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5句农业谚语及其解释


农业谚语及其解释

1、释义: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难估计。

2、解释:春天如果刮东风,将是阴雨天气,地上将雨水横流;夏天如果刮东风,将出现严重的旱情。

3、“立夏小满,江河都满”:立夏小满时节是雨季,经常都下暴雨,江河的水都涨起来。

4、“早出热头冇好天”:在下雨天的早晨,出现灿烂的太阳,不久就会下雨。

5、释义: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6、立秋时节下雨的话,庄稼收成较好;立秋时节不下雨的话,农民就忧愁收成。

7、随州民间谚语很是丰富,用随州特有的方言土语和表达方式,保存了祖先留下来的认知成果、生产经验、生活知识和传统习俗,处处闪现出随州人的人生智慧和精神追求。日常言谈中经常像经典一样引用,在茶余酒后,场院树下,田边地头,甚至有随意的小型比赛,专门说谚语(以及歇后语),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我们看重的是这些土俗谚语中包含的睿智哲理。古人有言:“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随州谚语说:“前人不讲古,后人没得谱。”“天地和谐万事兴。”“干净的是沁水,进骨的是俗话。”“进骨”指精辟,入木三分。这些话语的经典,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继承,留给子孙,永世宝用。(本文以所收随州民间谚语为解读对象,用仿宋体标明;跟普通话完全相同的谚语不在解读之列。) 

8、然而,随州人敬天并不迷信,认为“敬神迷鬼,捏到鼻子哄嘴。”“只见活人烧纸,不见亡人用钱。”“道场做到别人看,管他升天不升天。”随州人的天命观,与春秋早期随国思想家季梁“民为神主”的民本思想不无关系,敬天而不靠天,取的是现实主义的态度:“天无绝人之路,总要自己去走。” “天生的,地长的,不如自己攘做的。”这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敬而不信的儒家观念一脉相承。老百姓都说“信神神就在,不信神不怪。”人生不过一过客,“人是一世,草是一春”,“黄泉路上无老少”,无须恐惧。安天乐命不是屈服,而是一种不作非分之想的明智的生活态度:“知福福长在,随缘缘自来。”

9、如果大雪期间下雪较多,那么来年小麦的收成就好。

10、“六月秋宽悠悠,七月秋紧揪揪”:若六月立秋,农民就感觉到时间充裕,干活没有那么紧张;如七月立秋,农民们就感觉时间紧,干活也紧张。

11、“六月天公,冇闲阿公”:六月翻早(三夏)大忙时节,什么人都要帮忙干活。

12、很多农民朋友常年种植小麦,一旦小麦连续种植三年,这个时候就要选种,如果不选种的话就要换个品种种植,否则产量就要下降。

13、阴天种豆子的话最好了,湿度大然后也容易发芽;而种棉花一定要晴天,今年种棉花赶上了雨水后来出的苗就少很多了;而种菜最好是连阴天最好了,这些都是种地的一些技巧。

14、建于90多年前的陆河县河田镇河北村“上举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