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8句叶圣陶的童话作品
叶圣陶的童话作品
1、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圣陶、斯提等。江苏苏州人。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
2、《略读指导举隅》(教育)1946,(与朱自清合著)(叶圣陶的童话作品)。
3、如,叶老在《克宜的经历》里所写:在商店里,在医院里,在戏馆里,所有的人都是皮包着骨,脸上全没血色,他们的又细又小的腿脚正像鸡的腿脚。如,他在《画眉鸟》里所写:有腿的人却要别人拉着走,拉的人的额上的汗渗出来,像蒸笼的盖,几个油腻蒙了周身的人,终日在沸油的镬子旁为了客人的吩咐而作工,唱歌的女孩子面孔涨得红了,在迸出高声的时候,眉头皱了好几回,颧骨上面的筋也涨粗了,她也是为他人而唱的。
4、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5、叶圣陶,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其于1923年创作出版的《稻草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是中国现代首部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一经问世就得到同时代名家们的高度认可。鲁迅评价《稻草人》是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茅盾认为它有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郑振铎则认为这本书中几乎无一篇不是成功之作。
6、蓼liǎo花:我国各地均产。最普通的如酸模叶蓼、水蓼、荭草等。(俗称"狗尾巴花"。)
7、儿童主体活动,是儿童依据自我调节的能力水平,对与自己有关系,也有意义的内外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在这一反应过程中,主体原有的发展水平和主体赋予外界刺激的意义,是制约主体活动的关键性因素。
8、学生在阅读这些童话的时候,会有角色的代入感,他们会把自己想象成“稻草人”“男孩儿”“女孩儿”等。学生就是在具体的角色体验中,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认同,实现自我发展的。叶老的童话和其他人的童话一样,能够起到让学生进行“自我教化”的作用。
9、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
10、叶圣陶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并写出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和文章,为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11、《稻草人》讲述了有一个可怜老妇人,她的田里有个稻草人,稻草人为她看守稻田。肉虫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给老妇人警告,可老妇人不知道,稻草人看到渔妇和鲫鱼很可怜,自己又不能帮他们,就伤心的倒下了。
12、所以他到校时,本来是独住一屋的,却愿意将那间屋做我们两人的卧室,而将我那间做书室。这样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乐意,我们不时到西湖边去;有时下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初到时,学校当局来看过他。第二天,我问他:“要不要去看看他们?”他皱眉道:“一定要去吗?等一天吧。”后来始终没有去。
13、《礼拜六》、《上海时事新报》、《上海民国日报》、《文学周报》、《公理日报》、《国文月刊》、《苏州评论》、《妇女杂志》、《小说月报》、《中学生》、《开明少年》、《中国作家》、《人民教育》、《中国语文》、《诗》、《光明》、《国文杂志》、《中学生战时半月刊》
14、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怒色。他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刊,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书架上,给散失了。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他对于世间妥协的精神是极厌恨的。在这一月中,我看见他发过一次怒;我只看见他发过这一次怒——那便是对于风潮的妥协论者的蔑视。
15、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每篇写毕,我自然先睹为快。看完,他封寄《小说月报》;照例用平信寄。我总劝他挂号;但他说:“我老是这样的。”他在杭州不过两个月,写的真不少,教人羡慕不已。《稻草人》中一部分,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
16、一只蛾子扑闪着翅膀飞到稻田里,落在一棵稻谷嫩绿的叶子上。稻草人认出来了,这是水稻的天敌,他必须尽快把蛾子赶走。稻草人使劲摇动手里的蒲扇,想用摇动蒲扇所产生的风和发出的声音把蛾子赶走。可是蛾子根本不把稻草人的警告当一回事,直到在稻叶上产完子,才自己离开。稻草人看到水稻的叶尖卷起来了,看到上面有好多蛾下的子,心里非常着急,也非常害怕。
17、《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芳儿的梦》等等。
18、本来想骂他,但看见他仍然在笑,一点也没感觉自己被骗了,于是她的怒气就消了。后来,甚至他被死神刺死的时候都很快乐,没有悲伤。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19、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0、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
21、叶圣陶的第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论文题作《儿童之观念》,批评了中国儿童受到的坏影响。
22、 如果你还想多了解一些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往事,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台湾女作家的代表作《城南旧事》。该书通过小主人翁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23、叶圣陶是在我国第一个出版我国的童话故事的一位作家、教育家。很多人在选择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时,不知道叶圣陶的童话作品有哪些?选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叶圣陶的童话作品到底有哪些吧。
24、第二十三周阅读《爱的教育》,走近亚米契斯,走近夏丏尊
25、 在一个安静,铺满着金黄的稻草的田野上,有一个手拿扇子的稻草人。
26、第八周阅读《乔希的球场》,走近夸迈·亚历山大
27、稻草人看到渔妇和鲫鱼很可怜,自己又不能帮他们,就伤心的倒下了。《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28、《文话七十二讲》(教育)1999,(与夏丏尊合著)
29、它向小石块们炫耀自己,却受到小石块的反唇相讥。是它自己醒悟了,还是小石块们不甘心被垫在底下了呢?作品没有说,但石像终归是倒了下来,摔成了碎石。
30、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大块黄金交到客人的手里。两个客人诚恳地道了谢,就告别了。出了大门,两个人互相看看,脸上现出狡狯的笑容,一同去喝酒取乐了。
31、叶圣陶的童话虽然写于20世纪上半叶,但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脉搏以及少年儿童和作家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理想和追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32、正如曹文轩所说:“好的幼儿文学都应该在一种比较单纯的形式下,有一种非常厚重的,给我们一种厚重的人生感悟这样的作品。”而叶圣陶的童话正是如此,它不是浮泛的,仅有美好的空壳的,而是一种沉淀之后的浓郁。
33、“叶圣陶是一位追求崇高理想的作家,他始终立足于极高的精神层次去俯视生活,关照和反思人类的精神存在。……他笔下的两种童话世界:既憧憬‘爱’与‘美’的诗化了的意境,又不自觉地改变了方向,用沉重的笔触写出了人生种种冷酷场景。”商金林教授研究叶老及叶老作品多年,用非常精炼准确的语言,概括了叶老童话的特点,以诗化之境衬心中之痛。
34、这是读书郎闲笔全新栏目闲读试笔的第五篇,本栏目后续还将推出更多中山大学学子的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35、第九周阅读《大卫·科波菲尔》,走近查尔斯·狄更斯
36、棠táng棣dì花:花名。花黄色,春末开。
37、于是,那群野牛推选出了一位较聪明的牛去城市先体验一下。那头牛到了城市,生活了几天。发现了人类养牛的最终目的是吃牛。那头牛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城市中的牛,并让它们一起逃跑。最后,那生活在城市中的牛去了森林,永远的生活在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