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8句儿童三字经背诵全文


儿童三字经背诵全文

1、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儿童三字经背诵全文)。

2、〖启示〗世界上最伟大的帝王,都是那些开创天下的帝王。至于那些继承祖业的皇帝,除了少数几个能在文治武功方面有特殊成就,其他多数总是平平凡凡。

3、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4、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

5、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这些是解释《春秋》的书。

6、〖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7、《连山》、《归臧》和《周易》,这三部书合称三易,是一部用“卦”的形式、以阴阳概念来说明宇宙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它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后人广为研究,影响深远。

8、bābǎizǎizuìchángjiǔ    zhōuzhédōngwánggāngzhuì Chěnggāngēshàngyóushuì

9、〖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10、〖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11、始发奋,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12、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13、狗知道夜间替人守卫门户,公鸡知道每天早晨鸣叫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还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14、〖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15、(解释)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16、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17、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18、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19、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20、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1、(解释)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22、(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23、《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24、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25、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26、(解释)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27、〖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28、chìdàoxiàwēnnuǎnjíwǒzhōnghuázàidōngběi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29、guāngwǔxīngwéidōnghàn

30、〖启示〗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31、评委老师对每个宝宝的表现都进行了点评,家长比孩子听得更认真

32、1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解释)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33、〖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34、人们往往留给子孙后代的是满箱金银,我教育子孙的,只有一部经书而已。

35、(1)为什么苏老泉到了27岁还要用功读书?

36、〖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7、(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