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0句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1、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2、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3、(教师可以补充文天祥被囚期间《正气歌》中的“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以及他死后,人们在他衣襟上发现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4、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5、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6、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7、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之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退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8、(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抗元,次年与元军讲和时被扣留。元方多次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只好将他押解北方。
9、(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10、文天祥用文弱的身躯扛起将倾的南宋大厦,用生命演绎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命题的完美答案,在屈原、杜甫、陆游等人之后又竖起了一座爱国英雄的丰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让我们共同感受他们的爱国诗篇带给我们的震撼。
11、积累的语言,交流的魅力——湛江市第二期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研修班培训记录·邱娇
12、以比喻的方式(对偶)写国势和身世,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和身世的惨淡。
13、明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板书),用诗歌的方式庄重的告诉我们——舍生取义(板书),诗歌言简意赅,内涵深刻,美!
14、《过零丁洋》一诗,是文天祥1278年被俘虏后的心灵直白,在感叹个人遭遇的同时,作者用艺术化的手法巧妙地勾勒了自己不屈战斗的一生,在国家命运风雨飘摇的背景下,作者用独特的意象把人格宣言变得具体而形象,所以在教学时通过抓住关键性的字词进行咀嚼、品味,进入作者内心独特的情感世界,进而走入作者的灵魂深处,与作者共情。
15、《过零丁洋》是南宋大臣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誓死明智。是一首叙述作者远大志向的古诗,谱写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篇,是诗人人生理想的一首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16、(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赏析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
18、让我们听朗读录音,用心聆听诗人的爱国心曲。
19、(2)(3分)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0、明确:诗歌叙述国家危难、个人勤王抗元的坎坷经历,抒发了爱国爱民情怀,表达了以死报国的志向,融叙事抒情言志于一体,具备高度的艺术美,慷慨悲凉,感人至深。(板书:叙事抒情言志,比喻 双关借代)
2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2、四部丛刊本《文山先生全集》中收录的《过零丁洋》的前四句是这样的:
23、惶恐滩是赣江十八险滩之人们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当诗人遇到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时候,往往会生发奇文妙句。杜甫就有“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李白就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衷心会永垂史册。
25、携手“爱文居”,师生共成长——王月如老师为文化、写作系列讲座揭幕
26、D.尾联直抒胸膀,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27、四季之美·清少纳言(翻译:卞立强、周作人)
28、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29、(说明:此环节力求使学生入情入境,通过心理活动的联想与补充,达到作者之情与读者之情地共融,也为下一句文天祥人生格言的理解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