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4句关于诚实的成语


关于诚实的成语

1、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2、——斯宾诺莎 故事 故事一: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

3、商鞅为推行改革,为了使民众都相信他,商鞅下令:能将南门的木头搬到北门的,有重赏。很多人都不愿去搬,不敢轻信商鞅的话。但还是有人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马赏了他五十金。商鞅的这一举动,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同时,也为秦朝赢得了天下。

4、●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潘序伦)

5、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6、精诚:至诚,诚心诚意.。意思是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关于诚实的成语)。

7、意思是: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出自《礼记·儒行》.

8、童口无忌(tóng kǒu wú jì)孩子们的心是天真的,诚实的,说话不会有所忌讳。

9、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

10、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1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12、意思是: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出自《弟子规》.

13、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14、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5、(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16、出处: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17、意思是: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出自《礼记·中庸》

18、《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北齐书·尧雄传》: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新唐书·曹华传》:“华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

19、讲信修睦——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20、言而有信,yán ér yǒu xìn,成语,意思是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21、●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22、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这时百姓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23、一言为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án wéi dìng,指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改变。

24、(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25、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26、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27、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sù)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28、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29、《论语·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3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31、  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32、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诚实的名言警句。——约翰·雷

33、轻诺寡信——轻:轻易;轻率;诺:许诺、应允;寡:少。轻易答应人家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