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9句富兰克林自传在线阅读
富兰克林自传在线阅读
1、他告诉我们:人只要拥有一门手艺、可以时刻静观自己的内心、并把自己安放妥当,就能够和自己、他人、这个世界好好相处。最终,才会找到那个更好的自己。
2、《富兰克林自传》1771年执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晚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功成名就,在世界已经闻名,他成为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深刻总结出了《富兰克林自传》,旨在为“儿子们”少走“弯路”而写。
3、第二个原因估计是很多成功人士的想法,都想记录一下自己的人生,算作一个人生阶段的价值或者成就体现。
4、不是谁都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感情,因为这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在感情的世界里,活得认真和真性情,是需要支付很高代价的一件事。
5、勤勉:珍惜每一刻时间,去除一切不必要之举,勤做有益之事。
6、富兰克林小时候异常喜欢读书,手中所得到的一点钱全都花在了买书上,有时一本书是在晚上借的,而必须在次日一早送还的,他经常振作精神读到深夜。他从十二岁到十六岁的全部生活就是工作和阅读学习,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对周围世界强烈的认识愿望、对现实的感悟都促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并且深深影响他以后的思想和道路。想想自我小时候虽然有一段时期异常喜欢看书,但终究因考试分数决定自我的升学前程而放弃了课外书里的完美世界,转向了枯燥、令人生厌的教科书,压抑了自我的想法,也没有时间来感悟现实。此刻想想,自我不会独立思考和不会写文章,也就不奇怪了。此刻唯一的想法就是:亡羊补牢,只期望为时不晚。(富兰克林自传在线阅读)。
7、纵观其一生,富兰克林并没有太优越的成长环境,应该说是比较平淡的出场,1706年出生于北美洲的波士顿,家中有17个孩子排行父亲是从事蜡和肥皂的小商人,进过两年学校,后因家境窘迫辍学。2岁在哥哥的印刷铺里学徒,学徒的日子很艰难,然而他却利用学徒的闲暇时间刻苦学习,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政治、科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还通过自学能熟练的运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
8、年轻时的富兰克林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渴望和热情,想尽一切办法来读书和买书。在他看来,读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钥匙。他认为,书是无价之宝,读书是他最大的快乐。他从十二岁到十六岁的全部生活就是工作和阅读学习,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对周围世界强烈的认识愿望、对现实的感悟都促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而且深深影响他以后的思想和道路。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常常醉心于阅读,是书给予他智慧,给予他前行的能量。富兰克林说,“从孩提时代起我就非常喜欢读书。我得到的所有零花钱全部都花到了买书上。”“我经常坐在自己的屋子里捧着书一读就到大半夜。”“读书是我允许自己参与的唯一消遣方式。我从不去酒馆、赌场或任何其他娱乐场所。”“图书馆给我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我每天都拿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读书,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没有受过广博的教育的缺陷。”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勤奋读书、刻苦努力的精神,富兰克林才最终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9、1726年,富兰克林开始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从此,富兰克林的事业生涯开始蒸蒸日上,开始创造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报》;他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型路灯;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与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而当美国制宪会议因为联邦体制问题争论不休时,富兰克林又欣然前往,进行调解。1771年,他出版了改变无数年轻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地记叙了富兰克林的成长历程,告诫年轻人积极向上,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一个人在如此众多的领域成就斐然,美国历史上几乎无人能及。
1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gbF9D-o6Mjj7Y-wxJQd4g提取码:vm0u书名:富兰克林自传
11、富兰克林拥有多重身份,他既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物理学家,又是著名的出版商、作家和记者。他被誉为“美国的圣人”,并参与起草了包括《美国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在内的多项重要文件。
12、我父亲约瑟早年就成了家,大约在一六八二年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迁到新英格兰来。非国教的宗教集会受到法律的禁止,而且时常受到干扰,因此我父亲的友 好中有一些有声望的人就想移居到新大陆去,我父亲答应陪同他们前往美洲。他们希望在新大陆可以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在新英格兰这位太太又生了四个孩子,后 来他的继室又生了十个,共十七个孩子。我还记得有一个时候他的餐桌旁围坐着十三个孩子,这十三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各自婚嫁。我是幼子,比我小的只有两个妹 妹。我生在新英格兰的波士顿。我母亲是我父亲的继室,名叫阿拜亚·福求,是彼得·福求的女儿。我的外祖父是新英格兰的最初移民之一。可顿·马太在他的美洲 教会史中曾经加以表扬,称他为“一个虔诚而有学问的英国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听说他曾经写过各样的即兴短诗,但是只有一篇付印,我在好多年以前曾 经读过。这首诗写于一六七五年,是用当时民间流行的诗歌体裁写成的,写给当时当地的执政当局。它拥护信仰自由,声援受迫害的浸礼会、教友会和其他教派,认 为殖民地所遭受到的印第安人战争和其他灾祸是迫害教徒的后果,是上帝对这种重大罪行的判决和惩罚,奉劝当局废止那些残暴不仁的立法。整首诗在我看来写得简 单平易,落落大方。我还记得这首诗的最后六行,但是最初的两行我已经记不清了,不过这两行的大意是说他的批评出于善意,因此他并不隐匿他的真姓实名:由于从心坎里我憎恶做一个匿名诽谤的人我的姓名我定要写出我现在是住在修彭城毫无恶意,你的真实朋友是彼得·福求
1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19xZkqxF3MOkg0eNRbCGg提取码:im48书名:富兰克林自传
14、在镇上另外有一个爱好读书的孩子,叫做约翰·高令斯,我和他往来甚密,有时我们有争论,我们的确十分爱好争辩,很想驳倒对方。这种爱争辩的癖好,让 我顺便说一说,很容易发展成为一种很坏的习惯。为了争辩人们必须提出反对的意见,这种抗辩常常使人在他人面前变成十分讨厌。因此,它不但使人们的交谈变成 别扭和遭到破坏,并且会产生厌恶,甚至使本来可能发生融洽友情的场合产生了敌意。我这种爱好争辩的习气是从阅读我父亲的那些有关宗教论辩的书籍中得来的。 从那时起我发现,除了律师、大学生以及在爱丁堡受过训练的各式各样的人以外,明达的人很少染上这种习气的。
15、任何一个有用的计划,当它认为可能会使一个人的声望地位稍稍高出他身边的人,而他又需要别人的支持去完成这个计划时,最好不要宣布你自己就是这个计划的策划者。你暂时牺牲了一点名利,那你以后将会收获巨大的回报。
16、习惯的惰性总会乘人不备,而人们的习性往往强于理智。我由此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在理念上确立信念,在道德上要做到尽可能完美,但是这并不能够完全防止过错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拟定了下列方法。
17、但是拥有一项技能,却可以让人在最艰难的时刻,获得一种珍贵的自信,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样,我们才可以在经历了众多挫折后,再次去面对接下来那个可能更加无常的世界。
18、1726年,富兰克林开始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从此,富兰克林的事业生涯开始蒸蒸日上,开始创造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报》;他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型路灯;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与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而当美国制宪会议因为联邦体制问题争论不休时,富兰克林又欣然前往,进行调解。1771年,他出版了改变无数年轻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地记叙了富兰克林的成长历程,告诫年轻人积极向上,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一个人在如此众多的领域成就斐然,美国历史上几乎无人能及。
19、他关心公共事业,在这方面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在国家需要发言人的时刻,富兰克林能够为他的国家阐明自己的观点。他帮助这块殖民地获得了自由,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在欧洲各国君主的眼里,他是这个国家的代表。
20、两人异地时,在英国伦敦的富兰克林给里德小姐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可能因为工作原因还一时无法相聚。留在费城的里德小姐虽然收到了信件,但她的亲戚们却笃定富兰克林将留在伦敦,再也不会回来了。
21、《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而且还使自传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它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2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C5xIg5TCTv40eDpefGDpQ提取码:pvc8书名:哈佛百年经典第05卷: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约翰·伍尔曼日记;隐思录
23、当然,在富兰克林看来,要把自己安放妥当,人还要专心工作,这样才会活得快乐。人在工作的日子里,会更温顺和气,心情愉快。
24、在建船之初,外界的信息为我们提供原料。如同铁矿,经过筛选、提炼、铸造后方才成为钢材;而前人的经验、既定的真理便是眼下经过试验、获准使用的合适材料。然而,对于船身材料的探索、检验和改进不能止步,唯有此才能确保船只无惧惊涛骇浪。
25、我一向爱好搜集有关祖上的一切珍闻轶事。你也许还记得当你跟我同住在英国的时候我曾经为了那个缘故跋涉旅途,遍访家族中的老人。目前我正在乡间休 假,预料有整整一个星期的空闲,我想你也许同样地喜欢知道我一生的事迹(其中有许多你还没有听过),因此我就坐了下来替你把这些事迹写出来。除此以外,我 还有一些别的动机。我出身贫寒,幼年生长在穷苦卑贱的家庭中,后来居然生活优裕,在世界上稍有声誉,迄今为止我一生一帆风顺,遇事顺利,我的立身之道,得 蒙上帝的祝福,获得巨大的成就,我的子孙或许愿意知道这些处世之道,其中一部分或许与他们的情况适合,因此他们可以仿效。
26、1726年富兰克林自营印刷工厂,从此事业蒸蒸日上。创造了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他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式路灯。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起草“独立宣言”1771年出版了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其成长历程。告戒了人们要积极向上。
27、几次见面下来,两人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发现对彼此都还有感情,所以最终在1730年9月1日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28、《富兰克林自传》1771年执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晚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功成名就,在世界已经闻名,他成为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深刻总结出了《富兰克林自传》,旨在为“儿子们”少走“弯路”而写。
29、这种对书籍的爱好最后使我父亲决定叫我学印刷业,虽然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詹姆士)学了这种行业。一七一七年我哥哥詹姆士从英国回来,带来了一架印 刷机和铅字,准备在波士顿开业。我对印刷业的爱好远胜过我父亲的行业,但是尽管如此,我对于航海仍不能忘怀。为了预防这种渴望产生忧惧的后果,我父亲急欲 叫我跟我哥哥学徒。我反对了一些时候,但是最后我同意了,签订了师徒合同,当时我只有十二岁。按照合同,我将充当学徒直到我二十一岁时为止,但在最后一年 中我将按照合同获得出师职工的工资。在很短的时期内,我熟悉了印刷业,成为我哥哥的得力助手。这时我有机会阅读较好的书籍了。我跟一些书铺的学徒们打交 道,这种相识有时使我能够从他们那里借到一本小书,但是我很小心,很快地交还给他们,并且保持书本的整洁。有时候在晚间借到一本书,为了怕被人发现缺书或 是怕有人要买这本书,第二天一清早即须归还,因此我常常坐在房间阅读到深夜。
30、“与其怨恨、报复和持续的仇恨,倒还不如谨慎地把仇恨消除更为有益。”他总能做到温和待人,平易近人,不骄不躁,非常谦逊。
31、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被誉为是第一个文明的美国人、美国圣人、美国的民族之父、电学中的牛顿,还被誉为是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32、我很喜欢其中一位妈妈,她是一个寡妇,靠着丈夫的抚恤金养育了一个读高中的儿子——善宇,以及一个还没有入学的女儿——珍珠。
33、父亲见他从小嗜书,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书,便安排他向他的哥哥学习技能,从事印刷这个行当。
34、节欲:少行房事,除非考虑到身体健康或者延续子嗣,不要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者损害自己的或他人的安宁与名誉;
35、我所佩服他的,主要是他的冒险和奉献精神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
36、(一七七一年写于都怀福德村圣阿萨夫教堂主教家中)我儿:
37、自律。对这一点我的感触十分深刻。在读到富兰克林在追求崇高品德这一段里,我完全被他身上的自律精神深深折服了。有多少次我发现自我身上有一些缺点亟待改正,可是每次都在纠正的中途给自我找理由放弃。也许这就是平凡人与为人之间的差异吧。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有其必然的原因所在。富兰克林首先列出了自我所要追求的13条人生信条,依次是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为了在自我身上培养这些美德,他给自我制定的严格的规划,一个星期集中培养一种品德,并每一天记录自我违反这一品德的次数,从而不断督促自我,鞭策自我。很多人嘴上说说的东西富兰克林都把它们落实在了行为上,落落实在了天天做好记录的的小册子上。从这一点我学习到了要想实现一个大目标,就必须先学会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去,这中间需要一个完整细密的规划案,才能督促自我按照这个规定不断执行。这种规划力和执行力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富兰克林在政治活动以及社会事业上的成功。
38、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
39、同样地我母亲也有一个健壮的体格:她替她所有的十个孩子哺乳。除了我父母死前的患病以外,我从未听说过我父亲或母亲患过病。父亲活到八十九岁,母亲活到八十五岁,他们的遗体同葬在波士顿。几年前我在他们的墓前立了一块大理石墓碑,上面铭刻着如下的碑文:
40、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逝世于费城,美国人民为他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民,受到各国人民的敬仰。富兰克林以自身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造就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41、《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迄今为止最重要、读者最多的自传作品之无论从自传的角度还是从美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富兰克林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时会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使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富兰克林自传》是在读者如饥似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经问世被一抢而光。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他们把这部书当成“人生指导”读物。
42、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逝世于费城,美国人民为他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民,受到各国人民的敬仰。富兰克林以自身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造就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43、富兰克林到底有什么令人敬佩的呢?在今天这本《富兰克林自传》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44、习惯的惰性总会乘人不备,而人们的习性往往强于理智。我由此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在理念上确立信念,在道德上要做到尽可能完美,但是这并不能够完全防止过错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拟定了下列方法。
45、从此,富兰克林的船舶上有了口才与写作两件装备,它们如同炮台,在抵御外界攻击的同时还能树立威信,提升个体的影响力。逐渐地,富兰克林的这支船舶开始有了驶向远方的可能性。
46、1726年,富兰克林开始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从此,富兰克林的事业生涯开始蒸蒸日上,开始创造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报》;他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型路灯;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与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而当美国制宪会议因为联邦体制问题争论不休时,富兰克林又欣然前往,进行调解。1771年,他出版了改变无数年轻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地记叙了富兰克林的成长历程,告诫年轻人积极向上,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一个人在如此众多的领域成就斐然,美国历史上几乎无人能及。
47、自律和节制,才能按自己意志行动,而不是本能;
48、该书是在读者如饥似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经问世被一抢而光。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他们把这部书当成“人生指导”读物。
49、《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第一部现代自传,它以朴素的语言,叙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富兰克林出身贫寒,十二岁为做印刷匠的哥哥詹姆斯做学徒,在詹姆斯出版的《新英格兰报》上,富兰克林开始成为撰稿人。后因兄弟二人关系破裂,而离家出走。辗转纽约、费城等地,从打工仔成长为成功的老板。后来通过刻苦自学,最终成为功勋卓著的政治家、有多项成果的科学家、成功的实业家。
50、作者:(美)富兰克林(英)伍尔曼(英)佩恩
51、富兰克林最令人惊讶的便是他的通才,我从来不明白一个人能够在这么多方面取得那么多的成就。印刷商、修改、发明家、科学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慈善家、哲学家等等,从从一个工作到另一个工作,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他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虽然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多的去关注一个人的专业是否突出,可是我坚信像富兰克林这么一位通才的出现必然会引起现代人的敬仰。
52、或许在富兰克林看来,当船舶抵达其行程中最后一片陆地,生命抵达终点时,开国元勋与印刷匠人并无二致吧。
53、宁静。勿为琐事或普通和不可避免的事件而自扰。
54、婚后的里德小姐,过得并不幸福,很快就和丈夫分居,因为有传言说劳吉斯早已有了家庭。即尽管劳吉斯是一位手艺出色的工匠,人格却十分卑劣,以至于后来他负债累累,逃离了费城,并死在了异国他乡。
55、决心。当做必做,坚持完成。决定做你该做的事;做好你决定的事。
56、经过阅读富兰克林的自传,我想到了自我。在我小班的时候我就对古筝情有独钟,深深地爱上了它。于是在我的业余时间,我选择了古筝这个爱好。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的演奏水平也有了突飞猛涨的提高,在宜兴、南京等地的比赛中还得到了一等奖。我每一天都勤奋的练着,每到晚上我都会让家人陪着我练习,时不时还把妈妈拉在身边听我弹。就这样,由于有了每一天让妈妈陪在身边当听众的习惯,所以我胆子也壮大了几分。有一年,我接到要去北京比赛的通知,我就更加努力的去练习了,不管寒冬腊月、严寒酷暑我都坚持练习,并且寒假和暑假都去教师家练习,因为仅有多练,才能在比赛的时候不紧张。有句谚语是“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吗!经过紧张的等待,最终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怀着激动不已的心境进入了“华夏之星”的比赛场所。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张张充满自信的面孔,我的心里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信心也像伞兵跳伞——一落千丈。我紧张的脚直抖,看见评委那严肃的表情,听着别人那优美的琴声,真是把我“火上浇油”。在我身旁的大姐姐鼓励着我:“加油,不要紧张,你必须能够的!”我心想:我必须能够的,既然教师选我来参赛也是信任我,我可不能辜负了她呀!该到我了,我大步流星
57、里德小姐成为了富兰克林的一位好帮手,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帮丈夫折叠纸张、装订小册子、照料店铺、为造纸商收购破布。两人共同使他们的事业兴旺,并尽力做到让对方满意。
58、因为我了解,或是自以为知道何者为对、何者为错,那么为什么我要受传统戒律的支配,不允许我做这件事而非要我做那件事情呢。但不久以后,我发现这个计划难以兑现,因为有许多我没有想像到的困难。当我小心谨慎防备着某一缺点时,却出乎意料地冒出来了另外一个错误。
59、决心(Resolution):该做的事情决心去做,决心去做的事情务必完成。
60、《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为人敬仰的成功人士的故事。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深刻总结出了十一种美德,旨在指导人们少走“弯路”。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
61、第一个原因估计跟他十多岁的经历有关,幼年时期给做印刷的哥哥做学徒时,富兰克林就做过撰稿人,这应该算是启蒙吧。
62、只不过,学校里的老师并没有发现小云儿的天赋异禀,以至于当老师们听说北京将有摄影组要来拍摄这个普通的小学生时,纷纷感到无比惊讶。
63、从那一刻起,富兰克林就和哥哥詹姆士签订了师徒契约,从他的十二岁签到了二十一岁。契约规定,只有在最后一年,富兰克林才可以领到一个熟练工的薪水。
64、在美国文化史上,《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部传记可以说是在读者如饥如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经问世,立刻被翻译为法文,被一抢而光。世界各地,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他们把这部书当成“人生指导”读物。富兰克林写出了“美国梦”,“到美国去发财致富”成了影响力很大的口号。
65、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FAcOgWLJSWOMXRzafld0Q提取码:6fb5 书名:富兰克林自传
66、英文原著讲解:《富兰克林自传》(文末含catti口译资源)
67、中庸(Moderation):不偏不倚,不冤冤相报。
68、以纯净的内心独白,讲述了对信仰的真诚与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赢得了无数赞誉。
69、《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阅读本书,与一个伟大心灵对话,收获一份人生修养的智慧,完成一次实现美国梦的奋斗历程和完美道德的精神之旅。
70、先记下这本书有多少篇,资料主要讲什么。再记下其中的要点是什么;还要写出自我的看法,写出自我的意见。除此之外,还摘出其中精彩的话,说出自我的看法。
71、随后,在富兰克林12岁时,他开始在哥哥的印刷所中当学徒。与其他埋头苦干的印刷工不同,富兰克林在看见报纸时思考的是能否有一天,他不仅仅是在排字,而是在写字,并让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一有了这个念头,他便立即付诸实践。
72、而那些努力改变过的人,比那些没有做过这种尝试改变的人,要更完美一些。因为这部分人,当面对降临的厄运,只要回顾往日幸福快乐的时光,也就会变得平心静气了。
73、《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迄今为止最重要、读者最多的自传作品之无论从自传的角度还是从美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富兰克林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时会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使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富兰克林自传》是在读者如饥似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经问世被一抢而光。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他们把这部书当成“人生指导”读物。
74、于是我根据上述的顺序,安排培养德行的进度,这是因为某些德行养成之后,可以进一步促进另一些德行的培养。我把节制放在第一位,因为它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想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诱惑。在获得了这一美德以后,再培养缄默就会很容易了。
75、这本书可分为自传、自传续篇和自传再续篇三部分。早期的富兰克林有意识培养美德,专一于印刷业,良好的品质和业界经验为富兰克林创业奠定了基础。开设讲读社、设计铸模模具和凹版印刷机,富兰克林贡献公共事业想法初露端倪。中期,显贵的富兰克林依旧勤劳节俭,赢得众人尊重和良好声誉,声望、人脉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晚期的富兰克林踏入政界,在为自己谋利益的同时为众人谋利益。他热衷于公共事业,利用自己的声望和人脉,创办了公共图书馆、公共医院、第一所高等院校,改善了街道照明、设计了经济的方法保持街道干净,发明了避雷针等等。这本书就是激励那些有着梦想的人,即便你是草根,如果努力,也有成功的可能。
76、为清晰明确起见,我的方法是多设立名目,少包括一点含义,而不要少设立名目,多包含意思。我把自己当时认为是必需的所有美德,列为以下13个名目,在每个名目之下都附上一些简明的解释,以充分表达我为该词所规定的含义的范围。这些美德的名目及其含义如下:
77、她不得不匆忙跑去邻居家借大米、零食、饮料,蜂窝煤和一大堆化妆品。妈妈到来后,看到眼前的一切,露出了笑容。善宇妈当然也因为妈妈没有发现自己的秘密,而松了一口气。
78、我的哥哥们都拜师学了各种不同的行业。我父亲打算把我当作儿子中的什一捐奉献给教会,所以在八岁上就把我送到语法学校去念书。我早年读书颖悟(我一 定很早就识字,因为我记不起我曾经有过不识字的时期),他的朋友们又都说我将来读书一定很有成就,这一切都鼓励了我父亲把我送到学校去念书。我伯父本杰明 也赞成我念书,并且提议把他全部说教的速记本赠送给我(我想大概是作为开业的资本罢),如果我肯学习他的速记术的话。但是我在语法学校里念了不到一年,虽 然在这一年中我逐步地从该班的中等生升到全班的优等生,接着就升入了二年级,好让我在那年年终随班升入三年级。但是这时候我父亲因为家庭人口多,负担不起 大学求学的费用,同时他看到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日后穷困潦倒(这是他在我面前对他的朋友们讲的),他改变了他原先的主张,叫我离开语法学校,把我送到一 所书算学校去。这所学校是当时著名的乔治·布朗纳先生主持的,一般说来他办学很有成绩,并且能够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在他的教导之下,我很快地学会了一手 清晰的书法,但是算术我考不及格,并且毫无进步。在十岁上我父亲把我接回家来,帮助他营业。他经营的是油烛和肥皂制造业。这原不是他的本行,但是到了新英 格兰,他发现染色业生意清淡,不能维持一家的生活,所以改了皂烛业。因此我父亲就叫我做剪烛芯、灌烛模、管店铺、出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