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3句泰戈尔简介及代表作品


泰戈尔简介及代表作品

1、人类的文明是正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等着他的灵魂的纯美的表现。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得在这个方向里尽你们的贡献。

2、众所周知,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圣”,曾在我国乃至世界享有一定的声誉。然而,泰戈尔的作品在父亲支援的论述中却是“不需要”“不喜欢”的东西。(泰戈尔简介及代表作品)。

3、《堂吉诃德》的突出成就是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个独一无二的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形象,他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在他身上喜剧性和悲剧性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一方面,他耽于幻想,一切从主观出发,行为荒唐、鲁莽,不会吸取教训;另一方面,他的所作所为又是为了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他要做一个行侠仗义的骑士,要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并为此而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尽管他在主观上是追求和维护真理,但是他所追求的是脱离实际、早已过时的“骑士道”,所以注定只能碰壁,害人又害己。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4、果戈理是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泰戈尔简介及代表作品)。

5、他出生于印度彭加尔。据考印度便是一个“诗的国”。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一部分。新生的婴儿到了这个世界上所受的一次祝福,就是用梵文唱的。等孩子大了,偶做了不对的事,做母亲的必定背诵一首小诗,告诉他这种行为的过失。在初等学校里,教了字母之后,学生所学的第一课书,就是一首诗。许多的书籍也都是用诗的形式来写的。文法的条规,数学的法则,乃至博物学、医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等都是如此。结婚的时候,唱的是欢愉之诗,死尸火葬的时候,他们对于死人最后的诀别,也是引用印度的诗篇。在这个“诗之国”里,产生了这样一位泰戈尔诗人便不足为奇了。

6、这首哲理小诗,优美而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夏花是旺盛生命的象征,生如夏花,活着,就要灿烂、奔放,要像夏天盛开的花那样绚烂旺盛,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而不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秋叶,感伤,惆怅,凄美,安静,面临死亡,面对生命向着自然返归,要静穆、恬然地让生命逝去,不必轰轰烈烈,便只要像秋叶般悄然足已,更不要感到悲哀和畏惧。总而言之,就是一切都平静自然地进行。

7、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和孟加拉国国歌《金色的孟加拉》都使用了泰戈尔的诗。威尔弗雷德·欧文和威廉·勃特勒·叶芝被他的诗深受感动,在叶芝的鼓励下,泰戈尔亲自将他的《吉檀枷利》译成英语,1913年他为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8、王白渊的代表作--日文诗集《荆棘之道》,诗文流露的生命观、美学观,以及一些作品的用字遣词,受到印度诗人泰戈尔“梵我不二”的哲学思想与诗作风格的影响。

9、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旗手。他的创作和理论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一个新高峰。他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侧影。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10、《吉檀迦利》所表现出的泛神论思想,无疑与印度古代典籍如《奥义书》等息息相通。但泰戈尔在发扬本民族传统的时候,并无意营造一个封闭的世界,他渴望长期隔绝的东西方能够不断接近、沟通。

11、原载于《滨江日报》副刊《漠烟》第六期、第七期一九四一年九月十日及九月十七日

12、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了。

13、尘世上那些爱我的人,用尽方法拉住我。你的爱就不是那样,你的爱比他们的伟大得多,你让我自由。他们从不敢离开我,恐怕我把他们忘掉。但是你,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你还没有露面。若是我不在祈祷中呼唤你,若是我不把你放在心上,你爱我的爱情仍在等待着我的爱。————泰戈尔《吉檀迦利》

14、图片:与支援先生有关的图片由支氏三姐妹提供,其余配图来自网络资源,与正文无关。

15、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和孟加拉国国歌《金色的孟加拉》都使用了泰戈尔的诗。威尔弗雷德·欧文和威廉·勃特勒·叶芝被他的诗深受感动,在叶芝的鼓励下,泰戈尔亲自将他的《吉檀枷利》译成英语,1913年他为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6、        2022年4月22日   

17、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文学《巨人传》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详见《15个最有影响力的法国作家》)

18、你们正可以自负,同时也应得知道你们的责任,如今你们生长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时期里。我们从我们的苦恼与痛楚的火焰里隐隐的辨认出这时代的伟大,这苦痛是普遍的,我们还不十分知道前途是何等的光景。

19、《老人与海》是一部极具寓言色彩的小说。小说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含意却十分深刻。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这个“硬汉”形象成为了海明威式的英雄的代表,象征着人类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小说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

20、他是父母最小的儿子,拉宾德拉纳特被家人亲呢地叫做“拉比”,成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钟爱的孩子,但大家对他并不溺爱。小拉比在加尔各答先后进过四所学校,虽然他对这四所学校都不喜欢,但他在长兄和姐姐的监督下受到良好的教育。泰戈尔在文学方面的修养首先来自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孟加拉学院。但是他生性自由,厌恶刻扳的学校生活,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学习课程。他从小就醉心于诗歌创作,从13岁起就开始写诗,诗中洋溢着反对殖民主义和热爱祖国的情绪。13岁以后,泰戈尔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

21、《跑多远才能回到家》作者:徐则臣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22、因此,我们怎能不为“呈现出灵魂之伟大,气魄也壮烈”(支援文中结束语)的评论而感动呢?

23、  泰戈尔的生命哲学自然包含了死亡,死亡是生命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有生有死,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数。这与中国哲学也是相通的。他用秋叶来比喻死亡也是别有意味的,因为秋叶已然凋零和枯萎,它停止了生长,甚至飘然落地。静止便是死亡,但秋叶的静止还是给人以美的感受。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中就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样的名句,其中“黄叶地”表现的就是满地秋叶之静美。中国文学往往把落叶作为一种意象,表示一叶知秋的哲理或悲秋的情怀。泰戈尔的不同之处,是直接用“秋叶之静美”来象征死亡。死亡是生命向着自然回归,因此不必悲伤、痛苦和畏惧,大可坦然静穆地去面对。在他看来,生与死是一体的,如果做到生如夏花那样绚烂,那么死也就像秋叶一般静美了,这样的生命便是完满的,达到了生死归一的人生至境。用欧阳修的话来说,那就是“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了。鉴于泰戈尔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他曾在使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吉檀迦利》中,用了20首诗赞美死亡,让死亡充满了诗情画意。

24、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25、2008年3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董友忱选编、由季羡林题写书名的《泰戈尔诗歌精选》系列丛书。

26、“可能”问“不可能”道:“你住在什么地方呢?”它回答道:“在那无能为力者的梦境里。”

27、我将结合他的作品,从以上三个方面回答问题。

28、长日尽处,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将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

29、他是谁,又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和如此高的成就?

30、为纪念泰戈尔诞辰120周年,中国的学术界于1981年夏天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泰戈尔学术研讨会。此后介绍泰戈尔作品又出现一个高潮。泰戈尔的许多作品从其母语——孟加拉语直接翻译过来。例如,1983年6月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泰戈尔短篇小说选《饥饿的石头》。1990年9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泰戈尔散文诗全集》。1994年12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泰戈尔短篇小说选》,收入短篇小说41篇,全部译自孟加拉文。

31、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32、在你心的欢乐里,愿我感到一个春晨吟唱的活的欢乐,把它快乐的声音,传过一百年的时间。

33、但是我在你们国内,在日常用品里都能体会出意味的时候,我只听着他们好意的呼唤,他们说“你来收受我们”,他们不嚷着要我“躲开去”。

34、本书以现代性和显要的问题意识为前提,编选了当代最重要的诗歌作品和文论。作品均属原创,选取了最具活力和原创性,并有自己特质的中国诗人作品,由一位有影响力的中国诗人撰写介绍性评论。除了重点推出的诗人,还有一组锲入当下感受的中文和翻译诗歌。文论上基于诗歌的视域,通过某些特别的历史文本、事件和人物,讨论今日世界之社会、地缘、人际心理等各种交集和争端的思想根源,进而重新找到自己的记忆和语言。

35、  1916年,泰戈尔访日期间,在日本东京大学发表演讲,公开谴责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山东的恶劣行径。

36、“妇人,生命之泉的音乐,在你的笑声里了。”

37、“瀑布歌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歌声了。’”

38、当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胡邦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于青、孟加拉国驻华公使德尔瓦·侯赛因、印度驻华文化参赞帕娜佳、《泰戈尔作品全集》主要译者以及孟加拉国、印度在华留学生代表等60余位嘉宾,出席了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行的首发式。

39、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的特定节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凝结了整个汉民族的智慧、情感、人伦以及对天地人的透彻感悟。本书精心挑选了中国文坛24位优秀散文家,以一个人书写一个节气的方式,从不同角度书写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自然物候、历史文化、故乡亲情、生命体验。当代24位实力作家共同致敬我们古老的文明。

40、我是倦了,我年纪也大了。我也许再不能会见你们了。这也许是我们最后的一次集会。

41、《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它是描述心灵历程的史诗,深入描述了坚强刚毅的心是如何战胜自己心灵深处的怯懦卑鄙的阴暗面,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它又是一部音乐的史诗,通过主人公对音乐精神的理解,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同时通过音乐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合与冲击,把20世纪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它赞扬这样一种精神与信念——光明最终将战胜黑暗。

42、“这寡独的黄昏,幕着雾与雨,我在我的心的孤寂里,感觉到它的叹息。”

43、我的心伸展到你们的心,你们有我的祝福。我羡慕你们。我做小孩的时候,那时仿佛是东方不曾露白。宇宙暗森森的,我们不曾充分的明白我们自己已经出世在一个伟大的时期里。

44、从你的群花盛开的园子里,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儿的芬芳记忆。

45、“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46、他是国家主义,据说他著有国家主义的论文集,这是我们不得看见的。但考虑二零年巴黎起了“光明团”,是有泰戈尔和巴比塞、罗素、法朗士等人组织的,要为永久和平,非战的运动。泰戈尔又极力鼓吹印度独立,曾向英政府请愿,允许印度的自治,因此竞被他们把他“勋爵”头衔取消,便也没用显著的功绩。

47、没有言语而心领神会,这是感情的共鸣,心与心的交融。

48、中篇小说:《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

49、《岭南草木状》作者:梁基永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年3月

50、时而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孩,为母亲的微笑而手舞足蹈;时而是一名四海为家的探险家,向着高山大海发出感叹;时而是一位热恋中的青年,因心爱的姑娘而讴歌爱情;时而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朽,但更多时他只是一个无名的过客,为世间万物记录下灵感闪动的瞬间。

51、夜与太阳好比一对恋人,伟岸的太阳偷偷的从背后(月光下)给妩媚的夜一封情书,但夜没有答应太阳的示爱呢?夜思考了许久,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黎明到来),把所有对太阳的情愫凝聚成一滴滴晶莹的泪珠,留在草叶上,告诉他,我愿意。好比人们对爱的思考,只有深思熟虑的爱才会凝结,才会积聚,才会含蓄的表露并致以永恒。

52、你们是好施与的,你们充裕时亲族都沾恩惠,你们是重人情的,你们亦不过分的营利。这又是你们不是唯物主义的一个凭证。

53、  泰戈尔三次访问中国,开启二十世纪初中印文化交流。

54、▲《清华周刊》第110期1917年5月24日封面上有《印度诗人塔果尔传》 

55、自然美:将欢乐、丰富的大自然移注到人的生命之中。

56、本书为台湾文学中生代重要作家骆以军在大陆授权出版的首部散文集。全书15万多字,63篇作品,共分4辑:“静静的生活”“失落之物”“地球书房”“无人知晓的”。骆以军的散文,沿袭了他的小说写法,凸显了他“会讲故事的温柔暴力熊”的特质。

57、“日间的工作完了,于是我如一只小船,被拖至在岸上似的,静静地听着晚潮跳舞的乐声。”

58、散文:《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59、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其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洗练含蓄的新散文风格,这种风格对欧、美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详见文末《名著推荐:老人与海》)

60、“U”是一名“企业人类学家”,他的工作是运用先锋派理论帮助公司销售牛仔裤和早餐麦片。“U”所在的公司赢得了一项神秘的工程,而“U”的日常工作就是为此提供人类学方面的咨询,但他的终极目标是要撰写一份“大报告”,用包罗万象的数据完整地总结我们的这个时代。然而,在书写的过程中,他却遭遇了一些难以言喻的经历和体验......英国作家汤姆•麦卡锡最新力作《撒丁岛》,以冷静又不安的笔触,刻画我们所居住的世界的现代,后现代及其他……

61、在此地我看出你们不曾沾染现代普遍的恶病,那无意识的拥积与倍蓰财富的癫狂,你们不曾从(纵——编者注)容那所谓“万万翁”一类离奇的生物的滋长。

62、但泰戈尔歌颂的并不是“一神教”拥有绝对权威、巍然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而是万物化成一体的泛神,是人人可以亲近、具有浓厚平民色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