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4句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


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

1、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上》。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做的不正确,但去匡正别人,更何况是辱没自己,来匡正天下呢?

3、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4、(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

5、王蒙:孟子大讲什么只能是“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等于说只能是我化你,你不能化我,这有一种文化沙文主义的味道,不足为训。

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7、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8、(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1、(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2、周周日:08:00 12:15  16:35

13、释义:富贵时不能腐化堕落,贫贱时不要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14、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15、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

16、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8、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19、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2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1、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3、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24、    释文:孟子说,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只要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量,有规划,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可以让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25、(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27、(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28、(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29、(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30、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1、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32、(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

33、(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

34、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3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3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37、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3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9、(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40、(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4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42、释义: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灭亡。经典孟子名言名句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

43、释义: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4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45、(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46、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古代的君子,如果烦忧错误,便能够及时的改正。现在的君子,犯了错误,便会继续延续下去,不做任何更改。

47、(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48、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49、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50、(感悟)真正的智者,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永远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清醒,问心无愧,活得明明白白!

51、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52、(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53、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54、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55、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56、(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57、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5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9、(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60、(感悟)人活着,就应该坦坦荡荡,明明白白,无所愧疚。

61、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62、(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63、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64、王蒙: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很陈旧了,城市中的丁克户也自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把生命的一部分意义看成一个血缘相继的链条,应是不无道理的想法。其实孔孟也不是仅知血缘的接续,后世叫做接续香烟,孔孟还大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65、释义: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66、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尽心下)

67、(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68、(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69、(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70、行为有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者,都要反过来要求自身做得更加完善。只有自己做得正,天下才会向你倾心。

71、(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7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73、高尚的人物,是没有失去其婴儿时期的纯洁与诚恳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