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0句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2000字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2000字

1、很多人都看过美国经典励志读物《富兰克林自传》。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体验感受不尽相同。富兰克林先生的一生是如此简单而馥郁,朴素而芬芳。它有一种不可抵抗的诱惑力,让我沉浸其中,回归安宁。慢慢品读,这位温文尔雅的老人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向你娓娓道来。行文节制法度,句法自然简单,用字准确生动。他代表了一种精神,一代人,一个世界的追求……

2、而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人无完人,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完美或者伟大的,即使像富兰克林这样被认为是最伟大美国人之一的人,本质上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但是,从富兰克林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自己有意的培养,很多品质和习惯都是可以在后天形成的。富兰克林就是采用了一种计分卡的办法,写上自己最希望养成的美德,定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核对,提醒自己按照正确的方式去生活。这样,久而久之,人的行为就慢慢改变了。这个方法我自己也有借鉴,效果还不错。

3、在辩论的时候也看到富兰克林早期并不谦虚,我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辩论的时候没有必要以非常强势的压倒别人,尽管在当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快感,但一定要体会别人的感受。(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2000字)。

4、综观富兰克林一生,他出身于贫苦家庭,没有上过多少正规学校,然而他如何能成为美国的开国元勋呢?他的成功人生给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借鉴?

5、关于他的奉献精神,我觉得他是一个很看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的人。

6、BenjaminFranklinoncesaidthissentence:Inmyview,thethingscanbringhappinesstomankindisnotsomuchthegreatgoldenlucky,mightaswellsayistheconvenienceallthetimearound.Ithinkthesewordswereveryinspiringwords,notonlythoseraregoodfortune,whileignoringthelittlethingsaround;butalsothissentenceisalsoverygoodexplainforFranklin"sinventionofthosewhobenefitmankindandthereasonforhebecameainventor.(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2000字)。

7、有多少人向往崇高,追求完美,却反而被崇高、完美吓住了,压力太大,自惭形秽,裹足不前,以致日复一日,庸庸碌碌,毫无作为。

8、在本书中,描述了富兰克林一生的经历,有成功的经验,有对失败的总结,有待人处事的人生智慧,有好学不倦、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自我雕琢。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想,读书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受到有名望的人的青睐,和他常年阅读,积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我始终相信,一个学识丰富、情操高尚的人,都不会被生活抛弃,受到神的眷顾,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富兰克林,正好验证了这一点,使我更加的确信,并将为此更加努力、坚持到底。

9、三是写作的能力。这是他在议会等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主要的工具,他自己坦言不善言辞,而每一篇文章提案,为大家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提供了条件。现代社会同样如此,如果不善于表达自己,人们只能认为你肚中空空,没有真才实学。

10、“让100%的学生喜欢写作”是我2004年秋开始做的课题,是我先在班级里实验后得到多所学校老师认可的课题,是个需要数年努力才能达至目标的课题,是个值得一生去做、没有必要结题的课题。下面谈谈其中“儿童创意写作”这一实验的教学策略:

11、把这样的“写作”,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学生,学生一定会被打动,一定会从内心上爱上写作。你不知,他不知,你不讲,他不讲,学生一生不知“写作”,不知“写作”的强大力量,想爱上写作,难!

12、第五课时教学任务:整理作品、绘制封面、装订成书、交流整本书。基本理念是把本次课内写作装订成书,以方便保存及更多人阅读。

13、自律。对这一点我的感触非常深刻。在读到富兰克林在追求崇高品德这一段里,我完全被他身上的自律精神深深折服了。有多少次我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些缺点亟待改正,但是每次都在纠正的中途给自己找理由放弃。也许这就是平凡人与为人之间的差异吧。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有其必然的原因所在。富兰克林首先列出了自己所要追求的13条人生信条,依次是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为了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他给自己制定的严格的规划,一个星期集中培养一种品德,并每天记录自己违反这一品德的次数,从而不断督促自己,鞭策自己。很多人嘴上说说的东西富兰克林都把它们落实在了行为上,落落实在了天天做好记录的的小册子上。从这一点我学习到了要想实现一个大目标,就必须先学会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去,这中间需要一个完整细密的规划案,才能督促自己按照这个规定不断执行。这种规划力和执行力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富兰克林在政治活动以及社会事业上的成功。

14、①老师要相信学生人人能写!把写作教材转化成一个“我”一定能够完成的写作话题,并激活学生快速思考“我该写什么”,指导时间限制在7分钟以内,时间不能长。时间过长,草稿肯定不能在课堂内完成。

15、(4)(美)德怀特·V·斯温.《畅销书写作技巧》(M):唐奇,上官敏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

16、为了更好的塑造品德,他还制作了一本小册子,每星期修炼一项内容,每天总结反省用红笔打分,一年循环4次。当有了修炼品德的想法时,他已经下定决心成为圣人;这份计划开始实施时,他已经走上了成圣的修炼之路。想到历史上的王阳明,年轻时就立志成为圣贤,一生为此思索明悟,最终创立“阳明心学”;曾国藩更是用“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座右铭激励自己。成功没有固定规则,但高尚的品德却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17、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出生于美国麻省波士顿,是美国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革命时重要的领导人之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但是他依靠自己的勤奋,节俭,不停的学习工作,成为影响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人。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说:“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都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读后感·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说:“富兰克林生下来时比我们中最穷的人还要穷,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穷困为耻的勇气,并凭借这勇气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也是学习富兰克林——除了这本自传,富兰克林影响非常大的著作是《穷理查年鉴》,从1732到1758年,每年出版一本,其中很多谚语成为当时人们遵守的生活准则。

18、我喜欢富兰克林,更被他的光辉事迹所折服。他不但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也给人类带来了幸福。他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促成法美同盟的缔结,在大气、电方面做出伟大贡献,创办了宾夕法尼亚大学。

19、(11)镇静。勿因小事或普通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20、在择偶方面,虽然富兰克林十八岁时便与里德小姐定下了婚约却因为他后来的一封说自己归期未定的信,里德小姐的母亲把她嫁给了另一个人。婚后的里德小姐并不幸福,她的丈夫据说在跟她结婚之前已有妻子,并且负债累累。后来富兰克林与里德小姐旧情复燃,决定生活在一起,却遭到众人强烈的反对。他们最后不顾别人反对,毅然决然地结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虽然书中并没有细说反对的来源,但我想老富兰克林夫妇应该不在此列,就算他们极力反对也没用,因为他们培养的是富兰林这样的具备独立人格的优秀男人而不是一个“妈宝男”。

21、“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过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所谓命运击败的!”……我特别喜欢其中的第二句,仔细读着品味着,你会发现富兰克林讲话很巧妙而贴切,给人以非常舒服的感受。

22、当我翻开书,就有一种神圣感,我觉得我是在探索名人生平的事迹,而书中的字字句句都显现出主人公的个性,比如一些事情的解决方案,可能是我们现处困境的良药。

23、富兰克林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了别人,改善了城市条件。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学会帮助他人,这也是一个人非权力影响力的来源。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24、然而富兰克林也不是完美的,他也犯过很多的错误。在自传中他都毫不忌讳的写出来了,于是我也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会犯错,会后悔,也会自省,经历过各种艰难,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任务。

25、首先要允许孩子为自己辩解,然后再一同来分析问题的所在。要比一味的惩罚和说教来得好。《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4以前,听到富兰克林,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是一名科学家,发明家。发明了避雷针。可是,当读了《富兰克林自传》后,我才知道他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一名记者作家、印刷商、政治家、外交家。而且不止发明了避雷针,还发明了新式壁炉、双焦点眼镜和蛙鞋。

26、富兰克林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范围,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读他的自传,我没有发现他有多么伟大的事迹,当然这他起草修改《独立宣言》的丰功伟绩,在他的自传中还尚未叙述到。但通过他的这本薄薄的自传,在平凡的“絮絮叨叨”中,正体现了他平凡的伟大。

27、富兰克林十分重视自己的美德,他给自己提出了13个要求,分别是:节制沉默秩序意志节俭产出诚恳公平中道整洁平静洁身谦逊。

28、老师们读完这一教学模式,肯定会说这样教太繁杂了,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老师们这么想,课内写作就莫谈改革了,你就只能像以前那样继续累着!国家教学计划明确规定一周两节作文课,一学期按20周算,一学期只写七八次课内写作,每次课内写作不就是平均用5个课时吗?你不用足五课时,每次课内写作学生交来的作品能全员合格吗?你每次写作不用好5课时,能不累吗?而只有用5课时教一次课内写作,你的所有教学环节才能全部在课堂内。

29、通过阅读富兰克林的自传,我想到了自己。在我小班的时候我就对古筝情有独钟,深深地爱上了它。于是在我的业余时间,我选择了古筝这个爱好。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的演奏水平也有了突飞猛涨的进步,在宜兴、南京等地的比赛中还得到了一等奖。我每天都勤奋的练着,每到晚上我都会让家人陪着我练习,时不时还把妈妈拉在身边听我弹。就这样,由于有了每天让妈妈陪在身边当听众的习惯,因此我胆子也壮大了几分。有一年,我接到要去北京比赛的通知,我就更加努力的去练习了,不管寒冬腊月、严寒酷暑我都坚持练习,并且寒假和暑假都去老师家练习,因为只有多练,才能在比赛的时候不紧张。有句谚语是“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吗!经过紧张的等待,终于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进入了“华夏之星”的比赛场所。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张张充满自信的面孔,我的心里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信心也像伞兵跳伞——一落千丈。我紧张的脚直抖,看见评委那严肃的.表情,听着别人那优美的琴声,真是把我“火上浇油”。在我身旁的大姐姐鼓励着我:“加油,不要紧张,你一定可以的!”我心想:我一定可以的,既然老师选我来参赛也是信任我,我可不能辜负了她呀!该到我了,我大步流星的走上前。就这样,每一根琴弦都被我弹成了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一只只可爱活泼的音乐小精灵就在我的手指下诞生了。弹完后我信心十足的走出了考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30、“若想在尸骨已毁后不被别人忘记,那就写点值得一读的东西,要么做点值得一写的事情。”

31、从他的自传中也可以看到,富兰克林不是神。他在书中也说过自己的一些缺点——但努力去改善,他甚至提到他年轻时荷尔蒙旺盛,常常想和下流的女人发生关系。另一件事他没有提及,他在担当公务员期间,曾以权力替亲人谋求进昇,使他的公务生涯蒙上污点。

32、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富兰克林就是我的学习榜样,教育我努力做一个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永不放弃的人。《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暑假里,我读完了《富兰克林自传》,深有感触。

33、富兰克林在学习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即成长体系。例如,富兰克林说过:“在那儿,我喜欢并结识了一些有见解的朋友,跟他们交谈使我获益匪浅,同时我也读了很多书”。“我们总是使对方开心。这样,我总算可以尽可能的弥补我犯下的过错”。“我把她当作一个实例,说明这么微小的收入都能维持生命和健康”。“不久我就想到,当一个人提议某个有用的计划,但这样可能被认为使一个人的名誉稍稍高出他的邻居。而他又需要他们的帮助才能完成这个计划是,最好不要宣布拟就是这个计划的首创。”“懒惰就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使用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34、此书里好多人生箴言都是富兰克林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读此书不但要感悟那些人生箴言,还要结合自身人性修养等方面完善自我,本书每一章讲述的都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章章都讲述了做人做事的感悟,并给我很很多启发。

35、他的《自传》并不是写他自己多么非凡的成就,而是包含了他的人生奋斗与成功感悟,以及对善与美的褒扬,看过后,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他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的一些良好的习惯。

36、FranklinwasreveredasthefatherofAmericaforhisimpressiveimagethatcanmaintainafrugallifestyleofworkforthepublicwelfareandmakeimmortalcontributions,comparedtomyownandthemajorityofpeoplewecanknewhowimpetuousweare.

37、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读本。毋庸置疑他是历史上最杰出最成功的人士之一。这本书告戒了人们远离陋习,远离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38、自强。富兰克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学徒,学习印刷,几经磨难之后选择出去闯荡,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跋山涉水到离家万里的地方谋生实属不易。但是,不管路有多艰难,生活有多潦倒,他自强不息,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心存感恩,从零开始,不断积累。即便条件再艰苦,也坚持省一部分钱出来买书看,苦练文笔,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9、富兰克林——出生于1706年1月2日,由于他出生于贫寒的家庭,所以被迫辍学在小店里帮忙打杂。后来又杂哥哥的印刷所里当徒弟,不久,富兰克林又离家出走,最后在费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印刷所......但是有一种强大的精神一直在支撑着他,尽量挤出一切时间,一切金钱来看书,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