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5句关于孝的诗句
关于孝的诗句
1、“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2、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3、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4、10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关于孝的诗句)。
5、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6、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7、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译文: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吧。
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10、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11、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封泰山乐章.太和》张说(唐)孝敬中发,和容外彰。
12、——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13、——庄子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14、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5、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关于孝的诗句)。
1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8、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19、——唐·孟郊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20、“搴帷拜母河梁去”中以“河梁去",点明了别母的主题,并融含了远游异乡、身世飘零的悲哀之感。“白发愁看泪眼枯”紧承首句而来,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写别母时的伤痛之情,但“搴帷拜母”的具体细节和特征鲜明的母亲的形象已经能够感受到母与子各自内心的情感运动及相互间情感的交流:两两相对,默然无语,母亲的凄楚和耽念,诗人的悲愁和愧疚,尽在不言中。
21、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22、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23、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24、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25、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23岁的黄景仁收到太平知府沈业富的邀请。为了生计,他又要再一次拜别母亲,并写了这首《别老母》:
26、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27、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28、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小时候觉得,你们是我的世界。长大之后才发现,原来你们一直都把我当作是你们的世界。小时候的呵护,长大之后的陪伴一直都是你们陪伴着我。
29、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30、10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31、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3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清·徐熙《劝孝歌》
33、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34、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扶老携幼扬美德,尊老爱少讲文明。
35、父母之间的严重争吵,往往是造成孩子神经错乱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极力避免这种争吵。
36、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37、感谢你们给了我生命,让我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如果没有你们,我所拥有的一切将会为零,正因为有了你们,我才会绽放生命的光彩!
3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39、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40、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41、——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42、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43、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44、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45、 词中之帝李煜诗词全集: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句句写透人生的本质
46、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47、 ◎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48、《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49、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50、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清·金缨
51、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52、译文: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53、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有关孝顺的古诗《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54、《劝孝歌》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55、尊老爱幼喜笑颜开,知足常乐永葆青春。敬田得谷,尊老得福。
56、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5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58、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59、——(英)培根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60、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61、古诗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62、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63、勤姑孝祖 明朝时候,浙江绍兴山阴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娶了一个童养媳名叫刘兰姐,年仅十二岁,却很明事理,对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动不动就冒犯长辈,经常骂祖母“老不死”,将其视为“包袱”,言辞十分粗野。
64、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养活父母。
65、班衣舞罢埙篪奏,子孝亲兮弟敬哥。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诗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66、诗歌大意是: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6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
68、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69、《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70、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唐·白居易《慈乌夜啼》
71、今译:具有孝道之美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72、《格言联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有关“孝”的诗句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73、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74、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