个电钱也算个过错吗?说赫老太迷信?谁让可巧儿住“刀背儿”房的李老师和张老师挨个儿倒霉,谁让赫老太也跟着“陪绑”过呢,人家能不寒心吗?……不过,两位老太太到底还是大大的好人——虽然开初对张春元的倒霉不免有过些微的好奇和幸灾乐祸的快感,可她们很快就明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真来个“文化革命”那样的“运动”,整个9号院儿,不,整个辘轳把儿胡同,全城,全中国,鸡飞狗跳的日子又开始啦,那谁也甭美,谁也甭跑,连着自己,自己一家,挨着个儿倒霉!于是,这天夜里,躲在床上,她们在替自己家想了许多消灾免祸的主意的同时,甚至也替张老师谋划了一阵儿——虽说最后还是不得不认定,连自己,连张老师,真来事儿了,还是一点辙儿也没有。
90、生活往往不同,所以做不到感同身受,你说了,别人不一定懂你,你的生活琐碎,在别人眼里就是陈谷子,烂麻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