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7句关于好学的成语
关于好学的成语
1、解释: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因此,古人勤奋读书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许多更是成了一番佳话,它们变成了一篇篇励志的古文,如《送东阳马生序》,变成了一首首经典的诗歌,如《金缕衣》。(关于好学的成语)。
3、(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4、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5、②《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6、(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7、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8、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9、10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11朝斯夕斯: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10、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11、 夙:早;兴:起来;寐:睡觉。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关于好学的成语)。
12、《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13、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14、(5)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15、(4)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16、“囊萤”:晋代车胤(yìn)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17、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8、13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9、今天,诗词君给大家介绍的是,那些成语里的勤奋读书的人儿。
20、 勤:勤奋;补:弥补;拙:愚笨,笨拙。只要勤奋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
21、 17) (左右图史):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同“左图右史”。
22、闻鸡起舞勤学苦练一丝不苟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23、(解释)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24、囊萤映雪(nángyíngyìngxuě):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25、焚膏继晷:(féngāojìguǐ)。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26、9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7、(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28、12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9、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30、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1、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32、解释:废,停止。寝,睡觉。忘,忘记,食,吃饭。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很刻苦,专心致志。
33、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34、 《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5、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最终,孙敬成为当时有名的太学生。
36、 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读书。形容非常好学,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条件刻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