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95句法治的名人名言句子
法治的名人名言句子
1、平等者之间不存在司法管辖权。引申义:一个主权国家不得对另一个主权国家行使司法管辖权。
2、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3、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4、学法、普法、懂法,不但是对自身利益的一种保护,更是对大多数人和整个社会利益的一种贡献。
5、——(意)拉布里奥拉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
6、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7、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8、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法治的名人名言句子)。
9、上下求索路,诚实载君行天下;漫漫其修远,守信随我天地宽。
10、只要法律是不成文的,他就必定被戏剧化和表演、正义必须呈现出生动形象的外表,否则人们就看不见他。
11、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
12、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3、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豁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
14、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15、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16、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17、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18、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
19、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20、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21、——(日)日莲《立正安国论》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迈克尔·D·贝勒斯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
22、没有一种罪恶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培根
23、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集体,工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24、别依赖,没有免费的肩膀;别退缩,落井下石的人很多;别低头,地上没有黄金。世界很大,无需钻牛角尖,挤不进的世界,不要硬挤,换个角度,你会更有作为。
25、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26、自由人得名于自由一词。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到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力量。
27、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法)孟德斯鸠
2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
29、 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
30、法律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个人能够执行其计划并多少意识到可能产生的结果。
31、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32、作者在报送自创作品后即视为许可主办方以公益宣传为目的,自身或授权给第三方无偿使用该作品。作者仅保留作品的署名权和自行使用权。
33、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34、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法)罗伯斯庇尔
35、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36、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37、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
38、筷子不重打断腰,酒盅不深淹死人。为了司法公正,请放下你手中的酒杯。
39、 2) 倘若世上没有坏人,也就不会有好的律师。
40、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41、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42、没人规定最好的朋友,就必须有同样的梦想。所有的友情都会变,可是好的友情,会因为改变而更强大。——《无敌破坏王2》
43、只要爱自由,就足以建立共和国,但是,能够维护共和国和使它繁荣的,只有爱法律。
44、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45、• 不是根据全国的利益而只是根据部分人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
46、法者,因此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47、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48、 9)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49、这个世界已经有很多人和事会让你失望,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请记住,社会很残酷,你要活得有温度!
50、以公正的逻辑代替武力的逻辑是法律本质的全部所在。
51、支配和统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专制政府中是永远高举着君主的铁拳,但是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52、诚信经营,高效创新;务实负责,服务教育;效率成就品牌,诚信铸就未来;求同存异,共谋多赢健康和谐,服务社会;
53、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
54、将诚信存入生命的银行,为你的事业成功兑现珍贵的利息。
55、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56、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刘少奇
57、法律和制度务必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58、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59、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60、宪法创制者给咱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61、没文化可以学,长得丑可以整,心眼坏是真的没法治。
62、法制不是法学家的产物,而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产物,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律师、立法者、执法者,在这过程中都起作用,但是司法活动说到底主要不是一个理论论证过程,而是一种职业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我要说,一个民族的社会创造了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
63、我的研究室里正好有一本木村龟二写的《刑法读本》。木村龟二是日本主观主义刑法学大师牧野英一的得意弟子,东京帝国大学出身。因为恃才傲物,目空四海,故终生颠沛、辗转了好几所大学,学术生涯最终止于位于日本仙台的东北大学。从学术水平来看,他的造诣绝对不亚于东京帝大的同行们,但最终未能留在东大,致使他终生抱憾。《刑法读本》出版于1950年,由日本法文社出版,我手上的版本是第32版,1990年出的。一本书在40年内能够印到32版,毫无疑问属于传世之作。该书第14页中明文写道:“刑法,首先是没有实施犯罪的善良国民的大宪章”,但“刑法不仅只保护善良国民的自由,也保障实施了犯罪的国民即犯罪人的自由。(中略)在此意义上讲,也可以说,刑法是犯罪人的大宪章”。这恐怕是有关“刑法,既是善良公民的大宪章,又是犯罪人的大宪章”的最初出处了。尽管其原创不是木村龟但将两位德国学者相互批判时发表的观点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并能广泛流传开来,不得不让人啧啧称奇。由此看来,刑法学界耳熟能详的那句所谓李斯特名言,应当说是木村龟二的发明或者说是专利了。
64、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正因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我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65、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契诃夫
66、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67、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68、唯美 | 励志 | 伤感 | 爱情 | 搞笑
69、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70、不管你曾经被谁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
71、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
7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73、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74、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75、好人因为爱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坏人因为恐惧刑罚而憎恨犯罪。
76、 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77、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78、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9、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庇尔
80、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81、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82、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我身上。——阿奎那
83、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淮南子
84、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85、法律是明灯,指引着生活的航程;法律是标尺,刻划出人生的去从。
86、问题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了。于是,按照徐教授的指点,我开始翻看由费尔巴哈著、其学生米特迈尔增补,徐教授本人翻译的《德国刑法教科书》(第十四版)总论部分,希望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到有关那句李斯特名言的蛛丝马迹,但结果还是很令人失望。我想查一下国内专门研究费尔巴哈刑法思想的文献或许能够有所帮助,于是在“知网”上输入关键词“费尔巴哈的刑法思想”搜了一下,区区几篇论文,都是研究费尔巴哈的罪刑法定思想和心理强制说的,其中也没有看到有关“刑法是大宪章”之类的见解。此时突然有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懊悔。我想起了当年留学时,同志社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有一本日本学者研究费尔巴哈刑法思想的专著,因为积满了灰尘,故只是翻了一下就放回到书架上的往事。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联系在清华法学院博士毕业之后现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访学的吕翰岳博士。吕博士大学数学系毕业,之后涉猎过多个学科,对于抽象理论如哲学、法理学等特别入迷,精通英文、德文,粗通日文。之后,尽管以刑法学为志业,但似乎是专为和现有的刑法学说作对而来的,几乎对现在所有的刑法外来名词和概念的译法都持怀疑态度,是个十足的刑法学说考据狂。果然是问对人了。他说他在不久前也专门查过这句话的由来,现在基本上弄清楚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即“刑法典是犯罪人的大宪章(diemagnachartadesVerbrechers)”确实出自李斯特之口,原话在徐久生教授翻译的那本李斯特的论文集中能查到。而前半部分即“刑法是善良公民的大宪章”却是一位德国精神病理学者在1928年批判李斯特的一篇论文中说的,这篇论文在国内找不到。按照吕博士的指引,我在徐教授所翻译的李斯特的前述论文集的第137页找到了原话的后半部分。只是有些诧异的是,这句如雷贯耳的名言竟然出自李斯特题为“目的刑的决定论的反对者”一章的第五节即“保护刑与个人自由”部分,而不是在我们通常所想象的“罪刑法定部分”。这或许是我在德文译书中找不到这句话的原因吧,一开始方向就不对;恐怕也是该论文集译者的徐教授对该话到底是出自李斯特还是费尔巴哈之口感到纠结的原因了。因为两句话确实不是出自一个人之口,况且谁能一一记得住散落在庞大体系中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中的只言片语呢?
87、人生路上,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莫因疾进而不堪重荷,莫因迟缓而空耗生命。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得意,他人超越不失志。
88、平等是一项神圣的法律,一项先于其他一切法律的法律,一项派生其他法律的法律。
89、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90、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91、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92、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产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状态。为了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要有一个谁也不必惧怕谁的政府。
93、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94、Honestyisbetterthanalltheingenuity,anditisthebasicconditionofingenu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