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9句朱子治家格言全文正版原文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正版原文

1、《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是朱用纯(1617-1688),字致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2、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要诵读。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正版原文)。

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4、朱熹为官内每到一处,极度重视荒政,他重农桑,兴水利,正经界,轻赋敛,惩贪官,治豪强,真个是民间疾苦“一枝一叶总关情”。他于1171年创建的社仓,奏请朝廷颁行诸路州军,救助了无数灾民,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如今,朱子社仓仍然完好安在,向人们昭示着纯朴善良的朱熹救荒恤民的故事。

5、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朱子治家格言全文正版原文)。

6、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7、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8、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9、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10、(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1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2、为人诚厚敦朴,处事强毅果恒,事亲忠孝节义,治家克勤克俭。

1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xiū)。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4、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15、喜欢亲近不良少年,结交流氓,日子久了,必定受到连累;与老成持重,能够约束自已(管理情绪)的人为友,遇到急难时,就可以得到他的指导与帮助。

16、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因尔逃窜,三四许

17、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要清扫院落,要内外整洁。

18、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19、(白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20、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21、(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22、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23、中国文化最深邃神奇的八个汉字: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24、(解读):写了两种不同社会地位和层面的人所绝不应有的两种不同的心态和神态。意思是说:自身贫穷,见到有钱有势的人就露出一副点头哈腰、奉承拍马的卑贱神态,这种向人讨好的人,是最可耻的;而富贵的人如果遇到贫穷的人,就露出一副不可一世,傲视对方的神情,这种人的人格就是最低贱的了。

2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6、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27、朱熹对父母的孝,感人至深。他少年失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四十岁时母亲不幸病故,为守孝道,他筑寒泉精舍(又名方谷书院)于墓旁,在此著书立说,讲学授徒,直到守墓追孝三年期满。

28、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29、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

30、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31、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32、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33、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

3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35、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chuǎn),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lián)。

36、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37、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38、虽然生活贫困,但绝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39、做什么事都要留出余地,取得成功就要适可而止。

40、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1、锅碗瓢盆奏响以德治家和谐曲,柴米油盐烹调勤俭孝悌幸福味。

42、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43、  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44、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

45、兄Xiōnɡ弟dì叔shū侄zhí,须xū分fēn多duō润rùn寡ɡuǎ;长zhǎnɡ幼yòu内nèi外wài,宜yí法fǎ肃sù辞cí严yán。

46、(解读):这是说家常用的器具,不求华美,只求质地坚实,并且经常洗刷干净。这样的话,就是瓦罐也会有超过金器、玉石。家常的菜肴,不必贪多,只要足够下饭,烹调得当,即使是园地里自己栽种的菜蔬,也比山珍海味来得好。这两句进一步强调节约。

47、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48、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

49、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勢力而淩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隳自甘,家道難成。

50、  人有喜慶,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

51、 读上这样的经典,感受如何?它替代了糟粕,也学习了方法,美化了心灵,内心更充实,更喜悦。若愿意一起学习诵读经典请于下方留言。

52、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

53、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54、自Zì奉fènɡ必bì须xū俭jiǎn约yuē,宴yàn客kè切qiē勿wù流liú连lián。

55、家风好乡风好国风才有希望,d风正政风正民风必然清淳。

56、为人处事要常常有一个态度,就是“简朴”,节俭,很朴实,朴实就是很实在,不虚华,不打肿脸充胖子,不跟人家攀比。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这个“义”是正确的。就像刚刚跟大家写到,你教育孩子你连目标都搞错了,那怎么可能教出圣贤孩子?你从小就是功利在引导他,他就不可能成为圣贤君子。要教好孩子,首先我们当父母的人要先教育自己,叫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57、(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58、(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